Workflow
瑞和数智(03680) - 2024 - 中期财报
03680瑞和数智(03680)2024-09-12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1,011,000元,同比增长49.4%[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润为人民币14,577,000元,同比下降42.4%[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38,635,000元,同比减少38.8%[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及摊薄亏损缩减55.8%,为人民币5.48分[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一体化综合服务收入增加约115.7%,达到人民币25,197,000元[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商品贸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1,720,000元[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减少约人民币3,485,000元,为人民币19,449,000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开支减少约人民币5,805,000元,为人民币5,528,000元[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拨备减少约人民币8,523,000元,为人民币1,400,000元[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未发生减值亏损[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1,011,000元,同比增长49.4%[32] - 公司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一体化综合服务收入增加115.7%,达到46,968,000元[32] - 公司新增商品贸易业务,收入为61,720,000元[32] - 公司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减少22.9%,为68,491,000元[32] - 公司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入减少63.4%,为3,832,000元[32] - 报告期间毛利约为人民币14,577,000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2.4%或约人民币10,725,000元,毛利率为8.1%(2023年上半年:20.9%)[33] - 销售开支约为人民币5,528,000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51.2%或约人民币5,805,000元,占收入的3.1%(2023年上半年:9.4%)[34] - 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9,449,000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15.2%或约人民币3,485,000元,占收入的10.7%(2023年上半年:18.9%)[35] - 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24,053,000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1.6%或约人民币375,000元[36] - 报告期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38,635,000元,较2023年上半年缩减38.8%或约人民币24,541,000元[3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为人民币36,040,000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人民币26,101,000元[40] - 每股股份基本及摊薄亏损缩减55.9%,约为人民币5.48分(2023年上半年:12.4分)[41]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流出约为人民币32,104,000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人民币19,484,000元[43] - 投资活动现金净额流出约为人民币5,308,000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人民币4,610,000元[45] - 融资活动现金净额流出约为人民币7,228,000元,2023年上半年为现金净额流入约人民币106,448,000元[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收益为181,011千元人民币,销售成本为166,434千元人民币,毛利为14,577千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32,320千元人民币,财务收入为128千元人民币,融资成本为6,929千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08千元人民币,所得税抵免为473千元人民币,期内亏损为38,635千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5.48人民币分,每股摊薄亏损为5.48人民币分[97] - 公司总资产从2023年的444,148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82,941千元人民币[98][10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113,257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70,232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3年的325,086千元人民币扩大至2024年6月30日的361,127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3年的7,383千元人民币恶化至2024年6月30日的36,403千元人民币[100] - 公司期内亏损为36,040千元人民币,导致全面亏损总额达到37,012千元人民币[101]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的141,519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30,665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3年的104,285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91,136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租赁负债从2023年的6,149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3,186千元人民币[100]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3年的21,468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8,873千元人民币[9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出净额为32,104千元人民币[105] - 公司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净额为5,308千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无形资产和财产及设备[105] - 公司融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净额为7,228千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105]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0,232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4,640千元人民币[10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数据技术服务收入为119,29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23] - 公司商品贸易收入为61,72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显著[123] - 公司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为1,950千元人民币[118][12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分部收益为181,01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21,126千元人民币增长49.5%[127] - 公司技术服务的分部收益为68,49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88,885千元人民币下降22.9%[127] - 公司商品贸易的分部收益为61,72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12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分部亏损为37,08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63,017千元人民币减少41.1%[127] - 公司中国内地的收益为181,01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21,126千元人民币增长49.5%[129] - 公司其他收入中的政府补助为2,89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518千元人民币增长14.8%[13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6,9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00,663千元人民币减少43.4%[134] - 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为6,80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411千元人民币增加99.4%[135] - 公司所得税抵免为47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452千元人民币减少67.4%[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5.48分,摊薄亏损也为人民币5.48分[141] - 公司物业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从2024年初的19,255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16,272千元[142] - 公司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从2024年初的80,831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74,878千元[142] - 公司使用权资产的账面净值从2024年初的14,354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9,989千元[1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88,996千元,应收票据净额为2,140千元[145]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净额为91,136千元[1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14,421千元已质押给银行借款[145]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预期信贷拨备从2024年初的62,311千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64,209千元[14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6,596千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6月30日的155,345千元人民币[1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64,20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31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48] - 公司合约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4,779千元人民币减少到2024年6月30日的103,069千元人民币[149] - 公司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3年12月31日的33,077千元人民币减少到2024年6月30日的32,579千元人民币[149] - 公司预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5,561千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6月30日的12,310千元人民币[152]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8,898千元人民币减少到2024年6月30日的9,298千元人民币[152]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079千元人民币,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52] - 公司已确认合约资产减值从2023年6月30日的28,692千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6月30日的32,579千元人民币[15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91,594千元减少至2024年的78,230千元,减少了14.6%[156] - 超过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15,302千元增加至2024年的42,837千元,增长了180%[156]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43,976千元减少至2024年的40,071千元,减少了8.9%[157]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3年的176,192千元减少至2024年的171,744千元,减少了2.5%[158] - 银行借贷的加权平均年利率从2023年的4.2%上升至2024年的4.3%[159] - 其他借贷从2023年的101,464千元减少至2024年的95,000千元,减少了6.4%[161] - 公司于2023年8月和10月分别获得人民币20,000,000元和59,000,000元的无抵押贷款,年利率为6%,部分已偿还,剩余35,000,000元延期至2024年8月偿还[162] - 2024年2月和3月,公司再次获得两笔无担保贷款,每笔金额为人民币20,000,000元,年利率为6%,计划于2024年8月前偿还[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总额为人民币6,828,000元,其中流动负债部分为3,642,000元,非流动负债部分为3,186,000元[1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短期租赁开支为人民币316,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197,000元有所增加[16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人民币2,555,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2,131,000元有所增加[1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董事款项为人民币2,380,000元,其中2,000,000元每年有12%的利息,剩余380,000元为无息[1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管理层薪酬总额为人民币3,400,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5,205,000元有所减少[1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169] - 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瑞和(北京)发行可转换贷款本金人民币4000万元[170] - 可转换贷款的年利率为8%[1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偿还本金人民币2000万元的可转换贷款[170] - 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贷款人民币2000万元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重新分类为其他借贷[1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的期初余额为人民币41,981千元[1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的已付利息为人民币3,200千元[1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变动为人民币1,601千元[1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的报告期末公平值为人民币40,382千元[171]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13]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人民币63.8万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人民币70.8万亿元[16] - 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人民币1592亿元,2025年有望接近人民币2000亿元[16] - 中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1390.11亿元,2022-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5%[16] - 中国银行业的IT整体投入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5132.34亿元,2022-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66%[16] - 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13] - 北京、上海、浙江省及广东省等23个省市地区成立数据局和数据交易所,推进数据市场建设和数据要素流通管理[13] - 财政部出台《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构建数据资产治理模式,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13]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深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制造业等客户群,拓展数据资产入表、金融AI大模型、信创国产化等新领域[17] - 公司作为中国AI大数据和营销科技领军企业,提供大数据、AI和数字化营销的国产化替代产品和解决方案[16] - 公司与某国有大型银行总行客户在数仓应用开发、金融资产减值新规实施、检查分析系统(EAST)产品等多个项目展开深度合作,体现了公司在数据治理、数据标准化、数据服务等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和综合竞争优势[20] - 公司成功续签西南地区某省级股份制城商行一仓四集市(营销集市)实施项目,充分发挥公司在数据智慧和营销科技方面的技术优势[20] - 公司中标东北地区某农商行数据应用模型研发服务项目,进一步扩大在全国金融机构市场业务版图的影响力[20] - 公司与多家企业共同出资人民币1亿元成立新的合伙企业,旨在探索数据资产创新应用,拓展更多行业数据要素的应用商业模式[20] - 公司累计申请国家知识产权证书244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证书47项,获得计算软件著作权证书140件[21] - 公司与阿里云等17家生态合作伙伴完成联合解决方案互认证,并联合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同申报的“全量数据资产可视化项目”荣获“2024中国数据资产管理最佳实践案例”[21] - 公司与阿里云等13家头部科技企业共同发布17份联合解决方案,涵盖银证保领域核心系统云原生分布式改造、金融机构数据资产重构和AI应用场景探索等[22] - 公司参与华为主办的第二届区域银行数智融合创新峰会,并联合华为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编写《区域银行数据能力体系建设白皮书》[22] - 公司参与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与泉州大数据展开合作,推进泉州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24] - 公司计划参与深圳市南山区新质生产力课题案例研究,并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投教实践基地,推动AI大数据产业的深度融合[24]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数据要素、数据资产入表、AI、AI大模型和金融信创科技领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25] - 公司将继续巩固金融机构业务基本盘,保持在数据智慧和营销科技领域的头部优势[25] - 公司将拓展战略新赛道,探索数据资产入表前景、数据要素市场创新应用等新兴领域[25] - 公司将以AI大数据、AI和大模型产品研发作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产品智慧化水平[28] - 公司将深化与华为云、阿里云、百度云等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数字金融和产业技术新生态[2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由薛守光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架构不会损害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平衡[84] - 公司于2024年3月14日重新遵守上市规则,任命金涌博士及田宇博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84]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的中期股息[87] - 公司已维持上市规则所规定的已发行股份的足够公众持股量,即至少25%的已发行股份由公众持有[89] - 公司于报告期间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90] - 公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未经核数师审核,但审核委员会信纳其公允呈列财务状况及业绩[91]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股情况:薛守光先生持有104,000,000股(15.74%),陈桢平先生持有6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