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洋集团(01991) - 2024 - 年度业绩
01991大洋集团(01991)2024-09-27 21:4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益为1,213,830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343,541千港元有显著增长[2] - 2023年毛利为93,017千港元,较2022年的83,480千港元有所增加[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85,709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98,904千港元有所减少[2] - 2023年每股亏损为6.74港仙,较2022年的7.50港仙有所减少[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06,149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331,107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93,037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310,410千港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值为526,633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444,220千港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133,596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133,810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74,432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137,463千港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04,977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60,917千港元有所增加[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净额85,709,000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33,596,000港元[7] - 公司2023年的除税前亏损为84,601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96,811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公司2023年的所得税开支为1,108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2,093千港元有所减少[19] - 公司2023年的年内亏损为29,606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12,146千港元有所增加[20] - 公司2023年未分配开支为67,877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70,047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公司2023年硅胶及相关产品分部的收益为226,082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308,101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公司2023年零售服务分部的收益为75,674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35,413千港元有所增加[17] - 公司2023年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分部的收益为16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27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公司2023年未分配收入为3,317千港元,相比2022年的12,007千港元有所减少[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88,035,000港元,较2022年的98,063,000港元减少[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6.74港仙,较2022年的7.50港仙减少约10.13%[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为1,213,830,000港元,较2022年的343,541,000港元大幅增加约253.33%[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内亏损约为85,709,000港元,较2022年的98,904,000港元减少约13.34%[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33,596,000港元,显示存在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贸易账款为56,307,000港元,较2022年的63,596,000港元减少[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付贸易账款为61,967,000港元,较2022年的67,119,000港元减少[25] - 公司总收益为1,213,830,000港元,同比增长253.33%[42] - 数字营销业务收益为912,058,000港元,占总收益的75.14%[42] - 零售业务收益为75,674,000港元,同比增长113.7%,占总收益的6.23%[42]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收益为16,000港元,同比下降40.74%[42] - 毛利为93,017,000港元,同比增长11.42%,但毛利率下降至7.66%[4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2,404,000港元,同比增长33.94%[4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5,839,000港元,同比增长55.3%[45] - 行政开支为149,279,000港元,同比增长7.49%[4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8,035,000港元,同比减少10.23%[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24,005千港元增加到2023年的28,024千港元[49] - 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0.7增加到2023年的0.75[49] - 速动比率从2022年的0.6增加到2023年的0.67[49]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的1.4增加到2023年的2.35[49] - 流动资产总值为444,110,000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为578,459,000港元[5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与流动负债较为紧张[52] - 法定股本为2,000,000,000港元,划分为2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54] - 发行了金额为4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若悉数转换将发行155,642,023股股份,相当于股权架构总额的10.64%[54] - 收购了目标公司4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4,000,000元[54] - 资本承担约为5,100,000港元,质押了约116,300,000港元的土地及楼宇、投资物业及使用权资产[5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7] - 公司现金收入主要以美元、港元、英镑及人民币计值,大部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美元、港元及人民币持有[58] - 公司聘用员工数量从2022年的853名减少至2023年的717名,总薪酬及相关成本约为115,900,000港元,较2022年的123,800,000港元有所减少[59] - 公司于2023年7月发行本金额为4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40,000,000港元用于业务发展及一般营运资金[60]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61]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告[70] - 公司业绩公告及年度报告已刊登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com.hk)及公司网站(www.tayanggroup.com)[68] - 独立核数师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已认可业绩公告所载综合财务报表之数字,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综合财务报表所载列的金额相符[67] 业务发展 - 公司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持续采取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削减非必要开支及行政成本[7] - 公司将探索可能的集资机会,包括发行新股份、供股或公开发售以及发行可换股债券[7] - 公司计划拓展优质硅橡胶产品种类,扩大新型硅科技应用并实现产品升级[29] - 公司顺应消费者线上消费趋势,为更多商家提供精准投流服务和数位营销方案[29] - 公司收购北京巨省科技有限公司控股股权,开展数字营销业务[31] - 巨省科技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用户行为,提供精准广告投放和个性化营销策略[31] - 巨省科技服务的客户包括金融、游戏、汽车、教育、快消等行业[31] - 巨省科技已为多家知名品牌提供优质综合营销服务,如江中集团、云南白药及樊登读书[31] - 数字营销业务在2023年成为公司新的支柱产业,客户数量及质量稳步提升[31] - 英国零售业务在2023年有序扩张,已在伦敦市区开设五家分店[32] - 公司自有品牌EKAU在英国市场获得广泛认可,主要销售厨房相关用品[32] - EKAU品牌产品在亚马逊等大型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32]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在2023年被视为战略重要性较低的业务分部[34] -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逐步开展新能源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售、电池维修检测服务等[41] 会计准则与披露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包括二零二零年十月及二零二二年二月的修订),对保险合约进行规范[9]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的修订,将会计估计定义为“财务报表中存在计量不确定性的货币金额”[10]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的修订,以“重大会计政策资料”取代“主要会计政策”一词[10]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的修订,说明如何将“四步法评估重要性流程”应用于会计政策披露[11] - 公司应用修订本并未对财务状况及表现造成重大影响,但已影响综合财务报表所载的会计政策披露[13] 公司治理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除非执行董事因其他工作未能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外[62]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整个年度及直至公告日期已全面遵守本公司採纳的规定交易标准及行为守则[63]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行使、取消或使之失效的购股权或证券[65]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并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适用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及法定条文编制[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