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14,0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8,673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7,12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0,683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1,6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102千港元[1][2][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4港仙,2023年同期为1.60港仙[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4,2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25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82,83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6,149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33,85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3,037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77,0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6,633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143,16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133,596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40,1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576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514,09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8,673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本期拨备为707千港元,过往期间拨备不足为55千港元,总计762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0,338千港元、85千港元,总计10,423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收益约5.1409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0.88%[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3165.7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310.2万港元,盈利能力大幅降低[25]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2.5513亿港元,2023年为10.2244亿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38.3万港元,2023年为790.4万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89.1万港元,2023年为907.7万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883.3万港元,2023年为2092.2万港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7.062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105亿港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6.538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307亿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5.14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0.9%[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37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4.0%[38] - 同期,集团毛利率降至约53.6%,2023年约为15.6%[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20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8.5%[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2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5%;行政开支约为634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5.5%[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0.0%;每股亏损约为1.44港仙,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0.0%[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939亿港元(2023年:5.1382亿港元),流动比率为0.75(2023年:0.86),速动比率为0.69(2023年:0.78),负债比率为4.42(2023年:1.12)[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为4.33854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5.77015亿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法定股本无变动,为20亿港元,划分为20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期间发行合共13.06767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5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480万港元),质押约为1.07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163亿港元)的资产作借款抵押[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资公司[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对冲目的财务工具[5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货品收益为178,78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796千港元;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收益为335,3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1,827千港元;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收益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0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硅胶及相关产品对外部客户销售收益为118,369千港元,零售服务为60,419千港元,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为0千港元,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为335,308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硅胶及相关产品分部业绩为9,396千港元,零售服务为628千港元,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为 - 2,580千港元,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为 - 22,182千港元,总除税前亏损为30,895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硅胶及相关产品对外部客户销售收益为106,866千港元,零售服务为29,930千港元,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为50千港元,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为381,827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硅胶及相关产品分部业绩为 - 5,484千港元,零售服务为 - 6,855千港元,医疗保健及酒店服务为 - 407千港元,线上营销解决方案服务为41,400千港元,总除税前溢利为7,321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硅胶业务销售收入约1.18369亿港元,2023年约为1.06866亿港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数位营销业务销售收入约3.35308亿港元,2023年为3.81827亿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零售业务销售收入约6041.9万港元,2023年为2993万港元[28] - 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无显著改善,销售收入极微[30] - 同期,硅胶业务收益约1.183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23.0%,2023年占比约20.3%[37] - 同期,数位营销业务收入约3.353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65.2%,2023年占比73.6%[37] - 同期,零售业务收益约6041.9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11.8%,2023年占比7.2%[37] - 同期,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业绩不理想,收益极微,预计短期内销售额不会大幅提升[37] 会计政策相关 - 公司于2024年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并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报[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使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3年度一致,仅采纳新订及经修订准则等除外[8] 业务运营与发展策略 - 公司将在合适时机对医疗保健及酒店业务进行资源重组以寻求资产变现[30] - 公司零售业务未来将增加品牌广告投放、升级店面装修及维护、扩大自有品牌推广范围并与供应商及分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9] - 硅胶业务是集团主要业务,未来将推进传统硅胶产品生产与新型环保硅材料开发应用[32] - 2024年下半年,巨省科技将扩大数位营销业务领先优势,探索新市场机会[33][34] - 2024年以来零售业务增长势头显现,集团计划推出更多元业务类型[35] - 公司将洞察主营业务及上下游产业发展与政策变化,调整经营策略应对运营风险[31] 其他信息 - 中国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其所得税拨备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25%计算[1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与每股摊薄亏损相同,因无发行在外的潜在摊薄股份[19]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超市经营已在伦敦市区开设7家实体店[28] - 公司硅胶业务核心生产设施位于中国广东东莞和浙江湖州[26] - 公司硅胶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客户覆盖亚洲、欧洲及北美区域[26] - 集团硅胶及零售业务受原材料/货品价格波动和成品市场需求影响,数字营销业务受互联网监管政策和客户关系稳定性影响[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771名长期及临时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7名有所增加[53]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7]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未经审核[58] - 公司股份于2024年4月2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告[61]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1]
大洋集团(01991)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