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联控股(02371) - 2024 - 年度业绩
02371创联控股(02371)2024-09-30 22:17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收入为831,79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25,620千元人民币[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毛利为102,40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52,198千元人民币[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164,014千元人民币,2022年溢利21,362千元人民币[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61,185千元人民币,2022年溢利10,884千元人民币[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44,44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05,383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22,70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50,314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52,75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6,938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69,94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73,376千元人民币[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15,64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89,815千元人民币[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13,68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90,552千元人民币[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客户合约总收入为831,793千元人民币,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304,23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证券买卖收入为0,教育咨询以及网络培训和教育收入为272,625千元人民币,金融服务收入为559,168千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证券买卖收入为0,教育咨询以及网络培训和教育收入为206,226千元人民币,金融服务收入为119,394千元人民币[17][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64,014千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1,362千元人民币[17][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6,631千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21,958千元人民币[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财务成本为10,853千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5,024千元人民币[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所得税抵免(开支)为2,829千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 - 10,478千元人民币[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三间中国附属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的优惠税率;2022年12月31日为两间[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收入按确认时间分,于某一个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为586,957千元人民币,随时间确认的收入为244,836千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对应数据分别为107,640千元人民币和196,593千元人民币[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租赁培训中心被暂用作非培训业务用途,收取约23,660,000元补偿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无补偿收入[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58,347,000元,2022年全年盈利13,523,000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总额约48,096,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560,000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为106,981,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71,407,000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为70,197,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174,000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计17,677,000元,2022年无借款[32]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102,149,000元,2022年为72,460,000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无已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022年亦无[2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749,181,160元,2022年为1,839,123,040元[24]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160,310,000元,2022年为103,460,000元[2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8.3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约155.4%,其中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5.59亿元,占比约67.2%,教育服务业务收入约2.73亿元,占比约32.8%[45] - 报告期内服务成本约7.2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约320.6%,主要因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增加[45] - 报告期内毛利率下降至约12.3%,同期约46.7%,主要因金融服务业务毛利率低及教育服务业务成本投入增加[46] - 报告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约6773.1万元,同比增加约65.5%,主要因广告费增加[46]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约1.21亿元,同比增加约34.1%,主要因员工成本及折旧增加[46]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数字资产公允值变动亏损约329.3万元,同期为677.7万元[46] - 报告期内公司非流动资产及财务资产减值亏损共约7320.4万元,同期为190.3万元[46] - 报告期内公司转盈为亏,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8亿元,同期溢利约1352.3万元,每股基本亏损约2.35分,同期每股基本盈利约0.20分[4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人民币1.0950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57806亿元),借款约为人民币1767.7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借款),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6994.7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73376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46倍(2022年12月31日:约3.25倍),资产负债率约为54.3%(2022年12月31日:约29.7%)[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有391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84名[60]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02149亿元,同期约为人民币7246万元[60] 财务报告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0]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公司就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相关的全部可扣税及应课税暂时差额单独确认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但综合财务状况表和2022年1月1日期初保留盈利未受影响[11] - 公司尚未提早应用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应用不会对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2] 业务收入构成 - 网络培训及教育服务收入为197,078(对比之前为180,372)[13] - 现场培训服务收入为27,789(对比之前为9,633)[13] - 教育咨询服务收入为47,758(对比之前为16,221)[13] - 金融服务收入为559,168(对比之前为98,007)[13]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教育咨询、网络培训及教育以及金融服务[8] - 公司业务包括教育咨询、网络培训和教育以及金融服务,目标是建立“教育 + 金融服务”双轨发展模式[35] - 中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超9000万,公司为其提供线上、线下培训服务,有超800万付费用户,过去数年培训超6000万人次[36] - 公司运营超200个面向机构B端的网络培训平台和1个面向C端的网络教育平台,网络培训及教育业务覆盖中国20个省份、超150个城市[36][37] - 2024年6月30日,旗下北京中金已在中国近10个省市成立分公司,报告期内保险经纪业务收入约5.44亿元人民币[38] - 旗下瑞联管理资产总规模约20亿港元,管理多个基金,还提供加密货币投资产品的资产管理服务[38] - 2021年8月公司收购盛富环球开拓中国融资租赁业务,后因加密货币新规,2022年12月23日出售盛富环球,代价4300万港元[39][40][41] - 公司通过投资比特币及以太坊等加密货币进军区块链及加密货币行业[41]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术培训范围,发展业务对消费者模式,搭建更多培训中心[42] - 瑞联目标管理资产规模超50亿港元,管理层预计金融服务将带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长[44] 款项结算情况 - 2024年1月11日公司取得对潘先生2642.0204万港元逾期款项的缺席判决,2023年12月5日潘先生以A类合资格加密货币MXC形式部分结算约32.9万港元,2024年9月17日以加密货币ChatAI形式结算剩余款项[49] 资本架构与资金分配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67.52210578亿股已发行股份,报告期内资本架构无变动[51] - 2021年股份配售及可换股债券配售事项完成,分别获所得款项净额约4779万港元及3976万港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教育及金融市场潜在投资拟分配所得款项净额6.005亿港元,已动用4.2亿港元,未动用1.805亿港元,预计2025年使用;一般营运资金拟分配2.75亿港元,已全部动用[54] 金融风险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银行负债、利息或货币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无重大利率及外汇风险[5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无)[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抵押任何资产(2022年12月31日:无)[5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尚未履行资本承担约人民币0元(2022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5794亿元),对联营公司权益注资尚未履行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384万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384万元)[58] 合约与和解事项 - 2024年8月26日集团与北京创联教育等订立一系列合约安排,9月17日与潘先生订立和解契据结算逾期款项[59] 股息与证券交易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亦为零[64]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4] 业绩审核与公告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及外部核数师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的年度业绩及会计原则政策[65] - 公告中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的综合财务数字经核数师核对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一致[66] - 本年度业绩公告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公司将向股东寄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的年报并适时刊于上述网站[67] 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相关守则条文,但董事会主席因业务安排未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61][6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未发现董事未遵守规定标准的情况[6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8] 财务年度结算日变更 - 公司财务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6月30日,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生效[9] - 公司财务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更改至6月30日[34] 公司货币情况 - 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元,呈列货币为人民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