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威动力(00951) - 2024 - 年度业绩
00951超威动力(00951)2025-03-26 21: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0年1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自2010年7月7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503.41亿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403.75亿元增长约24.7%[4] - 2024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34.89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36.00亿元[4] - 2024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2.90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3.48亿元[4] - 2024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6元,2023年为人民币0.31元[4]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总计503410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374512千元人民币[19] - 本年度集团总收入上升约24.7%至约人民币503.41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403.75亿元)[47] - 本年度集团毛利减少约3.1%至约人民币34.89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36.00亿元)[47] - 本年度集团整体毛利率下跌至约6.9%(2023年:约8.9%)[47]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2.90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3.48亿元),同比减少16.7%[47]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6元(2023年:人民币0.31元)[47] - 本年度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503.41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24.7%[66] - 本年度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34.89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3.1%[67] - 本年度集团毛利率约为6.9%,2023年约为8.9%[67] - 公司收入约达人民币503.41亿元,拥有人应占利润约达人民币2.90亿元[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6,851,55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6,774,781千元[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697,84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525,315千元[5]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531,06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754,824千元[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06,15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24,310千元[5] - 2024年借贷总成本为428,269千元,2023年为424,087千元;资本化金额2024年为10,509千元,2023年为7,762千元;最终金额2024年为417,760千元,2023年为416,325千元[23] - 2024年资本化年度比率为3.88%,2023年为4.34%[23] - 2024年薪金及其他福利成本为1,575,950千元,2023年为1,757,326千元[24] - 2024年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82,189千元,2023年为91,584千元[24] - 2024年劳工成本为122,794千元,2023年为111,289千元[24]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780,933千元,2023年为1,960,199千元[24] - 2024年存货撇减为1,800千元,2023年为9,314千元[24] - 2024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46,849,759千元,2023年为36,765,467千元[24] - 2024年即期税项为96,899千元,2023年为148,719千元;递延税项抵免2024年为8,271千元,2023年为75,608千元;总计2024年为106,157千元,2023年为224,310千元[27] - 2024年集团就集团内公司间股息支付预扣税约7,142,000元,2023年为9,625,000元[29]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531,067千元,按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132,767千元,年度所得税开支为106,157千元;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754,824千元,按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188,706千元,年度所得税开支为224,310千元[30] - 本年度集团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6.98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32.8%[68] - 本年度分销及销售开支约为人民币9.4632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9.7%,占收入百分比约为1.9%(2023年:约2.6%)[69]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6.11383亿元,较2023年轻微减少约0.2% [70] - 本年度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3.78749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13.6% [71]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4.1776亿元,较2023年轻微增加0.3% [72] - 本年度除税前利润约为人民币5.31067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29.6% [73]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减至约人民币1.06157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52.7%,实际税率约为20.0%(2023年:约29.7%)[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512,314千元,2023年为6,637,978千元,较2023年下降约1.9%[6] - 2024年投资物业为1,581千元,2023年为564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180.3%[6] - 2024年无形资产为66,382千元,2023年为141,913千元,较2023年下降约53.2%[6]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为159,170千元,2023年为42,300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276.3%[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7,332,180千元,2023年为15,154,505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14.4%[6] - 2024年应收贷款为11,608千元,2023年为5,108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127.2%[6]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2,577,941千元,2023年为1,561,404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65.1%[6]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款项为2,418,960千元,2023年为3,411,077千元,较2023年下降约29.1%[6] - 2024年衍生金融工具为5,128千元,2023年为0千元,较2023年增长100%[6] - 2024年受限银行存款为3,277,050千元,2023年为1,036,265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216.2%[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3,669,344千元,2023年为12,853,207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3,662,836千元,2023年为2,301,298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0,175,150千元,2023年为8,939,276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74,704千元,与2023年持平[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储备为6,296,162千元,2023年为6,064,299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370,866千元,2023年为6,139,003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279,198千元,2023年为1,057,804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7,650,064千元,2023年为7,196,807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525,086千元,2023年为1,742,469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36.62836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36.12035亿元,债务净额约为人民币25.59471亿元 [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27(2023年12月31日:1.18),负债比率约为10.7%(2023年12月31日:约9.9%) [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 [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分派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43港元,2023年为0.053港元[4] - 2024年度分派总额约为0.475亿港元,2023年约为0.585亿港元[4] - 2023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053港元,金额为58,519,000港元;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066港元,金额为72,872,000港元;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043港元[33] - 董事会决议向2025年6月16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43港元,预计2025年7月16日或前后派付,需经股东大会批准[90] 财务准则相关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1] - 2020年修订本澄清负债分类规定,集团负债流动或非流动分类不变,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报表无影响[12] - 集团拟在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生效后应用[13]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正分析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构成重大影响[17]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其他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在可见未来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构成重大影响[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动自行车电池收入为184794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459759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收入为91938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990878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锂离子电池收入为26382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7249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可再生材料收入为224038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706626千元人民币[19] - 本年度铅酸动力蓄电池销售收入约276.7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55.0%[53] - 本年度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约184.79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6.7%[53] - 本年度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销售收入约91.94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8.3%[53] - 本年度锂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2.64亿元[53]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向客户销售产品,收入于货品控制权转让时确认,一般提供45至90日信贷期[20] - 公司为铅酸动力电池产品提供销售起计15个月保证期[21] - 2025年公司将推进“零碳超威”“智慧超威”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46] - 2025年公司将加速“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和布局海外产业[46] - 本年度公司重磅发布最新“超威甄黑金超跑电池”[45] - 公司开展多体制、多机制、多形式的技术创新模式,抢先布局前沿技术[45] - 公司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品、行销及服务创新,深耕分销网络[45] - 集团在天津、河北等省市设立回收公司,在广西、浙江等省市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55] - 集团按环保要求在试点省市建立了500余个暂存点、20余个中转站[55] - 集团全面启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开展回收控制体系试点工作[54] - 集团自主研发电池全生命周期物联网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