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溢利为216亿港元,较2023年的199亿港元有所增长[1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10亿港元,2023年为201亿港元[13] - 2024年本行股东应得之溢利为184亿港元,2023年为178亿港元[13] - 2024年股东权益为1695亿港元,2023年为1681亿港元[13] - 2024年总资产为17952亿港元,2023年为16921亿港元[13] - 2024年每股盈利为9.33港元,2023年为8.97港元[13] - 2024年第一次至第四次中期股息为6.80港元,2023年为6.50港元[13] - 2024年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1.3%,与2023年持平[13] - 2024年除税后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2023年为1.0%[13] - 2024年成本效益比率为36.6%,2023年为35.8%[13]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下跌5%,为307.84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上升26%,为107.53亿港元,占营业收入净额比例从2023年的21%提升至26%[33][40][41] - 2024年营业溢利按年上升8%,除税前溢利增加超9亿港元,每股盈利改善4%,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1.3%[34] - 2024年净服务费用收入增加8%,为53.16亿港元;净交易等相关收入录得10.44亿港元收益,2023年为亏损1.48亿港元[40] - 2024年总贷款结余减少5%,客户存款上升7%[41] - 董事会宣布派发第四次中期股息,每股3.20港元,2024年每股派息共6.80港元,按年增加4.6%[39]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流动性覆盖比率为301.0%,净利息收益率下跌10个基点至2.20%[42] - 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的营业收入净额增加2%,为415.37亿港元[42] - 预期信贷损失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减少24%,为47.73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总减值贷款对总客户贷款比率为6.12%[42] - 除税前溢利按年上升5%,为210.14亿港元;股东应得溢利上升3%,为183.79亿港元;每股盈利增长4%,为每股9.33港元[42] - 2024年公司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为415.37亿港元,2023年为408.22亿港元[61] - 2024年公司营业溢利为215.58亿港元,2023年为199.46亿港元[61] - 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之营业收入净额增长2%,达415.37亿港元[67] - 非利息收入增长26%,净利息收入减少5%,为307.84亿港元[67] - 营业溢利增长8%,为215.58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上升5%,为210.14亿港元;股东应得溢利上升3%,为183.79亿港元[67] - 净服务收入增长8%,增加3.96亿港元,为53.16亿港元[69] - 以公允价值计入收益表之金融工具收入/(亏损)净额减少32%,减少36.49亿港元,为76.81亿港元[69]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加22%,增加12.41亿港元,为69.34亿港元[72] - 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减少24%,减少14.75亿港元,为47.73亿港元[75] - 第3阶段预期信贷损失变动以及购入或衍生的信贷减值风险减少12.45亿港元,至60.74亿港元[77] - 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的预期信贷损失变动总额减少2.28亿港元,至5.77亿港元[77] - 总减值贷款由2023年12月31日的247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510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比率为6.12% [77] - 2024年12月31日预期信贷损失对总客户贷款比率为1.56%,与2023年持平;总减值贷款对总客户贷款比率为6.12%,2023年为2.83%[81] - 营业支出增长5.69亿港元,即4%,达151.93亿港元,无形资产摊销增25%,资讯科技相关费用增7%,人事费用增2%[81]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及其他地方全职员工6982人,2023年为6997人;中国内地1346人,2023年为1494人[82] - 成本效益比率轻微上升0.8个百分点至36.6%[82][83] - 物业重估减少5.49亿港元,净亏损5.83亿港元;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减少1.54亿港元至3900万港元[83] - 2024年下半年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增加6.75亿港元,即3%,为211.06亿港元;营业溢利减少12.34亿港元,即11%;股东应得溢利减少14.07亿港元,即14%[87] - 净利息收入减少1.82亿港元,即1%,净利息收益率下降16个基点至2.13%,净息差下降11个基点至1.72%,来自无利息成本资金之收益下降5个基点至0.41%[87] - 非利息收入增长8.57亿港元,即17%,主要因外汇收入、股息收入上升及收费业务客户活动增加[87] - 资产总额较2023年底增长1030亿港元,即6%,为17950亿港元,金融投资增加1350亿港元,即33%,为5410亿港元[99] - 客户贷款(已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减少410亿港元,即5%,为8190亿港元,香港使用贷款减少3%,工商业及金融业贷款减少4%,个人贷款减少2%,香港以外使用贷款减少11%[99]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1795.196亿港元,2023年为1692.094亿港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从2023年的1.0%升至2024年的1.1%[100]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贷款为8191.36亿港元,占比45.6%;2023年为8604.06亿港元,占比50.8%[100] - 2024年12月31日金融投资为5411.55亿港元,占比30.1%;2023年为4057.92亿港元,占比24.0%[100] - 客户存款较2023年底增长860亿港元,即7%,2024年12月31日为12670.21亿港元[105][106] - 通知、往来及储蓄存款对客户存款总额比率由2023年底的53.3%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49.5%[105]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对存款比率为64.7%,2023年12月31日为72.9%[105][106] - 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增长10亿港元,即1%,为1700亿港元,受保留溢利增加30亿港元,即2%带动[108] - 行址重估储备减少10亿港元,即7%,反映香港商业物业市场不利走势[108] - 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2024年和2023年均为11.3%[108] - 2024年库存现金及中央银行之结存为10,433,2023年为10,564[199] - 2024年持作交易用途之资产为39,613,2023年为43,985[199] - 2024年衍生金融工具为20,201,2023年为14,959[199] - 2024年强制性以公平价值计入收益表之金融资产为114,368,2023年为119,784[199] - 2024年反向回购协议 — 非交易用途为33,479,2023年为30,202[199] - 2024年同业定期存放及贷款为76,221,2023年为83,756[199] - 2024年客户贷款为819,136,2023年为860,406[199] - 2024年金融投资为536,745,2023年为401,732[199] - 2024年其他资产为28,815,2023年为30,999[199] - 2024年12月31日整体管理层判断调整较2023年12月31日有所减少[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富裕客户数目增长15%,新增富裕客户按年上升75%;内地零售客户新开户数目按年增加81%[34] - 2024年投资服务收入按年增长28%,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上升17%,为31.19亿港元,新造人寿保险保费增长八成[34][41] - 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的营业收入净额增长3%,为242.64亿港元,营业溢利增长3%,为146.04亿港元,除税前溢利增长2%,为146.43亿港元[47] -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0%,2024年下半年较2023年下半年增长38%;存款结余较去年底增长9%[47] - 银行富裕客户群数目按年增长15%,新吸纳的富裕客户数目按年增长75%;优越理财Family +户口开户数目按年增长41%[47] - 银行保险业务的合约服务差额结余(不包括所持有的再保险合约)增长23%,为260亿港元;2024年第三季度,新做人寿业务保费按年增长80%[49] - 恒生投资及盈富基金的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于2024年底分别按年增长4.5%及7.6%[50] - 商业银行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的营业收入净额减少4%,为102.26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上升10%,为26.91亿港元[52] - 公司商业e - banking的流动理财及网上银行活跃用户分别按年增长24%及6%[56] - 环球银行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为29.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5%[57] - 环球银行业务预期信贷损失变动较2023年减少66%,即5.13亿港元[57] - 环球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增长33%,达18.73亿港元[57] - 环球资本市场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前营业收入净额增长33%,为32.14亿港元[58] - 环球资本市场业务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增长48%,为24.75亿港元[58] - 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增长3%,为242.64亿港元,营业溢利增长3%,为146.04亿港元,除税前溢利增长2%,为146.43亿港元[91] - 富裕客户群数目按年增长15%,新吸纳富裕客户数目按年增长75%,优越理财Family + 户口开户数目按年增长41%[92] - 恒生投资及盈富基金2024年底整体资产管理规模按年分别增长4.5%及7.6%[94] - 商业银行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减少4%,为102.26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上升10%,为26.91亿港元[95] - 商业银行利息收入按年减少6%,非利息收入增长9%,支付方案收入增长6%,客户存款结余上升6%,投资基金及结构性产品销售收入增加47%[95] - 商业银行推出330亿港元中小企Power Up融资基金,跨境贷款数目占香港提取贷款总额9%[95] - 环球银行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上升0.5%,为29.91亿港元,除税前溢利增长33%,为18.73亿港元[97] - 环球银行预期信贷损失变动较2023年减少66%,即5.13亿港元,非利息收入增长9%,客户贷款减少6%,债券资产管理结余增长62%[97] - 环球资本市场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前营业收入净额增长33%,为32.14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增长48%,为24.75亿港元[98] - 环球资本市场净利息收入按年增长55%,外汇与期权买卖收入按年增长69%,交投量按年增长46%,整体外汇销售收入增长18%,回购交易活跃客户数目按年增长30%,收入增长6%[98] 公司业务举措 - 公司推出330亿港元的中小企Power Up融资基金和800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Power Up融资基金[38] - 公司推出330亿港元的中小企Power Up融资基金,助力客户在香港及大湾区拓展业务[55] - 公司推出800亿港元可持续发展Power Up融资基金,为企业客户提供绿色及可持续发展融资[5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利蕴莲将于5月股东周年常会结束后退任董事长,郑维新将接任[29] 风险管理体系 - 公司采用基于文化及价值观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通过三道防线模型支援风险管理工作[112][114] - 董事会负责审批集团承受风险水平,风险管理事宜由风险委员会提供意见[117][118] - 风险监控及合规总监负责持续监察、评估和管理风险环境及架构有效性[118] - 日常风险管理由高级管理层履行,所有雇员按“三道防线”模型履行职责[118][119] - “三道防线”模型明确风险管理及监控环境的管理问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