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339,930.21元,同比下降30.58%[3][18][60][65][7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975,356.85元,同比下降62.65%[3][18][60][65] - 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7,060,8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1.76%[3][6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147,684.07元,较2023年的 - 59,557,138.35元增长337.00%[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721元/股,同比下降62.64%[1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0%,较2023年的6.47%下降4.07%[18]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708,219,024.84元,较2023年末下降2.19%[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87,420,864.44元,较2023年末下降2.20%[18] - 2024年销售费用15,663,688.57元,同比增0.26%;管理费用43,295,653.98元,同比降13.14%;财务费用 -2,678,295.20元,同比降55.47%[83] - 2024年研发费用73,056,965.51元,同比降20.98%[8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34,796,843.09元,同比减少0.66%,现金流出小计493,649,159.02元,同比减少29.33%,现金流量净额141,147,684.07元,同比增长337.00%[8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04,752.72元,同比增长89.62%,现金流出小计64,761,895.58元,同比增长175.69%,现金流量净额-63,657,142.86元,同比减少177.88%[88][90]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65,731,430.45元,占总资产比例21.41%,较年初的310,305,746.89元及占比17.77%增加3.64%[9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524,887,871.07元,占总资产比例30.73%,较年初的426,133,548.42元及占比24.40%增加6.33%[93] - 2024年末应收票据254,349,422.52元,占总资产比例14.89%,较年初的437,333,287.80元及占比25.04%减少10.15%[94] - 资产减值-10,933,562.1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3.55%,信用减值-27,060,827.2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7.78%,其他收益21,820,456.9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6.90%[91]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975,356.85元,母公司本年度实现净利润25,368,563.08元[179] - 2024年度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9,000万元,已达公司注册资本18,000万元的50%,不再计提[1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可供分配利润为667,373,093.09元[177][179] 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3,542,740.05元、120,209,608.83元、92,400,206.23元、258,187,375.10元[20] - 公司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275,394.49元、12,487,128.52元、3,385,430.09元、10,827,403.75元[20] - 公司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283,273.16元、12,226,318.91元、29,721.75元、9,091,264.63元[20] - 公司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40,913,000.72元、164,914,609.65元、93,826,722.26元、 - 76,680,647.12元[20] 非经常性损益数据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5,344,778.40元、3,290,013.70元、7,143,531.42元[24]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2023年全球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达107.95亿美元,2020 - 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4%,预测2024年达110.32亿美元,2025年达115.64亿美元[33] - 全球红外光学市场规模预计将以年均12.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近250亿美元[33] - 2019年中国激光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00亿元,预计2025年达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39] - 2023年全球激光技术市场规模达892.3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达1420.8亿元人民币[39] - 2023年中国光学元件市场规模为15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3%,预计2024年将达1600亿元人民币[46] - 我国膜产业市场规模由1999年的28亿元增至2023年的4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33%[46] - 2024年全球光学薄膜市场规模为298亿美元,亚太地区占比达54%[46] 行业发展阶段及技术情况 - 红外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31] - 新型非制冷氧化钒探测器的噪声等效温差(NETD)已可达到10mK以下[30] - 激光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37] - 激光传感器行业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正从成熟向更高水平发展过渡[37][38] 行业政策情况 - 2024年国家出台政策扶持红外行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4] - 2024年工信部发布新的红外探测器和红外热像仪行业标准[34] - 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激光传感器相关技术及产品[40] 行业产业链情况 - 激光传感器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产品制造、下游应用多个环节[36] - 光学元件是制造光学仪器等核心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41] - 光学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材料及设备、中游制备企业、下游应用场景[42] 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红外热像仪、激光传感器、光学镜头及光学元件和光学星体跟踪器等业务[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红外热像仪涵盖全球已有全产品谱系,包括短、中、长波各种波段等[49] - 公司激光技术专注于信息激光并有限拓展能量激光,在激光小型化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49] - 公司在光学膜系和光学镜头方面有超亿元硬件投资,定制特种光学制造竞争优势强[49] - 公司光学星体跟踪器业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49] - 公司光学元件产品覆盖φ5mm - φ350mm的各类光学平面镜、棱镜、球面透镜及特殊非球面光学元件[53] - 公司星体跟踪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54] 公司业务经营模式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获取订单方式有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直接获取三种[56] - 公司采购实行客户需求采购为主并辅以预购备料相结合的模式[57] - 公司延续“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对有潜在市场前景产品适当预先投产[59] 公司优势情况 - 公司在红外领域形成“技术 + 工艺”“应用 + 产品”“自主 + 响应”多维一体综合优势[61] - 公司形成“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人才生态环境,具备人才竞争优势[64]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构建两级研发管理体系,技术研发部为一级,装备研究部为二级[55] - 公司积极推进以主流红外传感器为主的红外产品应用拓展,研制多功能观测仪[51] - 公司信息激光突破新型激光器核心关键技术,能量激光聚焦远程激光照明设备应用研究[52]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申请专利50项,获受理4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2项),授权专利5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4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会议报告和科技论文63篇,参与或独立起草制定标准23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68] - 高精度三维视觉测量仪等多个研发项目达到结题验收状态[85] - VOC气体检测等多个项目处于研制中[85] - 2000万高分辨大像元高帧频CMOS相机项目暂时中断[85]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16人,较2023年的119人减少2.52%,占比29.29%,较2023年的29.90%下降0.61%[8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73,056,965.5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67%,较2023年的92,455,299.31元减少,占比从12.01%提升[8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4年营业收入534,283,182.86元,占比99.99%,2023年为769,173,843.90元,占比99.93%,同比减少30.54% [74] - 红外热像仪2024年营业收入255,769,394.96元,占比47.87%,2023年为564,703,084.33元,占比73.37%,同比减少54.71% [74] - 激光测、照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170,291,055.20元,占比31.87%,2023年为83,137,656.91元,占比10.80%,同比增长104.83% [74] -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4年营业成本360,308,495.35元,毛利率32.56%,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0.54%,营业成本同比减少31.39%,毛利率同比减少0.52% [75] - 红外热像仪2024年营业成本170,032,952.60元,毛利率33.52%,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4.71%,营业成本同比减少55.59%,毛利率同比减少0.03% [75] - 激光测、照产品2024年营业成本115,087,679.67元,毛利率32.4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8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3.43%,毛利率同比增长10.88% [75] 各业务线产销存数据 -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4年销售量4,219台套,生产量4,455台套,库存量667台套,同比分别增长54.43%、60.19%、54.76% [76] 各业务线成本构成数据 -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4年直接材料金额295,354,442.67元,占比81.97%,同比降31.98%[78]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438,454,445.4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82.05%[80]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19,085,193.4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7.09%[81] - 本报告期前五大客户新增客户C,销售额2,903.98万元;新增客户D,销售额2,293.36万元[80][81] - 本报告期前五大供应商新增供应商D,采购额984.28万元;新增供应商E,采购额981.20万元[81]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从加强战略引领等五大方面改善盈利能力[4] - 2025年公司将形成提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规划,包括产业、技术创新等规划[105] - 2025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五五”布局重要年度,公司将紧盯“基本盘”、强化管理等[106] - 2025年久之洋和中船泓洋要在高端装备制造等战新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开拓市场[107] 公司经营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技术更新与产品开发、人才流失等多种经营风险[110][111][112] - 公司已采取加强通用化设计、优化薪酬体系等措施应对技术和人才方面风险[111][113] - 军品审价具有不确定性,审定价格与暂定价差异可能影响公司收入等[114] - 公司军品业务占比相对较高,采购计划调整会使业绩波动,将加强协调和开拓市场[115] - 公司将强化应收账款跟踪,完善催款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加速回款[116] 公司投资者交流与会议情况 - 2024年4月16日、5月16日和5月30日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等接待市场投资者交流[117]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均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方式[122]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程序合规[124]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程序合规[125]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4月23日召开,出席率68.28%[137]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
久之洋(30051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