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46,453,309千元,较2023年的50,560,063千元下降8.1%[2][3] - 2024年毛利685,686千元,较2023年的921,534千元下降25.6%[2][3] - 2024年年度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为385,139千元,较2023年的190,493千元增加102.2%[2][3] - 2024年末总资产12,970,475千元,较2023年末的13,188,882千元有所下降[4] - 2024年末总负债10,105,677千元,较2023年末的9,907,634千元有所上升[6] - 2024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439,462千元,较2023年的67,280千元大幅增加[8] - 公司亏损从2023年的1.9049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85139亿元[10] - 2024年末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2.70595亿元,2023年末为5.62329亿元[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末的2.65311亿元减少至2024年末的1.53891亿元[10] - 2024年总收益为464.53309亿元,2023年为505.60063亿元[17] - 2024年年度亏损为3.85139亿元,2023年为1.90493亿元[19] - 2024年计入销售货物成本、分销成本、行政开支内的开支为46,711,715千元,2023年为50,587,330千元[20]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7,313千元,2023年为69,224千元[20] - 2024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4,406千元,2023年为 - 12,394千元[21]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41,841千元,2023年为237,845千元[21]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 - 53,389千元,2023年为 - 17,789千元[2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 - 0.33元,2023年为 - 0.17元[26]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约3亿8,510万元,较2023年的约1亿9,050万元增加约102.2%[45] - 2024年公司收益约464.53亿元,较2023年的约505.60亿元减少约8.1%,主要因金属材料平均市价减少[47][50][54][55] - 2024年毛利约6.86亿元,较2023年的约9.22亿元减少,主要因收益减少[47][56] - 2024年其他收入约5730万元,较2023年的约6920万元减少,主要因政府补贴收入减少[57]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约440万元,2023年为其他亏损净额约1240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58] - 2024年分销成本约5.064亿元,较2023年的约4.933亿元上升,主要因运输成本增加[59] - 2024年行政开支约4.377亿元,较2023年的约4.555亿元减少,主要因印花税等减少[60]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约2.418亿元,较2023年的约2.378亿元略增[61] - 2024年所得税抵免约5340万元,较2023年的约1780万元增加约200.1%,主要因可确认递延税项资产的税项亏损增加[62] - 2024年公司亏损约3.851亿元,较2023年的约1.905亿元增加约102.2%[6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71.42%,2023年为68.37%[67] 业务线销售及加工量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不锈钢销售量2,056,957吨,较2023年的2,043,000吨增长0.7%[2] - 2024年不锈钢加工量3,179,884吨,较2023年的3,241,597吨下降1.9%[2] - 2024年碳钢销售量5,059,186吨,较2023年的4,855,332吨增长4.2%[2] - 2024年碳钢加工量4,785,147吨,较2023年的4,863,370吨下降1.6%[2] - 公司不锈钢加工业务年销售量从2023年约2,043,000吨增至2024年约2,057,000吨,增幅约0.7%;加工量从约3,242,000吨减至约3,180,000吨,减幅约1.9%[45] - 公司碳钢加工业务年销售量从2023年约4,855,000吨增至2024年约5,059,000吨,增幅约4.2%;年加工量从约4,863,000吨减至约4,785,000吨,减幅约1.6%[45] 各地区及板块销售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内地销售收益为449.70767亿元,2023年为490.60233亿元[17] - 2024年香港及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收益为14.82542亿元,2023年为14.9983亿元[17] - 2024年加工板块金属材料加工销售收益为436.86749亿元,2023年为472.65587亿元[18] - 2024年加工板块零部件制造销售收益为13.10956亿元,2023年为20.89834亿元[18] - 2024年制造板块高端设备制造销售收益为14.55604亿元,2023年为12.04642亿元[18] 应收应付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为460,906千元,2023年为500,681千元[3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40,717千元,2023年为24,211千元[30] - 2024年末无银行承兑票据就应付票据予以抵押,2023年为5,000,000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为707,299千元,应付票据为374,758千元,合计1,082,05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47,959千元、60,000千元、707,959千元[32] - 2024年12月31日,374,758,000元应付票据以约149,472,000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作抵押;2023年对应数据为60,000,000元、30,000,000元[32] - 基于发票日期的贸易应付款项,2024年6个月内为972,012千元,6个月至1年为106,862千元,1年至2年为2,883千元,2年以上为300千元,合计1,082,05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88,721千元、12,951千元、6,184千元、103千元、707,959千元[3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28][29] - 本年度公司董事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均无[69] 公司业务合作情况 - 2024年10月15日,公司与沙钢集团签署投资意向协议[41] - 2024年12月11日,公司与重庆钢铁、长寿区政府签订钢材深加工项目三方合资合作备忘录[42] - 2024年12月,大明重工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安诺米海洋科技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43]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6738名雇员,较2023年的7231名下降约6.8%[68] - 2024年生产及技术人员4993名,占比74.1%;销售人员1114名,占比16.5%;管理及财务人员631名,占比9.4%[68] 公司会议及文件相关情况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1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2]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的股东资格,公司将在2025年6月5日至6月10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73] - 所有股份过户文件须在2025年6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股东才符合出席股东周年大会资格[7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4年度经审核合并全年业绩,认为公司遵守所有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74] - 公司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已取得2024年度初步业绩公布财务数字,并与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数字核对相符,但不对初步业绩公布发出核证[75] - 本公布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刊登,2024年年报将稍后寄发股东并可在上述网站阅览[76] 公司人员构成公布 - 公布日期公司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员名单[76] 公司客户服务情况 - 公司通过国内十个加工中心和一个制造基地为超70,000家客户提供服务[34]
大明国际(01090)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