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499,332千港元,较2023年的307,363千港元增长62.46%[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50,514千港元,较2023年的234,015千港元增加7.05%[4] - 2024年归属公司拥有人年内亏损252,158千港元,较2023年的220,931千港元增长14.13%[4] - 2024年公司毛利72,319千港元,2023年为107,416千港元[5]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40,803千港元,2023年为8,004千港元[5]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亏损总额301,304千港元,2023年为239,450千港元[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3,969,875千港元,2023年为3,992,460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445,871千港元,2023年为443,493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1,103,367千港元,2023年为1,553,821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657,496千港元,2023年为 -1,110,328千港元[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5.12446亿港元,2023年为7.90458亿港元[8]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7.99933亿港元,2023年为20.91674亿港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净亏损2.52亿港元,录得流动负债净额6.57亿港元[11] - 2024年12月31日,不受限制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6500万港元[11] - 2024年已动用现有银行贷款额度约12亿港元,银行贷款已提取为现有长期借贷[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租金收入8980万港元,2023年为9040万港元[12] - 2024年公司总营收为499,332千港元,2023年为307,363千港元,同比增长62.46%[29][30][3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50,514千港元,2023年为234,015千港元,亏损扩大7.05%[29][30]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4,415,746千港元,2023年为4,435,953千港元,同比下降0.46%[29][30]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2,615,813千港元,2023年为2,344,279千港元,同比增长11.67%[29][30] - 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388,500千港元,海外地区收入为110,832千港元;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262,624千港元,海外地区收入为44,739千港元[31] - 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非流动资产为3,555,722千港元,海外地区为201,170千港元;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非流动资产为3,692,493千港元,海外地区为64,370千港元[32] - 2024年银行利息收益2134千港元,政府资助及补贴20344千港元,出售合营公司投资盈利为0,2023年分别为1398千港元、2699千港元、79316千港元[3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扣除销售存货成本337587千港元,2023年为188699千港元[38] - 2024年融资成本中银行借贷利息40629千港元,2023年为14696千港元[39] - 2024年度税项开支总额1644千港元,2023年为抵免13023千港元[41]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金额按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6381007955股计算,2023年为14389640832股[43]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97209千港元,累计减值1199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70422千港元、10334千港元[44] - 2024年3个月内应收贸易账款67288千港元,4至6个月为1797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57346千港元、335千港元[45] - 2024年研发成本本年度开支42327千港元,2023年为49684千港元[38]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11990千港元,较2023年末的10334千港元有所增加[46]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率1年内为0.33% - 14.57%、1至2年为2.53%、2年以上为67.97%;2023年对应分别为0.41% - 19.53%、27.95%、83.41%[47] - 2024年支付供应商预付款项为19484千港元,较2023年的38111千港元减少[48] - 2024年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0535千港元,较2023年的33289千港元增加[48] - 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预付款项为0千港元,2023年为30348千港元[48] - 2024年出售联营公司应收所得款项为0千港元,2023年为22070千港元[48]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5145千港元,较2023年的63547千港元增加[52] - 2024年末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0271000港元,较2023年的49741000港元增加[52]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3个月内为82640千港元,较2023年的117615千港元减少[54]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1年以上为45208千港元,较2023年的34458千港元增加[54] - 2024年综合收入约49933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0736万港元增加62.46%,主要因加密货币业务扩张及移动电话业务销售增加[55] - 2024年毛利约7232万港元,毛利率为14.48%;2023年毛利约10742万港元,毛利率为34.95%,毛利减少因移动电话业务清货及低利润硬件产品[56]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017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570万港元减少15.49%,主要因营销开支减少[57] - 2024年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29884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7323万港元增加9.37%,占总收入百分比由88.89%降至59.85%,增加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增加[5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约25051万港元,2023年约23402万港元;2024年所得税开支约164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1302万港元,抵免转开支因投资物业公允价值盈利造成递延税项影响[6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54%(2023年:4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515万港元(2023年:6355万港元)[6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债务约119724万港元,2129万港元借款按年利率3.15% - 5.5%计于2025年到期,117595万港元借款按年利率3.15% - 5.5%计于2038 - 2039年到期[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6381007955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普通股[62] - 2024年公司接获供应商民事诉讼,要求偿还逾期应付账款结余约464.8万港元(2023年:450万港元),裁决程序仍在进行中[6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定期存款约5321万港元用作履约担保及信用证(2023年:5975万港元),银行借款由多项资产及股权作抵押[64] - 本年度集团营业额约49933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0736万港元增加62.46%[66] - 本年度集团毛利约7232万港元,上一年度约10742万港元;本年度整体毛利率为14.48%,上一年度为34.95%[66]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017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570万港元减少15.49%[67]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由上一年度约27323万港元增加9.37%至本年度约29884万港元;占总收入百分比由88.89%减至59.85%[67] - 本年度集团除税前亏损约25051万港元,上一年度约23402万港元[68] - 本年度集团所得税开支约164万港元,上一年度所得税抵免约1302万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应收款项为758.7万港元,2023年无[70] - 本年度集团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约为1.0535亿港元,2023年为9733万港元[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225名雇员(含董事),2023年为299名[94] - 集团于2024年度产生亏损2.52158亿港元[102] -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为6.57496亿港元[10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移动电话分部收入为349,994千港元,业绩亏损182,789千港元;2023年该分部收入为223,569千港元,业绩亏损190,835千港元[29][30] - 2024年加密货币业务分部收入为111,341千港元,业绩盈利9,489千港元;2023年该分部收入为8,539千港元,业绩亏损1,635千港元[29][30] - 2024年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89,845千港元,业绩盈利53,377千港元;2023年该分部收入为90,392千港元,业绩盈利21,367千港元[29][30]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集团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致会计政策等重大改变[21][22] - 集团未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正评估影响,预计不造成重大影响[23][24]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生效[24][2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生效[24][2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修订本)等准则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生效[24][2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的修订(修订本)强制生效日期未确定但可供采纳[24][25] 业务经营与发展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2.2亿部,实现全年7%的增长率[78] - 2024年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酷派Y70Lite与大观3系列手机,大观3系列支持裸眼3D技术,双方还共同创立了裸眼3D产业联盟与终端智能体联盟[79] - 2024年公司在电商平台上推出Cool50和Cool60等全新智能手机,在功能机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成功进入中东非、东欧、亚洲及拉美等区域的20多个国家或区域,开拓十多个跨境电商平台的分销客户[80] - 2024年公司致力于生态产品的多样化拓展,产品线涵盖云平板、手机配件等十余个领域[81] - 2024年公司着力专注于差异化产品,重点开发AI与3D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上市多款支持裸眼3D功能的手机产品[82] - 公司积极支持OpenHarmony社区发展,贡献核心代码超过40万行,产品覆盖手机、金融等多个行业[82] - 公司持续优化手机系统,将OpenHarmony的优势融合进COOLOS中[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算力1,504,800 TH/S,累积获得约187.32 BTC[84] - 2025年初,酷派信息港二期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三期项目此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83] - 2025年2月,公司完成与顶尖AI大模型「DeepSeek」的深度融合,原生智能系统「COOLOS」将通过OTA陆续推送升级[87] - 2025年,公司将抓住国产AI技术发展机遇,持续研发国内外智能手机,融入AI技术[85] - 国内市场,公司计划扩展渠道,优化产品线,增加生态合作品类,推动品牌授权业务发展[86] - 海外市场,公司将推进产品迭代,拓展产品线,深耕重点区域市场,探索跨境电商及区域运营商市场[88] - 地产物业租赁方面,公司将创新开拓新市场,优化现有物业,稳定出租率,调整租金价格[89] - 2025年,公司拟进行上游收购,目标公司从事加密货币挖矿托管服务[90] - 公司将秉持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导向,拓展全球市场,整合AI和区块链技术至全线产品[91] 股息与证券交易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42]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5] - 董事不建议
酷派集团(02369)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