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为9,48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005千元人民币[3] - 公司2024年其他收益及净亏损额为38,7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49,615千元人民币[3] - 公司2024年研发开支为 - 71,11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43,041千元人民币[3]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为 - 30,27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40,701千元人民币[3] - 公司2024年财务成本为 - 9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692千元人民币[3] - 公司2024年上市开支为 - 25,84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9,587千元人民币[3] - 公司2024年期内亏损为 - 79,9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32,701千元人民币[3] - 截至2024年报告期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95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2100万元,减少约54.8% [33] - 2024年报告期政府补助为人民币3.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32.6万元;金融机构利息收入2024年为人民币944.7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47.1万元;2023年来自合约制造服务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0.8万元[33] - 报告期公司其他收益净额约为人民币3870万元,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4960万元[34] - 研发费用从2023年约430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7110万元,主要因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增加[3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4070万元降至报告期约3030万元,主因2024年管理人员股份薪酬减少[38]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约7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90万元,主要因贷款利息开支增加[39] - 上市开支从2023年约196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2580万元[40] - 所得税开支在报告期和2023年均为零[41] - 期内亏损从2023年约1.327亿元减至报告期约8000万元[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7900万元,较2023年约1.251亿元减少约36.9%[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定期存款约2.195亿元,较2023年约3540万元增加约520%[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4.93亿元,流动负债约4410万元,其中计息银行贷款约3430万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债务总计约4119.6万元,较2023年约3.20599亿元大幅减少[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人民币计价的总借款及其他借款为3430万元,其中950万元已抵押,固定年利率为3.44%,无抵押银行贷款固定年利率介于3.35%至3.80%[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降至约8.7%,而2023年12月31日约为135.8%[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2330万元,主要来自购置设备和收购土地使用权合同,2023年12月31日为1860万元[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950万元银行贷款有抵押、无担保,按固定利率3.44%计息,由146万美元(约合1050.9万元人民币)银行存款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无此类情况[53] - 集团自公司全球发售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916亿港元,预计2026年前悉数动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4302万港元,未动用3.4858亿港元[55][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30名员工,报告期内总薪酬成本为4840万元,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4820万元[58] - 用于IAH0968在中国临床试验的所得款项净额分配百分比为28.2%,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2961万港元,未动用8079万港元[56] - 用于IAP0971在中国临床试验的所得款项净额分配百分比为35.8%,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1003万港元,未动用1.3007亿港元[56] - 用于IAE0972在中国临床试验的所得款项净额分配百分比为36.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338万港元,未动用1.3772亿港元[5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948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005千元人民币[68]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387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49615千元人民币[68] - 2024年研发开支为 - 7111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43041千元人民币[68] - 2024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 - 0.62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43元人民币[6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67,737千元,2023年为63,309千元[6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492,998千元,2023年为227,141千元[6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4,146千元,2023年为387,663千元[69]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448,852千元,2023年为 - 160,522千元[69]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16,589千元,2023年为 - 97,213千元[6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4,651千元,2023年为6,896千元[70] - 2024年资产净值为511,938千元,2023年为 - 104,109千元[70] - 2024年股本为524千元,2023年为322千元[70] - 2024年储备为511,433千元,2023年为 - 104,412千元[70]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任何收入[97] - 2024年政府补助为38千元,2023年为17,326千元;2024年合约生产服务收入为0,2023年为208千元;2024年金融机构利息收入为9,447千元,2023年为3,471千元;2024年其他收入总计9,485千元,2023年为21,005千元[99]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变动收益为34,782千元,2023年亏损为41,345千元;2024年外汇收益净额为3,840千元,2023年亏损净额为8,290千元;2024年其他收益为82千元,2023年为20千元;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总计38,704千元,2023年亏损为49,615千元[10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附属公司的税率为25%[103] - 盛禾(中国)生物制药于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资格研发开支享有200%的加计扣除[10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79,965千元,2023年为132,701千元[104] - 以适用中国所得税税率25%计算,2024年为19,991千元,2023年为33,175千元[104] - 2024年不可扣税开支的税务影响为5,069千元,2023年为24,166千元[104] - 2024年未确认可扣减暂时性差额的税务影响为19千元,2023年为613千元[104] - 2024年集团的未动用税项亏损约为人民币278,994,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74,358,000元[10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抵扣暂时性差额为零,2023年为人民币934,000元[105] - 未动用税项亏损2024年为人民币278,99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74,358千元[106]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2024年为人民币26,731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8,756千元[107] - 2024年非上市股份投资为人民币910千元,2023年为零[108] - 2024年理财产品投资为人民币158,825千元,2023年为零,预期年回报率为6%[108][109] - 定期存款2024年为人民币219,468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5,414千元,2024年固定年利率为4.1%,2023年为5.7%[110][113] - 受限银行存款2024年为人民币10,509千元,2023年为零[1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4年为人民币78,991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25,074千元,市场利率2024年介于0.05%至4.60%,2023年介于0.05%至5.53%[110][113] - 以美元计值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4年为人民币74,35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20,181千元[112] - 2024年定期存款、受限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为人民币308,968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60,488千元[110] - 2024年研发成本的应付款项为1022千元,2023年为1305千元[114] - 2024年应计研发成本为2236千元,2023年为1833千元[114] - 2024年应计员工成本及福利为2151千元,2023年为2561千元[114] - 2024年应计上市开支及发行成本为0千元,2023年为6208千元[114] - 2024年设备应付款项为326千元,2023年为1137千元[114] - 其他应付南京博德款项于2024年度结清,2023年为60285千元[114][115] - 2024年应计专业服务费为1572千元,2023年为14千元[114] - 2024年银行贷款总额为34300千元,2023年为0千元[118] - 2024年有抵押银行贷款为9500千元,固定利率3.44%,由1460000美元(约10509000元人民币)银行存款作抵押[118] - 2024年无抵押银行贷款为24800千元,固定年利率介于3.35%至3.80%[1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核心产品IAH0968已启动针对BTC、CRC及GC的II期临床试验[4] - 公司IAP0971及IAE0972已完成针对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4] - 对于既往接受过多种前线疗法失败的转移性CRC及BTC患者,IAH0968的ORR为40%,DCR为80%[8] - 公司于2020年10月获IAH0968的I期及II期临床试验IND批准,2021年8月开始I期试验,2023年3月完成I期试验[9] - 公司于2022年9月获IAH0968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相关癌症的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IND批准,2024年4月获用于一线治疗HER2+晚期或转移性GC及HER2表达实体瘤的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IND批准[9] - 公司于2023年5月完成IIa期试验的首例CRC患者给药,2023年8月完成I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BTC患者给药,2024年1月进入CRC的IIb/III期临床试验,2024年8月进入GC的IIb/III期临床试验[9] - IAP0971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高达200µg/kg的良好安全性,无剂量限制性毒性及最大耐受剂量[11] - IAP0971作为后期治疗药物使五例患者病情稳定,包括一名CRC患者、一名宫颈癌患者、一名卵巢癌患者及两名NSCLC患者[11] - 一名NSCLC患者接受120µg/kg IAP0971两个治疗周期达到病情稳定,另一名NSCLC患者在200µg/kg IAP0971给药两个周期后达到病情稳定[11] - 公司于2022年6月开始IAE0972的I期临床试验,2023年7月完成,招募14名晚期实体瘤患者,完成1µg/kg - 2.5mg/kg的剂量递增,仅1例3级不良事件,无剂量限制性毒性及最大耐受剂量[14] - 一名CRC患者给予10µg/kg IAE0972两个周期治疗后达到病情稳定,一名直肠癌患者接受1.0mg/kg IAE0972单一疗法两个周期后达到病情稳定[14] - 公司于2024年9月获IAE0972联合化疗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及鼻咽癌的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IND批准[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IBC0966外,公司拥有全球开发及商业化其他产品的权利,对IBC0966拥有大中华区独家权利及部分海外权利[16] - 公司于2022年10月及11月分别从FDA及国家药监局获得IBB0979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进行I
盛禾生物(02898)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