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长远(00110) - 2024 - 年度业绩
00110中国长远(00110)2025-03-31 22:56

持续经营业务整体财务数据变化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43,634千港元,2023年为81,542千港元[3] - 2024年毛利为1,556千港元,2023年为376千港元[3]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8,031千港元,2023年为14,128千港元[3] - 2024年年度亏损为33,706千港元,2023年为15,099千港元[3] - 2024年全面开支总额为47,241千港元,2023年为16,298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31,511千港元,2023年为12,616千港元[4] - 2024年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年度亏损为2,195千港元,2023年为2,483千港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3.91港仙,2023年为6.39港仙[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789千港元,2023年为4,611千港元[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9,188千港元,2023年为34,291千港元[6]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为50,512千港元,2023年为41,589千港元[7] - 2024年应付关联人士之款项为10,657千港元,2023年为11,663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15,545)千港元,2023年为(21,758)千港元[7] - 2024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13,756)千港元,2023年为(17,147)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151.1万港元(2023年:1261.6万港元),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1967.7万港元(2023年:1122万港元)[17] -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超过其流动资产约1554.5万港元(2023年:2175.8万港元)[17]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呈報分部收益为43,634千港元,除稅前虧損为33,693千港元,年度虧損为33,706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呈報分部資產为60,977千港元,負債總額为 -74,833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呈報分部收益为81,542千港元,除稅前虧損为15,077千港元,年度虧損为15,099千港元[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呈報分部資產为27,146千港元,負債總額为 -56,584千港元[29] - 2024年总收益为43,634千港元,较2023年的81,542千港元下降46.49%((81542 - 43634) / 81542)[33]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亏损总计为 - 1364千港元,2023年为 - 593千港元[39] - 2024年就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确认之减值亏损净额总计为 - 397千港元,2023年为 - 19千港元[39] - 2024年就存货确认之减值亏损为 - 999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39]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员工成本总计8476千港元,2023年为9013千港元[45]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31511千港元,2023年为12616千港元[46] - 用于计算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26616千股,2023年为197441千股[46]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42652千港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3931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0440千港元和17274千港元[48] - 2024年其他应收账款及按金为7459千港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1534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8464千港元和2205千港元[48] - 2024年末应收贸易账款(已扣除信贷亏损拨备)0 - 30日为7072千港元,91 - 365日为32238千港元,2023年0 - 30日为17274千港元[49]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为32820千港元,2023年为19141千港元[51]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总计50512千港元,2023年为41589千港元[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按年利率12.00%至14.40%计息的无抵押、固定利率其他借款,金额为10,469千港元,2023年为0[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1,511,000港元,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约15,545,000港元[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43,600,000港元,较2023年的81,500,000港元减少约37,900,000港元或46.5%[58] - 集团毛利及毛利率在2024年和2023年分别为1,600,000港元或3.6%及400,000港元或0.5%[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约为1,100,000港元,2023年约为2,300,000港元[62] - 集团2024年亏损净额为3,200,000港元,2023年收益净额为600,000港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200,000港元,与2023年持平[64] - 行政费用从2023年的约1670万港元减少80万港元或4.8%至2024年的约1590万港元[65]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约10万港元增加30万港元至2024年的约40万港元[66]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2.2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1.3万港元[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从2023年的约126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约3150万港元[68]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3年的6.39港仙增至2024年的13.91港仙[69] - 存货从2023年的20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60万港元[72]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从2023年的约1950万港元增加3130万港元至2024年的约5080万港元[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约119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约720万港元[74]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从2023年的约4160万港元增加约890万港元至2024年的约5050万港元[76] - 2024年有未偿还短期借款约1046.9万港元,年利率12.00%至14.40%,2023年无[7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负债净值为11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2800万港元[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5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80万港元[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79倍,2023年12月31日为0.61倍[79]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 - 78.9%和 - 9.0%[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31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34名[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重大投资公平值总额约为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0万港元[88] 业务线调整 - 2024年公司出售中国黄石集团全部股权,终止采矿业务[8] - 2024年公司出售中国黄石集团100%股权并终止采矿业务,继续从事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业务[23] - 2024年12月23日公司附属公司出售中国黄石集团100%股权,总代价为10万港元[84] - 2024年12月23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富鼎国际有限公司出售中国黄石集团100%股权,总代价为100,000港元[105] - 出售事项于2024年12月23日完成[106]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2024年集团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修订本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生效[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等修订本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生效[10][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期间生效[10][13]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14] 融资及资金安排 - 2025年1月8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将配發及发行共1600万股每股0.26港元的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16万港元[1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获控股股东承诺提供足够资金使集团履行到期负债及第三方财务义务[18] - 公司董事会考虑必要时进一步进行增发股份、配股或其他筹资活动[18] - 集团将继续寻求其他替代融资及银行借款[22] - 公司董事将继续实施改善集团营运资本及现金流量的措施[22] - 2025年1月8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认购协议,发行16,000,000股每股面值0.26港元股份,现金代价约4,160,000港元,认购事项已完成[53] - 2024年公司按每股0.26港元向认购人发行2600万股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672万港元[89][91] - 2024年认购价较2024年协议日期收市价溢价约10.6%,较前5个交易日均价溢价约1.6%,较2023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溢价约88.4%[90] - 2025年1月8日公司与两名独立第三方订立认购协议,发行1600万股每股面值0.26港元股份,现金代价约416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12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92] - 2023年3月27日及30日,公司与六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发行2800万股每股面值0.26港元股份,现金代价约73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720万港元[113][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3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7160千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3901千港元[116] - 2024年3月20日、5月14日及22日,公司与四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发行2600万股每股0.26港元股份,现金代价约676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672万港元[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6720千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5458千港元,未动用1262千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119] - 2025年1月8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认购协议,发行1600万股每股面值0.26港元股份,现金代价约416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12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21] 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业务数据变化 - 2024年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业务可呈報分部收益较2023年下降46.49%((81542 - 43634) / 81542)[25][29] - 2024年除稅前虧損较2023年增加123.47%((33693 - 15077) / 15077)[25][29] - 2024年中国市场持续经营业务(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业务)收益为9,612千港元,较2023年的14,876千港元下降35.38%((14876 - 9612) / 14876)[33] - 2024年香港市场持续经营业务(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业务)收益为34,022千港元,较2023年的66,666千港元下降49.00%((66666 - 34022) / 66666)[33] - 2024年中国移动电话及电子产品业务非流动资产为764千港元,2023年为1439千港元;香港地区2024年为923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34] - 2024年客户A移动电话业务收益为33425千港元,2023年为66666千港元;客户B 2024年为5735千港元,2023年不适用[35] - 2024年移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