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柯林(68861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688611杭州柯林(688611)2025-04-02 22: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4年12月10日变更为浙江省杭州市北软路1003号[18]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杭州柯林,代码为688611[21]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叶贤斌、苗洹滔[23]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4.12 - 2024.12.31[23] - 公司是从事电网数字化智能感知产品、储能系统及钙钛矿光伏组件研发等的高新技术企业[41] - 电网数字化智能感知产品由智能传感器及数字化平台构成[42] - 公司形成以电网数字化智能感知产品与新能源装备体系为核心的业务矩阵[44] - 公司提供科研项目研究、软件开发与实施、产品维保等电力相关技术服务[44] 分红与股本变动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以总股本10956.40万股计,预计派发现金红利2191.28万元(含税)[7] - 2024年度拟以总股本10956.40万股为基础,向全体股东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预计转增4382.56万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15338.96万股[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0956.40万股[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41,370,287.34元,较2023年增长168.23%[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038,574.37元,较2023年增长54.72%[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0,386,855.38元,较2023年增长69.35%[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340,724.72元,较2023年增长48.24%[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91,695,374.18元,较2023年末增长5.74%[2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145,338,277.30元,较2023年末增长21.90%[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67元/股,同比增长55.81%;稀释每股收益0.67元/股,同比增长55.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64元/股,同比增长68.42%[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42%,较2023年增加2.73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1%,较2023年增加3.1个百分点[27]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99%,较2023年减少12.08个百分点[27]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8.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4.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9.35%[2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增加48.24%[27]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1,430,905.16元、211,453,089.12元、20,797,775.06元、277,688,518.00元[30]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651,718.99元,2023年为5,642,156.89元,2022年为18,084,470.99元[3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1,370,287.34元,同比增长168.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038,574.37元,同比增长54.72%[35]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43,229,673.43元,同比增长6.72%,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7.99%[36]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43,229,673.43元,上年度为40,506,074.69元,变化幅度6.72%,研发投入合计变化幅度同样为6.72%[9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7.99%,上年度为20.07%,减少12.08个百分点[96] - 2024年,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8390.00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3.89%[115] - 公司营业收入为541,370,287.3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8.23%,主要系储能业务增长所致[121][122] - 公司营业成本为375,990,000.5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1.73%,主要系储能业务增长所致[121][122] - 销售费用为24,659,740.43元,较上年增加7.04%;管理费用为18,245,115.11元,较上年增加2.90%;研发费用为43,229,673.43元,较上年增加6.72%[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340,724.72元,较上年增加48.24%,主要系储能业务增长及本期收回上期应收款所致[121][1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7,892.22元,较上年减少68.57%,主要系还贷及支付贷款利息所致[121][122]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183,900,034.93元,占总资产16.06%,较上期期末增长44.48%[147]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465,595,974.60元,占总资产40.65%,较上期期末增长352.61%[147]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151,067,691.28元,占总资产13.19%,较上期期末增长428.69%[147]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本期期末数为109,564,000.00元,占总资产9.57%,较上期期末增长40.00%[148]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期末数为9,175,337.46元,占总资产0.80%,较上期期末增长15,605.48%[148] - 报告期投资额为42,00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98,000,000.00元,变动幅度为 -57.14%[15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和出售/赎回金额均为891,000,000.00元[1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营业收入541,370,287.34元,营业成本375,990,000.56元,毛利率30.55%,较上年减少28.21个百分点[124] - 储能系统营业收入380,383,321.26元,占总收入比例70.26%,营业成本322,162,567.38元,毛利率15.31%,较上年增加1.36个百分点[124][126] - 电网数字化智能感知产品与电力相关技术服务合计占总收入比例为28.36%[126] - 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份额占总销售区域的83.90%[126] - 询价销售模式营业收入309,354,696.31元,营业成本218,240,539.64元,毛利率29.45%,较上年减少35.88个百分点[125]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本期成本3.75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73%[131] - 电网数字化智能感知产品本期成本3572.9776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00%[131] - 储能系统本期成本3.22162567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2.14%[131] - 电力相关技术服务本期成本1699.8810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68%[13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5166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3.43%[13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04789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5.23%[139] - 本期成本变化因收入结构变化,储能系统占比上升致材料成本上升,新增电站运营业务致制造费用上升[133] 业务进展与成果 - 公司自主研发的KLJC - 02/51型激光声谱乙炔快速检测装置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12月被评为国内首台/套产品[36] - 100MW钙钛矿大面积组件中试产线投产,650mm*1200mm单结钙钛矿刚性组件经认证效率为21.1%[37] - 公司在钙钛矿组件方面已申请专利14项,其中5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已获授权,6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37] - 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的1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38] - 交付省外62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系统订单[38] - 控股子公司的100MW钙钛矿大面积组件中试产线于2024年11月投产[39] - 签约钱塘区分布式光伏钙钛矿组件采购项目,安装面积达10万㎡[39] - 激光声谱乙炔快速检测装置最短检测周期3min出乙炔结果[50] - 开关室智能环境调控装置可对开关室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自动调节和远程监控[46] - 主变开关联锁箱可避免变压器喷淋装置误动作,提高其可靠性及使用寿命[46] - 变压器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装置可在线诊断变压器内部绕组变形等故障隐患[46] - 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可让远端监控中心掌握六氟化硫气体泄漏状况[47] - 电缆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对电力电缆运行状况全时段监测和故障预判[47] - 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定位装置可及时判断故障区域及故障点,减少停电范围[47] - 开闭所环境调控装置可解决环网柜凝露问题,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48] - 变压器智能免维护呼吸器可实现干燥剂循环使用,提高设备运维检修效率[50] - 公司掌握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前沿技术开发能力,完成多个系统开发工作[56] - 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数智感知技术及储能系统研发应用,涵盖先进传感技术等众多前沿技术[68] - 公司将电力智能传感等技术在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应用,引领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78] - 公司建成百兆瓦级钙钛矿光伏中试产线,产业化进度居行业第一梯队[84] - 激光声谱乙炔快速检测装置将检测周期缩短至3分钟以内,精度达ppm级[85] - 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50MW/100MWh电网侧储能项目[86] - 公司完成省外62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系统订单交付[86] - 100MW钙钛矿大面积组件中试产线11月底投产,光电转换达行业先进水平[86] - 签订钱塘区约10万㎡分布式光伏钙钛矿组件采购合同[86] - 公司100MW钙钛矿大面积组件中试产线于2024年11月投产,生产的1200mm×650mm钙钛矿光伏组件产品下线,各项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获德国TUV认证并应用于商业项目[107] - 江津先锋120MW/240MWh独立储能电站EPC项目合同总金额1.799亿元,已全部履行[129] - 阿拉善阿拉腾敖包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合同总金额2.47788503亿元,已全部履行[129] - 阿拉善阿拉腾敖包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设备代加工及部件采购合同总金额1.6929863249亿元,已全部履行[129] 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 2019 - 2023年全世界范围重大停电事故22起,其中17起属电网安全风险诱发类大面积停电[6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73.76GW/168GWh),约为“十三五”末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65] - 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65] - 2024年3月“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65] - 2024年7月制定《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及多项储能相关政策[65] - 2024年11月出台《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64] - 2024年11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65] - 2025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施行[61] - 2025年2月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持续加强电力安全监管工作[64] - 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装机超620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超4000万千瓦[2] - 到2027年,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最大负荷的5%以上,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20%以上[3] - 2024年5月国务院方案提出资源条件较好地区新能源利用率可降至90%[74] - 2024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钙钛矿电池领域首项行业标准《钙钛矿基叠层太阳电池I - V测试》[74] - 202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方案支持钙钛矿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72][74]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视为可取代晶硅电池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逐步加速[72] - 钙钛矿光伏发电是我国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多个部门出台政策推动其产业发展[73] - 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批量生产,并在制造、服务、特种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77][79] - 到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