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华科技(30036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300365恒华科技(300365)2025-04-18 22: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恒华科技,代码300365,法定代表人为罗新伟[17]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邱淑珍、王田[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656.7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74.16万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为956,567,332.85元,较2023年的828,806,318.44元增长15.42%[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57,741,565.46元,较2023年的17,861,568.54元下降983.13%[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915,363.40元,较2023年的362,072,886.86元下降102.19%[21]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316,502,263.76元,较2023年末的2,511,976,720.46元下降7.78%[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57,034,580.26元,较2023年末的1,967,035,474.47元下降5.59%[21]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12,352,802.19元、96,696,558.19元、104,926,889.00元、642,591,083.47元[23]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48,608.71元、4,064,828.37元、2,974,105.19元、 - 167,029,107.73元[23]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342,994,124.00元、102,818,180.49元、 - 30,465,734.69元、262,726,314.80元[23]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58,588.58元,2023年为-39,183.82元,2022年为-182,548.42元[27]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541,061.83元,2023年为2,999,900.00元,2022年为7,182,517.19元[27] - 2024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905,148.67元,2023年为2,157,955.75元,2022年为2,862,692.99元[27] - 2024年企业取得子公司等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为-2,779,343.28元[27] - 2024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00,559.83元,2023年为79,386.27元,2022年为18,086.91元[27] - 2024年所得税影响额为213,230.99元,2023年为610,424.41元,2022年为990,532.27元[27] - 2024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9,243.86元,2023年为1,457,128.24元,2022年为1,765,429.74元[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113,731.68元,2023年为3,864,330.80元,2022年为7,124,786.66元[27] - 2024年营业收入956,567,332.85元,2023年为828,806,318.44元,同比增长15.42%[77] - 2024年电力行业收入943,216,303.69元,占比98.61%;2023年为788,729,703.32元,占比95.16%,同比增长19.59%[77] - 2024年交通行业收入5,567,624.54元,占比0.58%;2023年为20,349,527.99元,占比2.46%,同比下降72.64%[77] - 2024年水利行业收入7,783,404.62元,占比0.81%;2023年为19,727,087.13元,占比2.38%,同比下降60.54%[77] - 2024年软件服务收入477,978,337.54元,占比49.97%;2023年为514,335,072.46元,占比62.06%,同比下降7.07%[77]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42,591,083.47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67,029,107.73元;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90,809,534.0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8,309.29元[79] - 2024年软件服务营业成本436,636,184.19元,占比46.03%,同比减少2.40%;系统集成营业成本440,501,858.56元,占比46.44%,同比增长256.96%[84] - 2024年技术服务营业成本62,749,502.54元,占比6.61%,同比减少46.20%;硬件销售营业成本4,634,428.99元,占比0.49%,同比减少63.44%[84] - 2024年软件销售营业成本2,938,963.98元,占比0.31%,同比增长198.93%;特许经营权营业成本1,158,085.25元,占比0.12%,同比减少46.75%[84] - 2024年销售费用为32,419,565.97元,同比增长4.48%[90] - 2024年管理费用为60,029,551.23元,同比增长5.88%[90] - 2024年财务费用为 - 2,096,136.33元,同比减少154.76%,主要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及借款利息减少所致[90] - 2024年研发费用为80,569,753.14元,同比减少5.90%[9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3.198亿元,同比降3.24%;现金流出13.277亿元,同比增32.52%;现金流量净额-791.54万元,同比降102.19%[95]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632亿元,同比增18.04%;现金流出2.079亿元,同比降32.30%;现金流量净额5536.48万元,同比增165.89%[95]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473.73万元,同比降83.33%;现金流出2.255亿元,同比增226.09%;现金流量净额-2.008亿元,同比降353.53%[9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532亿元,同比降142.85%[95] - 2024年公司净利润-1.57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91.54万元,差异1.498亿元,主要因应付票据、账款及合同负债增加[96] - 2024年末应收账款9.334亿元,占总资产40.29%,较年初比重增2.23%[100] - 2024年末合同资产2613.60万元,较期初增43.02%,因项目质保金增加[100] - 2024年末使用权资产2230.00万元,较期初增173.98%,因办公房屋租赁期限延长租金增加[100] - 2024年末短期借款139.15万元,较期初降98.77%,因偿还上年度短期借款[100] - 2024年末合同负债1.341亿元,较期初增72.82%,因收到项目执行进度款增加[10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36,722,027.8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2,509,856.59元,期末数为159,231,884.47元[103] - 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为15,197,543.61元,受限原因是保证金及涉诉冻结[104] - 境内外股票投资中,四川能投发展最初投资成本为87,317,941.53元,期初账面价值为81,783,255.73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6,911,541.22元,期末账面价值为108,694,796.95元[106] - 报告期内公司职工薪酬总额192,776,376.76元,占公司总成本的17.13%;上年同期总额208,455,146.07元,占比23.58%[188] -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数量占比为27.56%,去年同期为30.13%,减少比例为2.57%;薪资占比为32.45%,去年同期为34.63%,减少比例为2.18%[188] 业绩亏损原因 - 业绩亏损主因部分数据中心系统集成项目成本增加,客户采购预算承压,公司应对不足、人员规模调整滞后、项目执行难度加大且周期延长[4]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4年3月14日公司审议通过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599,855,469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15元(含税),共派发现金股利8,997,832.04元(含税)[19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定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92] 子公司变动情况 - 恒华学校于2024年12月注销[14] - 恒华数元(重庆)于2024年7月注销[14] - 中科华跃于2024年7月转让[14] - 奥斯康能源于2024年10月转让[14] - 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10户,较上期减少3户[85] - 2024年恒华数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北京恒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销,奥斯康能源服务(吕梁)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86][87] - 恒华数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北京恒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注销,奥斯康能源服务(吕梁)有限公司转让,对公司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111]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目标 - 到2027年要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31] - 到2025年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开放共享系统逐步形成[33] - 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支撑2025 - 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113] - 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达377.4亿元,相比2022年上升26.2%,预计2025年将超500亿元[117] 公司战略调整与业务体系 - 公司将战略目标调整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服务商”,构建五大业务体系[38] - 公司围绕“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服务商”定位,确立自主型、产品型业务模式与实施路径[120] - 公司聚焦BIM平台及软件核心主业,推进BIM设计软件市场纵深发展、拓宽电力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BIM软件跨行业应用复制[120] - 公司强化BIM智能设计成熟业务优势,开拓新能源、数据中心市场版图[121] - 公司重点培育能源大数据分析领域,构建“双碳智慧应用和电力大数据应用双轮驱动”业务模式[122] - 公司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进AI+BIM智能设计咨询、AI+无人机勘测等多领域业务场景融合[123] - 2025年度公司将巩固提升BIM平台软件业务,优化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124] - 2025年度公司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升级智能设计工具[124] - 2025年度公司将加强业务体系合作与价值共享,提升整体运营效率[124] - 2025年度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挖掘潜在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124] - 公司坚持市场与科技引领,推进Engine系列平台迭代,开展核心软件产品重构与国产化改造[127] - 基于BIM的智能设计咨询业务,深化协同作业模式,拓展新兴市场领域[128] - 基于BIM的行业数字孪生应用,推动产品体系迭代,提升基建信息化管理水平[129] - 能源大数据分析与增值服务,研发智能微电网管控平台,拓展新业务及增值服务[131] - BIM数字教育业务,深化与政府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援助,开拓海外新能源项目[1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BIM平台及软件涵盖底层平台、设计系列软件、基建平台和运维平台等产品[41] - 公司形成“三维建模引擎(DH3D)”等核心技术平台,积累“三维设计核心算法”等核心技术[42] - 电网设计产品设计深度达施工图级别,广泛应用于国内输变电及新能源工程建设项目[43][44] - BIM基建平台已服务百余项智慧工地建设项目[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