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CFT(OCFT)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OCFTOCFT(OCFT)2025-04-24 18: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VIE向子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分别为2.144亿、1.36849亿、1237万人民币,子公司向VIE支付技术服务费分别为496.93万、6.52万、388.4万人民币[45] - 2022 - 2024年子公司向VIE提供预付款分别为33.10207亿、20.19045亿、14.99917亿人民币,VIE向集团公司偿还预付款分别为26.11918亿、22.73761亿、16.01874亿人民币[45] - 2022 - 2024年VIE通过向香港、新加坡和菲律宾子公司提供应用和平台实施服务获得的公司间收入分别为310万、1170万、1.064亿人民币[45] - 2024年第三方收入为22.48103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36.67508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44.64002亿元人民币[58][60] - 2024年第三方成本为14.43606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3.18103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8.28986亿元人民币[58][60] - 2024年年度亏损为49520.7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7147.6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92802.6万元人民币[58][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69948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总额为33.97304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为39.67252亿元人民币[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61.6万元人民币,流动负债总额为14.39693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14.63309亿元人民币[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25.03943亿元人民币[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068358千元,总负债为5120566千元,股东权益为2947792千元[62]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计2709390千元,其中投资子公司为2181554千元,无形资产为471371千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计5358968千元,其中贸易应收款为710669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9473千元[62]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计47488千元,流动负债总计5073078千元[62]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为276849千元[63] - 2024年全年,投资活动净现金生成1106256千元,主要来自处置子公司净收益723171千元[63] - 2024年全年,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282252千元,主要因偿还短期借款235000千元[6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547155千元,年初为1379473千元,年末为1947922千元[63] - 2024年购买技术服务金额为12370千元,销售技术服务金额为3884千元[63] - 2024年支付无形资产款项为21310千元,支付金融资产款项为2209213千元[63] - 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为648,461千人民币,2022年为745,984千人民币[64][65] - 2023年投资活动净现金生成318,634千人民币,2022年为1,873,169千人民币[64][65] - 2023年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213,605千人民币,2022年为694,066千人民币[64][65] - 2022 - 2024年VIEs确认的公司间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3,084千人民币、11,685千人民币和106,362千人民币[69] - 2022 - 2024年离岸子公司向VIEs支付的技术服务费现金分别为49,693千人民币、652千人民币和3,884千人民币[70] - 2022 - 2024年WFOE子公司向VIEs提供服务产生的公司间成本分别为212,507千人民币、151,463千人民币和11,915千人民币[71] - 2022 - 2024年VIEs向WFOE子公司支付的技术服务费现金分别为214,400千人民币、136,849千人民币和12,370千人民币[72] - 公司2022 - 2024年来自平安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5.267亿元、20.91亿元和11.91亿元(1.632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58.0%、59.4%和53.0%[87] - 2023 - 2024年云服务平台收入分别为12.46亿元和6.181亿元(8470万美元),分别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35.4%和27.5%,2024年7月起公司逐步停止云服务运营[88] - 公司2022 - 2024年向平安集团的采购额分别为17.064亿元、14.234亿元和7.893亿元(1.081亿美元),分别占总收入成本和运营费用的31.1%、35.1%和32.4%[90] - 公司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9.28亿元、3.715亿元和4.952亿元(6780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83.333亿元(11.417亿美元)[94] - 2022 - 2024年,平安集团和陆金所贡献了各期总收入的5%以上,公司对平安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的总销售额分别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58.0%、59.4%和53.0%[105] - 202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分别为7.46亿元、6.485亿元和2.768亿元(3790万美元)[139] - 2022 - 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分别为9.41亿元、7.107亿元和4.964亿元(6800万美元)[140] - 2022 - 2024年公司合同资产分别为1.226亿元、9580万元和6340万元(870万美元)[140] - 2022 - 2024年公司金融和合同资产净减值损失分别为3360万元、5400万元和3130万元(430万美元)[140]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同负债分别约为1.866亿元、1.557亿元和1.284亿元(1760万美元)[141] - 2022 - 2024年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净收益分别为3070万元、2000万元和1410万元(190万美元)[144] - 2022 - 2024年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净收益分别为31.5万元、0和0 [144]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平安集团发行的理财产品分别为6.906亿元、5.321亿元和2.609亿元(3570万美元),分别占理财产品总余额的100%、57.5%和57.3% [145] - 截至2022、2023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记录的与收购相关的商誉分别为2.892亿、2.892亿和1.573亿元人民币(2150万美元),无形资产分别为5.704亿、4.714亿和1.956亿元人民币(2680万美元)[150] - 2022、2023和2024年,公司分别确认政府补助约2740万、2390万和109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收到税收返还约3060万、1750万和350万元人民币(47.59万美元)[151] - 2022、2023和2024年,公司衍生品净收益分别为2.628亿、3060万和2560万元人民币(350万美元)[152] - 2022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20.315亿人民币、16.061亿人民币和10.318亿人民币(1.414亿美元),预计劳动力成本将继续增加[1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根据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的未行使期权和未行使绩效股份单位对应的普通股总数为22,699,145股;2022 - 2024年公司产生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1340万人民币、1450万人民币和120万人民币(20万美元)[173]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为7.66亿人民币、7.683亿人民币和3.138亿人民币(4300万美元)[176]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4.545亿人民币(6230万美元)是合适的[17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 - 2024年云服务平台收入分别为12.46亿元和6.181亿元(8470万美元),分别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35.4%和27.5%,2024年7月起公司逐步停止云服务运营[88] 法规政策相关 - 2024年9月24日,中国国务院颁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31] -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生效;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2024年3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的《促进和规范跨境数据流动规定》生效[32] - 2025年2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处理超过1000万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合规审计[34] - 若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导致超过100万人的个人信息或超过10万人的敏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损坏,有关部门可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委托专业机构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合规审计[34] - 2021年7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意见》;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五项配套指引,于2023年3月31日起施行[35]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若SEC认定公司提交的审计报告由连续两年未接受PCAOB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将禁止该公司证券在美国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交易[43] - 2022年12月15日,PCAOB宣布能够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审计公司进行全面检查,撤销2021年12月16日的决定[44]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国投资企业向境外非居民企业分配股息需缴纳10%的预扣税,若符合条件,香港控股公司可适用5%的预扣税[50] - 若公司被视为中国居民企业,将按25%的统一税率对全球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51] - 部分子公司和VIEs在中国符合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但该税率具有临时性[55] - 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国投资企业向中国境外直接控股公司分配的股息征收10%的预扣所得税,若控股公司注册在香港或与中国有税收协定的司法管辖区,预扣所得税税率为5%[55] - 2024年12月31日,NFRA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措施,规定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单笔线上贷款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30%[97] - 在线平台运营商拥有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并寻求境外上市需接受网络安全审查[113] - 数据处理者累计向境外提供超10万条个人信息或超1万条敏感个人信息需申请数据跨境传输安全评估[115] - 《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自2023年6月1日起生效,公司有6个月过渡期[116] - 《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自2024年3月22日起生效,明确特定无需数据跨境合规申报的场景[117]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明确网络数据处理者多项关键义务[113][118] -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自2018年5月起适用,可能对公司处理个人数据提出更严格合规要求[119] -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办法》,3月31日生效,境外上市的中国境内公司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备案,公司满足合规要求存在不确定性,未完成备案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86] - 外国投资者对增值电信服务提供商的股权比例一般不得超过50%(某些业务有例外)[182] - 2024年4月8日起特定地区试点业务取消股权限制,但仍有不确定性[201] - 自2025年4月9日起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加征145%的关税,4月12日起中国对美国大部分商品加征125%的报复性关税[214] - 2024年10月美国财政部发布《对外投资规则》,2025年1月生效,限制美国个人对与中国有特定关联且从事特定“涵盖活动”的公司的直接和间接投资[216] - 2025年2月20日特朗普发布《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提议可能扩大关注技术范围并审查规则例外情况[216] - 2011年5月国务院宣布成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领域政策制定和立法等工作[223] - 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并生效,公司虽未受相关监管行动或调查,但存在不确定性[224] 公司运营风险相关 - 若与平安集团关系恶化或平安集团减少采购与合作,公司经营、业务和增长将受不利影响[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