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红与股权结构变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16年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主营业务新增核技术应用业务;2021年开始,重组前业务逐步剥离,目前主营核技术应用业务[16][17] - 2017年1月,公司控股股东由国合集团变更为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1.6840057893亿元,较2023年的63.5251894455亿元减少2.90%[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数据较2023年增长50.87%,2023年调整后为1.99594590亿元,2022年调整后为1.98751228亿元[1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2783647.70元,较2023年末的960642520.82元下降46.62%[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344040.26元,较2023年的371271537.71元增长22.91%[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3831元/股,较2023年的 - 0.7797元/股增长50.87%[20]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0702263483.90元,较2023年末的11283404643.67元下降5.15%[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230122212.51元,较2023年末的5586012022.44元下降6.37%[20] - 2024年营业收入为6168400578.93元,2023年为6352518944.55元[22]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59454151.08元,2023年为54672575.90元[22]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27804004.32元[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0616049.61元,2023年为223478588.64元,2022年为265787727.96元[3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1.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亿元[7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1.68亿元,同比减少2.90%[89] - 电子加速器及辐照加工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23.11%,占比8.41%[89] - 新材料收入48.56亿元,同比减少0.90%,占比78.72%[89] - 进出口贸易收入4813.10万元,同比减少84.27%,占比0.78%[89] - 远洋运输收入1.45亿元,同比减少30.80%,占比2.34%[90] - 其他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16.39%,占比9.75%[90] - 中国境内收入59.09亿元,同比减少2.28%,占比95.80%;中国境外收入2.59亿元,同比减少15.20%,占比4.20%[90] - 电子加速器及辐照加工营业收入5.19亿美元,同比增23.11%,毛利率27.59%,同比降5.84个百分点[92] - 新材料营业收入48.56亿美元,同比降0.90%,毛利率9.83%,同比降0.81个百分点[92] - 进出口贸易营业收入4813.10万美元,同比降84.27%,毛利率28.19%,同比增15.16个百分点[92] - 远洋运输营业收入1.45亿美元,同比降30.80%,毛利率31.49%,同比增21.44个百分点[92] - 电子加速器-加速器产量49套,销量57套,收入2.56亿美元,售价上升[93] - 电子加速器-其他检测设备产量139套,销量142套,收入9512.05万美元,售价上升[93] - 新材料产量49.67万吨,销量49.65万吨,收入48.56亿美元,售价下降[93] - 2024年电子加速器-加速器销售量同比增29.55%,生产量同比降7.55%,库存量同比降20.00%[94] - 新材料直辅材料及辅料成本37.69亿美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0.02%,同比增0.10%[9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648,826,840.8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0.52%[9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623,298,004.7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13.82%[99] - 2024年销售费用为138,322,027.71元,同比增长2.70%;管理费用为770,047,653.61元,同比增长2.44%;财务费用为71,837,388.19元,同比下降27.22%;研发费用为204,528,924.91元,同比下降13.08%[100]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710人,较2023年减少4.31%;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6.37%,较2023年增加0.06%[102]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00,668,368.34元,较2023年下降8.4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7%,较2023年降低0.30个百分点[102] - 2024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为96,139,443.43元,较2023年增加3.09%;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31.98%,较2023年增加3.60个百分点[10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126,240,110.21元,同比下降6.21%;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669,896,069.95元,同比下降7.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344,040.26元,同比增长22.91%[103]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50,350,403.55元,同比增长29.68%;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87,277,852.62元,同比下降10.3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072,550.93元,同比增长138.72%[103]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935,269,676.91元,同比下降8.86%;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139,597,759.97元,同比下降15.6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4,328,083.06元,同比增长59.31%[10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23,809,314.99元,同比增长176.35%[103] - 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为-366,777,045.08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344,040.26元[106] - 投资收益28,416,069.8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4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35,010.96元,占比0.07%;资产减值-142,918,551.02元,占比42.51%;营业外收入23,008,815.49元,占比6.84%;营业外支出38,996,645.68元,占比11.60%;其他收益219,929,372.33元,占比65.41%;资产处置收益15,809,047.99元,占比4.70%[109]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490,786,138.55元,占总资产比13.93%,年初金额1,045,991,897.83元,占比9.27%,比重增加4.66%[111]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185,366,416.81元,占总资产比20.42%,年初金额2,038,781,546.21元,占比18.07%,比重增加2.35%[111]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12,271,027.06元,占总资产比0.11%,年初金额4,420,377.44元,占比0.04%,比重增加0.07%[111] - 2024年末固定资产2,091,820,182.28元,占总资产比19.55%,年初金额2,356,018,782.96元,占比20.88%,比重减少1.33%[111] - 2024年末在建工程196,334,291.88元,占总资产比1.83%,年初金额424,286,538.83元,占比3.76%,比重减少1.93%[111] - 2024年末长期借款1,449,829,129.98元,占总资产比13.55%,年初金额708,660,021.61元,占比6.28%,比重增加7.27%[112] - 报告期投资额595,784,8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491,654,700.00元,变动幅度21.18%[117] - 年末货币资金受限账面价值27,589,590.59元,原因是保证金;应收票据受限账面价值99,110,757.85元,原因是票据贴现不可终止确认视同质押[116] 业务市场环境与趋势 - 公司主要开展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辐照加工服务等业务,国内电子加速器市场受下游行业增速放缓影响,材料改性用电子加速器市场有下降趋势,但未来需求预计稳步增加[32][33] - 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在运质子中心115个、重离子9个、质子重离子6个;国内在运质子10个(大陆5个、香港1个、台湾4个)、重离子2个(大陆1个、台湾1个)、质子重离子1个(大陆1个)[39] - “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41台,2024年2月规划新增配置8台用于社会办医疗机构[39] - 材料改性、无损检测领域处于成熟期,存量市场放缓;消毒灭菌领域中低端竞争激烈,高端有门槛;环境治理领域处于成长期;电子束辐照固化领域处于孕育期[34] -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可用于多种场景,但应用仍处于市场引入阶段[35] - 辐照技术市场进入扩张期,电子加速器创新应用成长迅速[37] - 国内改性高分子材料增速放缓,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中高端国产化进程将加快[38] - 国内质子放射治疗系统临床配置及产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质子治疗设备市场进入壁垒高[39] - 国内放射性同位素药物产业迅速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40] - 2021 - 2024年国家发布多项政策促进国内核医疗装备产业和同位素药物产业发展[39,40] - 2024年国家发布方案为硅光电倍增器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包括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辐照加工服务、新材料研发与制造、医疗健康、测控装备等[43][45][47][49][51] -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产品有高能直线加速器、电子帘加速器等,用于辐照消毒灭菌、材料改性等[43] -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涵盖抗生素菌渣处理、制药废水处理等技术,服务制药企业、医院等[43] - 辐照加工服务包括辐照消毒灭菌服务和高分子材料辐照改性服务,下游涉及医疗保健、电线电缆等行业[45] - 新材料研发与制造业务产品有电缆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应用于光电线缆、包装材料等企业[47] - 医疗健康业务包括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和放射性医用同位素,用于肿瘤治疗和诊断[51] - 测控装备业务的SiMP用于分子影像、辐射探测等领域,采用Fabless模式[51] - 公司多种业务经营模式包含以销定产、来料加工、服务合约、EPC、EPC + O等[43][45][47][49][51] -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上游为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下游有辐照加工服务企业等[43] - 辐照加工服务业务上游是电子加速器制造,下游涉及医疗保健产品等多个行业[45] - 改性工程塑料主要原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39.41%,2024年上半年平均价格为10,009.92,下半年为9,560.86[53] - 改性线缆高分子材料主要原材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42.35%,2024年上半年平均价格为6,512.33,下半年为6,002.18[53] -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建立有各级研发平台14个,授权专利27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8项,研发人员121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人[54] - 辐照加工服务拥有辐照中心18座,运营电子加速器总功率超过5,160千瓦,授权专利115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研发人员3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4人[54] - 电子加速器设计产能为90台/年,产能利用率为54.44%[56] - 新材料设计产能为67.8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73.21%,在建产能为3.3万吨/年[56] - 医用同位素在建项目年产锗 - 68 3.7E+12Bq(100Ci)、碘 - 123 5.18E+13Bq(1400Ci)、锗镓发生器2000台[56] - 太仓产业园产品种类包括
中广核技(000881)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