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8,70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8,110,000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9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5,000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7,441,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1,167,000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30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79,000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22,837,000港元,2022年为 -15,463,000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1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 -10,574,000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6,000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75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 -4,332,000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332,000港元,2022年为7,454,000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出其流动资产约22,837,000港元,2021年其流动资产超出流动负债约15,463,000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除所得税前综合亏损7441千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综合资产总值28308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45135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報分部收益28,110千港元,可呈報分部虧損7,376千港元,除所得稅前綜合虧損11,167千港元[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21,413千港元,可呈報分部負債27,535千港元,綜合資產總值32,890千港元,綜合負債總額33,405千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買賣移動電話收益38,703千港元,2022年同期為28,110千港元[31] - 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賃負債之利息分別為48千港元和53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稅前虧損已扣除員工成本4,686千港元等,計入利息收入34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別為5,366千港元和56千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虧損根據虧損5,332,000港元及已發行股份183,555,888股計算;2022年同期虧損7,454,000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應收貿易賬款及其他應收賬款總額(扣除信貸虧損撥備)11,17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1,278千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總收益38,700,000港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約10,600,000港元或37.7%[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移动电话及相关配件贸易业务收益为3870万港元,上海及香港贡献分别为400万港元及3470万港元,占比10.3%及89.7%[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移动电话及相关配件贸易业务收益为2810万港元,上海及香港贡献分别为2280万港元及530万港元,占比81.1%及18.9%[43] - 2023年和2022年同期毛利及毛利率分别为20万港元或0.5%及5.5万港元或0.2%[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约为1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90万港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净额为2.2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净额为8.4万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0万港元[49]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2年同期约1360万港元减少470万港元或34.5%至2023年约890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4.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3万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为5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50万港元[54] - 2023年存货为零,2022年12月31日为90万港元;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由2022年12月31日约130万港元增加约990万港元至2023年约1120万港元[58][59]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0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20万港元[61]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由2022年12月31日约2110万港元增加约1650万港元或78.6%至2023年6月30日约3760万港元[6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之集团资产净值为2920万港元或每股0.16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70万港元或每股0.19港元[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约228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50万港元[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49倍,2022年12月31日为0.37倍[65]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0.01及0.01[65] - 应付贸易账款由2022年12月31日的100万港元增加880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的980万港元[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移动电话业务可呈报分部收益38703千港元,可呈报分部亏损2982千港元;采矿业务可呈报分部亏损516千港元,集团可呈报分部总亏损3498千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移动电话业务可呈报分部资产23177千港元,采矿业务可呈报分部资产972千港元,集团可呈报分部总资产24149千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移动电话业务可呈报分部负债17562千港元,采矿业务可呈报分部负债14845千港元,集团可呈报分部总负债32407千港元[27] 股份发行情况 - 2023年3月27日及30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认购协议,发行2800万股每股0.26港元的股份,现金代价约730万港元,7月4日认购事项完成[16] - 2023年3月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同意认购2800万股每股0.26港元的股份,现金代价约为730万港元,7月4日认购事项完成[70][71] 公司业务展望与策略 - 公司拟通过多元扩展贸易市场、产品及分销渠道实现增长[82] - 公司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显著好转,消费及零售分部受中美贸易战打击,未来几年充满不确定因素[92] - 公司预计2023年开始全球营商环境更稳定,下半年拟通过多元扩展实现增长[98]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2022年新增5G基站887,000个,年底有5.61亿移动电话用户使用5G,占比约33.3%,全国5G基站建成近231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60%以上[76] - 今年预计安装600,000个5G基站,到2025年底目标是每10,000人拥有26个5G基站,约364万个[76][77] - 因国际贸易冲突、经济不确定和消费者缩减开支,2023年中国移动电话市场放缓且预计未来数年下滑[78] - 预计大型移动电讯连锁店将成移动运营商销售捆绑式移动电话主要渠道[75] - 客户焦点将从移动电话功能转向购物体验,购买时需功能展示等服务[81] - 5G时代移动电讯与互联网合流带动增值业务发展,大型移动电讯连锁店有优势[82] - 中国是全球最大移动电话市场,移动电话用户约17亿人,5G用户及网络用户显著增加[94] 环保业务发展 - 2020年国家环保局发布政策,2025年底前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胶袋[100] - 2021年9月公司进军环保袋自自动取袋机及相关数据库流量变现业务[101] - 2022年6月开始数据库流量变现业务反弹并稳步增长,7月成立技术团队布局取袋机[102] - 2023年袋掌门将进入深耕市场阶段,与多家环保袋品牌代理及取袋机制造商整合[103] 公司证券交易与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有偏差[107]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小鹰先生自公司注册成立以来负责整体管理,虽兼任两职且无须轮流退任,但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可促进业务策略执行[108] - 公司现有非执行董事委任无指定任期,但须根据公司细则轮流退任,除主席外所有董事须接受股东重选[110]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3.21条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讨论及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及公布[111] - 公司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的证券交易守则,董事自2023年1月1日至公布日期遵守守则,未发现雇员违规事件[112]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公布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中期报告预计2023年9月于相同网站刊载,不迟于2023年9月30日寄发予股东[113] - 公布日期,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刘小鹰先生、王愚先生及李建武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振坤博士、劳维信博士及梁伟雄先生[113] 采矿业务相关问题 - 公司为采矿权1.746亿港元及相关厂房设备900万港元计提全额减值拨备,取消确认全部相关递延税项负债4110万港元[87] - 公司未能在2018年2月28日前申请重续采矿许可证,指示律师澄清能否未来提交新申请[86] - 2018年公司尝试通过律师致电及再次提交函件澄清情况,国土资源厅未回应[89] - 2020年2月20日采矿许可证显示“届满”,国土资源厅不太可能授予公司采矿许可证续期[90][9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72] 会计政策 - 编制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采纳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一致,除采纳2023年1月1日生效的新订/经修订准则[21]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于本会计期间首次生效,应用该等准则对报表无重大影响[22]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3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38名[69] 税务情况 - 公司须按25%企業所得稅稅率納稅,兩個報告期間無應課稅溢利,未計提企業所得稅撥備[31]
中国长远(00110)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