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阳(00352) - 2022 - 年度财报
00352富阳(00352)2023-04-27 18:16

2022年房地产市场整体数据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6亿㎡,同比下滑24.3%;销售金额13.3万亿元,同比下滑26.7%[8] - 2022年商品房库存面积超5亿㎡健康值,其中住宅库存超2.7亿㎡,同比上扬18%[8] - 2022年百强房企门槛降至百亿,同比271亿元下滑超50%[10] - 2022年百强房企整体业绩下滑超40%,超8成房企业绩下滑,3成以上业绩同比不足50%[10] 2022年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收益约1190万元,较上年度下降约70.3%,主要因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业务收益减少约2880万元,降幅约73.2%[32] - 公司2022年毛利约30万元,去年约990万元,毛利率降至2.5%,去年为24.6%,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较去年增加约13.7%,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约1430万元,2021年亏损约290万元[3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589.8万元(2021年:2563.4万元),总资产约为3670.8万元(2021年:4411.8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039.1万元(2021年:3425.9万元)[4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定期银行存款以及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673.1万元(2021年:766.7万元),其中约323.7万元以人民币计值、152.7万元以美元计值及196.7万元以港元计值[4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款或透支(2021年:无)[4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短期借款(2021年:无),长期借款为800万元(2021年:500万元),该借款将于2026年12月31日到期[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无抵押借款额为80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9.2%(2021年:14.6%)[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资产抵押[4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80名员工(2021年:101名),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652万元(2021年:811.2万元)[5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无)[5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1年:无)[57] - 2022年12月31日,来自供股的所得款项净额总额均已动用[59] 2022年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益主要来自江苏省项目,占全年总收益约79.4%,其次是湖北省及上海市,分别占17.7%及2.8%;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88.2%,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占11.8%[34] - 2022年公司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收益约1051.3万元,占全年总收益约88.2%,较去年减少约73.2%,相关项目楼面总销售面积约21573平方米,2021年约108826平方米[37] - 2022年底公司有4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出售总建筑面积约84000平方米,2021年约936000平方米[37] - 2022年公司在柬埔寨提供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收益为0元,2021年为4.4万元[38] - 2022年公司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向3个项目提供服务,收益增加约48.2%至约141.2万元,占2022年总收益的11.8%[39] 2023年房地产市场预测 - 预计2023年房地产市场完成筑底,下半年逐步复苏[11] - 预计2023年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多地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已降至近年新低[11] - 预计2023年核心城市三、四季度达成交高峰,带动二、三线城市复苏[11] 2023年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仍在评估柬埔寨未来商业计划并寻找机会[11] - 2023年公司将紧贴国内经济及市场发展调整市场定位,利用行业资源[15] - 公司将扩大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咨询、销售代理及资产管理业务,增加项目数量[15] - 公司将加强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削减营运开支,控制现金流[15]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江陈锋58岁,1989年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企管系[17] - 执行董事张秀华57岁,1988年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财税系[18] - 执行董事韩林55岁,1989年毕业于四川联合大学成都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21] - 非执行董事林倩如50岁,1996年取得美国酒店及汽车旅馆业协会教育学院服务业管理文凭[2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崔士威71岁,1986年获中国吉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俊才54岁,1990年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23] - 高级管理王佳53岁,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26]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12] - 2023年3月31日,董事不建议就2022年度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198]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目标派息比率为集团财政年度综合净利润的10% - 30%[199]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报告披露资料涵盖公司在中国经营业务,范围涵盖报告期内收益的100%,2022年报告范围无重大变更[69] - 报告根据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之《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以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为基准[70] - 报告由董事会于2023年3月31日批准,电子版可于披露易网站查阅[73]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由不同部门核心成员组成,负责与外部顾问沟通并收集相关资料[75]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确保设立合适有效的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75]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包括研讨会、员工培训、与客户直接沟通等[76] - 公司与政府及监管机构通过年报、中期报告等公开资讯沟通[78] - 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公司网站、新闻稿等沟通[78] - 公司与员工通过培训、会议、绩效评估等方式沟通[78] - 公司界定28个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并归为4类[79][83] - 在线调查对议题重要性评分标准为1至5分[84] - 公司确定最受关注和重要的议题包括项目及服务质量、商业道德等[86] 公司合规与道德 - 员工入职须签订《企业员工保密协议》[92]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违反客户隐私法律法规的情况[92] - 公司对贪腐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93] - 《员工手册》列有反贪腐等条款[93] - 员工和董事需接受反贪腐培训并签订《企业员工廉洁保证书》[95] - 若员工违反反贪腐规定将受纪律处分[95]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贿赂等法律法规的事宜[96] 公司客户服务 - 公司要求在收到客户服务意见或投诉电邮三至五日内专人联络跟进[100] - 报告期内公司未接获产品或服务投诉,未发现产品和服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情况,未回收产品[101] 公司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为80人,男性45人,女性35人,男女员工比例为1:1.29[107] - 报告期末公司30岁以下员工14人,30岁至50岁员工58人,50岁或以上员工8人[107] - 报告期末公司全职员工80人,兼职员工0人[107] - 报告期末公司中国地区员工79人,香港地区员工1人[107]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总流失率为45%(65人),男性流失率36%(25人),女性流失率53%(40人)[107] - 报告期内公司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60%(21人),30岁至50岁员工流失率43%(43人),50岁或以上员工流失率11%(1人)[107] - 报告期内公司中国地区员工流失率45%(65人),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0%(0人)[107] - 2022年受训员工总数49人,占比61%,其中男性19人(占比42%),女性30人(占比86%);高级管理层8人(占比100%),中阶管理层3人(占比50%),一般员工38人(占比58%)[120] - 2022年员工平均培训时数总数为2.46小时/员工,男性2.56小时/员工,女性2.34小时/员工;高级管理层5.5小时/员工,中阶管理层8.17小时/员工,一般员工1.58小时/员工[120] - 2020 - 2022年因工死亡人数均为0,因工死亡比率均为0%,工伤人数均为0,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均为0[124] - 公司按当地劳工法律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及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提供抚恤金、结婚礼金及其他津贴[115] - 公司为外籍员工提供返乡假期和交通津贴,成立员工福利委员会,举办员工活动和社交聚会[115] - 公司设立全勤奖、季度奖金和年终奖,每年举行员工聚会[115] - 新入职员工试用期需参加入职培训,公司按部门和职位提供内部培训,为合格员工提供外部培训机会和学费补助[116][119] - 公司员工参加培训后需接受测验和考核,设立培训积分管理制,积分作为晋升参考标准[119] 公司供应商管理 - 公司主要供应商有3名,均位于中国,包括办公用品销售商、装修建设工程承包商及广告设计公司等[127] - 公司要求供应商遵守《供应商道德规范和商业行为准则》,涵盖工作条件、环保责任等五大范畴[129] - 公司制定供应商甄选和评估流程及准则,实施完整采购招标流程,并对现有供应商进行绩效表现评估[128] - 集团制订采购招标流程、供应商甄选流程和行为准则管理供应商,并定期评估其表现[195] 公司环保相关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减少3%的排放量,确保温室气体排放在2030年或之前符合地方政府规定,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62] - 报告期内,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合共24.89吨二氧化碳当量,按每名员工计算密度为0.31吨二氧化碳当量[137] - 报告期内,氮氧化物排放0.76千克,较2021年的0.95千克下降;硫氧化物排放0.15千克,较2021年的0.20千克下降;颗粒物排放0.07千克,较2021年的0.09千克下降[139] - 报告期内,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4.4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5.91吨);范围二排放20.0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26.27吨);范围三排放0.3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1.38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4.8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33.56吨);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名员工0.3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每名员工0.33吨二氧化碳当量)[141] - 2022年有害废弃物为0吨,与2021年持平[146] - 2022年直接能源消耗为18.271千个千瓦小时,较2021年的26.216千个千瓦小时减少30%[153][155] - 2022年车辆燃料(汽油)消耗为1982公升,较2021年的2705公升减少[153] - 2022年间接能源消耗为30.350千个千瓦小时,较2021年的33.169千个千瓦小时减少约9%[153][155] - 2022年能源消耗总量为48.621千个千瓦小时,较2021年的59.384千个千瓦小时减少18%[153][155] - 2022年能源消耗密度为0.608千个千瓦小时/员工,较2021年的0.588千个千瓦小时/员工增加3%[153][155] - 2022年纸张消耗为78.84公斤,较2021年的112.26公斤有所下降[157] - 公司业务活动无直接环境及自然资源影响,但通过制度减少间接温室气体排放[161] - 公司为房地产服务提供者,报告期无大量包装材料消耗[160]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减少3%的排放量,确保温室气体排放在2030年或之前符合地方政府规定[163] - 公司目标是于2050年前在香港地区以及2060年前在中国实现碳中和[163] - 集团设立环保政策,采取节能、节水和减少办公用纸等措施减少碳足迹[189] 公司面临的气候风险与机遇 - 短期(零至一年)面临来自极端天气事件的实体风险,有确保实施气候战略所需技术及能力等机遇[167] - 中期(五年)面临实施低碳营运政策等转型风险,有转型为低碳经济市场实现政府脱碳目标等机遇[167] - 中长期(五年以上)面临潜在新法規及政策等转型风险,有转型为低碳经济市场实现政府脱碳目标等机遇[167] - 实体气候风险会破坏公司资产完整性、中断服务,增加维修维护成本甚至暂停营运[169] - 转型风险可能增加公司营运成本及法律风险,公司会继续监察市场及政策更新并展开投资[169] 公司气候相关措施 - 公司加强资料披露,向利益相关者提供透明可信的气候相关资料[162] - 公司业务单位加强对市场特有的气候变化的风险及机遇分析[162] - 公司采取措施扩张业务并加速转型,使设施更可持续运作[166] 公司需统计指标 - 资源使用层面关注直接及/或间接能源总耗量(以千个千瓦 时计)及密度等指标[175] - 需统计按性别、雇佣类型、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总数[177] - 需统计按性别、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流失比率[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