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先锋控股(01345) - 2021 - 年度财报

财务业绩 - 公司2021年收益为人民币1434.8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332.0百万元增加7.7%[6][10] - 公司2021年毛利为人民币772.0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608.0百万元增加27.0%[6] - 公司2021年纯利为人民币140.8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51.5百万元增加173.5%[6][10] - 公司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2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0.04元增加200%[6] - 公司2021年毛利率为53.8%,纯利率为9.8%[7] - 公司2021年资产负债率为1.0%[7] - 2021年公司收益增加7.7%至人民币14.348亿元,毛利增加27.0%至人民币7.72亿元,年度纯利增加173.5%至人民币1.408亿元[24] - 公司通过综合性营销等服务的药品收益99110万元,较去年增加21.5%,占报告期内收益69.1%,毛利65660万元,较去年增加22.0%,占报告期内毛利85.1%[25][28] - 公司通过综合性营销等服务的医疗器械收益18720万元,较去年增加12.8%,占报告期内收益13.0%,毛利10020万元,较去年增加35.4%,占报告期内毛利13.0%[25][28] - 公司提供联合推广等服务销售的爱尔康产品收益25660万元,较去年减少9.1%,占报告期内收益17.9%,毛利1990万元,较去年增加140.5%,占报告期内毛利2.6%[25] - 公司销售戴芬实现收益21510万元,较去年增加12.3%[29] - 公司销售希弗全实现收益46590万元,较去年增加22.6%[30] - 普利莫收益为7460万元,较去年减少1.5%[31] - 药品业务板块其他产品收益为2.3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9.9%[32] - 医疗器械收益为1.872亿元,较去年增加12.8%,占报告期内收益13%;毛利为1.0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4%,占报告期内毛利13%[33] - 爱尔康系列眼科药品2021年收益2.56558亿元,占集团总收益17.9%;毛利1992.8万元,占集团总毛利2.6%[34] - 联合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业务分部收益为2.566亿元,较去年减少9.1%,占报告期内收益的17.9%;毛利为1990万元,较去年增加140.5%,占报告期内毛利的2.6%[35] - 2021年收益为14.348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13.32亿人民币增加7.7%[53] - 2021年销售成本为6.628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7.241亿人民币减少8.5%[54] - 2021年毛利为7.72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6.08亿人民币增加27.0%,平均毛利率从45.6%增至53.8%[56] - 2021年其他收入为1390万人民币,较2020年的1870万人民币减少25.9%[57] - 2021年分销及销售开支为5.172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4.437亿人民币增加16.6%,占收益百分比从33.3%增至36.0%[58] - 2021年行政开支为7230万人民币,较2020年的6550万人民币增加10.5%,占收益百分比从4.9%增至5.0%[59] - 2021年融资成本为90万人民币,较2020年的110万人民币减少14.7%[60] - 所得税开支从2020年的4390万元增加38.3%至2021年的6060万元,实际所得税率分别为30.1%和46.0%[62] - 年度溢利从2020年的5150万元增加173.5%至2021年的1.408亿元,纯利率从3.9%增至9.8%[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末的1.15亿元增加至2021年末的2.249亿元[65]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21亿元,2020年为742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40万元,2020年为2390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03亿元,2020年为2.53亿元[67][68][69] - 银行借贷总额从2020年末的1510万元降至2021年末的1390万元,资产负债率从1.1%降至1.0%[70] - 存货从2020年末的4.487亿元减少34.3%至2021年末的2.949亿元[7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末的3.677亿元减少16.7%至2021年末的3.063亿元,周转天数从80.3天降至74.6天[7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0年末的4.304亿元减少31.0%至2021年末的2.971亿元,周转天数从157.8天增至170.9天[76] - 2021年资本开支总计2006.3万元,2020年为7467.2万元[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511.8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20.4百万元[114] - 2021年向最大供应商购买产品占总购买产品的31.73%,2020年为31.3%;向前五大供应商购买产品占总购买产品的88.8%,2020年为75.2%[109] - 2021年向最大客户销售占集团收益的3.64%,2020年为3.5%;向前五大客户销售占集团总收益的11.15%,2020年为8.9%[109] 业务发展 - 公司预计2022年将齿科及其他产品进行商业化投产[10] - 2020年8月27日,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2750万元向关联企业湖南天童环保有限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持有其55%股权并取得实际经营和管理权[12] - 公司于2019年10月14日获得注射用尿促卵泡激素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权,该产品于2020年1月14日获再注册批准[13] - 公司与爱尔康合作关系转变带来的负面影响逐年减弱,资源集中于自主推广产品有助于产品升级和提升盈利质量[14] - 公司自主推广的产品如戴芬、希弗全、眼科、齿科器械及耗材等取得较快发展[11] - 天童环保的化学镀镍废液综合回收及ECD电催化钢带无酸清理成套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分别于2021年6月10日及2022年2月27日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准[12] - 公司将围绕细分产品开发引进、挖掘营销能力、合作共赢扩大市场覆盖以及建设生产基地等拓展业务[14] - 公司受益于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支持政策,扩大产品筛选范畴,药品和器械凭疗效和品质提升医保资金利用效率[24] - 公司强化产品学术推广,代理新细分专科领域产品,通过重庆荣昌生产基地拓展至医疗器械生产领域[24] - 公司新成立广阔市场事业部,预计未来戴芬对基层医疗机构覆盖大幅增多,销量持续增长[29] - 戴芬新开发的14粒规格有望取代10粒规格成市场销售新增长点[29] - 希弗全作为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的进口低分子肝素产品,进入若干新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30] - 希弗全适用范围从传统外科领域拓展至肿瘤科、妇产科等领域[30] - 公司与爱尔康续订新协议,获得其八产品(十规格)在中国独家新进口、仓储、分销和销售权,协议期三年[35] - 公司坚持从海外寻求潜力产品,实施发展及优化产品组合战略[37] - 中国药品及医疗器械审批政策改革有助于加快境外优质产品上市进程,公司积极与海外公司联络引进产品[37] - 公司自去年调整优化商业模式,报告期继续梳理分销网络结构,提升运营效率,防范业务风险[38] - 公司采用内部团队及第三方推广商的营销推广模式,内部团队负责策略等,第三方负责日常营销推广[38] - 戴芬新增覆盖医院和医疗机构2787家,希弗全新增覆盖医院704家[39] - 2019年公司取得重庆荣昌区38972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格为558.1万人民币,荣昌生产基地规划建筑面积超四万平方米[49] - 2022年公司向湖南天童环保增资金2750万人民币,持有其55%股权[50] - 公司将围绕产品开发引进、营销推广、扩大市场覆盖、并购充实产业链应对医药行业变化,同时探索环保产业等有增长潜力的市场[52] 投资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未向任何被投资公司进行达到或超过集团总资产价值5%的投资[4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持有5188421股NovaBay普通股股份,约占其10.86%股权,确认减值亏损329万元[4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持有61747113股Paragon普通股股份,约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7.45%,确认公允价值的亏损计入其他全面收益[43] - 2018年6月,公司通过子公司出资1350万元成立先锋汇美,占75%股权[44] - 2020年1月,公司通过子公司向DMAX公司投资300万美元,持有其25%已发行股本[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上海誉瀚投资5030万元,持有10%的股本权益,录得未变现收益1300万元,收取权益分配250万元[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嘉兴誉瀚投资1000万元,持有6.62%的股本权益[4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064港元[10] - 2020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0.075港元,2021年度中期股息为每股0.056港元,董事会建议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64港元,总金额8048.4万港元,预期派息日为2022年6月10日[83] - 董事会建议以每股0.064港元,总金额80484288港元派发现金股息,2020年总金额为94512000港元[103] 人员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250名雇员,2021年度雇员成本为人民币6650万元,2020年度为人民币5270万元[85] - 集团雇员薪酬政策参考当地市场薪酬、行业整体薪酬标准等因素,每年进行一次表现评核[85] - 集团为雇员提供持续学习及培训计划,报告期内招聘无重大困难,无严重人员流失和重大劳资纠纷[85] - 集团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表彰雇员贡献,挽留和吸引人才[85] - 执行董事长李新洲于医药服务行业拥有逾二十八年经验,带领集团获多项奖项[86] - 行政总裁罗春忆于企业管理及银行业拥有丰富经验,曾在平安银行任职二十三年[87] - 执行董事肖国光为环保科研专家,拥有化学学士、高分子化学硕士及矿物加工工程博士学位[88] - 非执行董事胡明非在法律及医疗器械方面经验丰富,拥有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90] - 赖展枢74岁,2021年12月加入集团,医药行业超45年经验[92] - 黄志雄59岁,2013年10月加入公司,审计、会计及金融咨询服务有经验[93] - 杨悦文34岁,2022年1月任首席运营官,曾负责CV领域市场推广[94] - 余悦40岁,2013年10月加入集团,负责政府事务及政府关系管理[94] - 汪韬51岁,2018年8月回归任业务发展部总监,医药行业超25年经验[95] - 杨秀颜59岁,2020年10月任瑞德事业部总经理,医药行业超30年经验[96] - 王荣荣43岁,2016年1月任爱尔康事业部总经理,医药行业超20年经验[97] - 黄文斐52岁,2014年9月任眼科事业部总经理,医药行业近25年经验[98] - 薛毅47岁,2016年12月任财务总监,会计及审计逾22年经验[9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50名全职雇员[132] - 执行董事李新洲服务协议自2021年10月16日起为期一年;罗春憶于2022年1月22日订立服务协议,年期一年;肖国光于2020年12月16日订立服务合同,年期三年[12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志雄委聘函自2021年10月16日起为期一年;张虹于2022年1月1日订立委任书,年期一年;赖展枢于2021年12月31日订立委任书,年期三年;非执行董事胡明非于2020年12月16日订立委任书,年期三年[127] - 吴米佳自2021年12月3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王永利自2021年12月3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赖展枢自2021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3][134] - 胡明非自2021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34] - 李新洲、张虹和肖国光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且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赖展枢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且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为董事[12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招聘方面无重大困难,无严重人员流失或重大劳资纠纷[12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7名高级管理层成员中,6人薪酬在400千元以下,1人在400 - 1000千元[194] 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李新洲配偶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