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设计都会(01545) - 2022 - 年度财报
01545设计都会(01545)2023-04-26 20:2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总收入为96.5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增加7.3百万新加坡元[6]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纯利为5.2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12.8%[6] - 公司2022年股东应占纯利为4.5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实际增加42.1%(扣除COVID-19相关政府救济)[6] - 公司2022年每股有形资产净值为15.38港仙,维持稳健[11]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8港仙[12] - 公司2022年总收益为96.5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增长8.2%[85] - 公司2022年毛利为28.9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增长6.6%[85] - 公司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为4.5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6.3%[85] - 公司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9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48.6%[85] - 公司2022年美国家具销售收益为63.8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增长13.1%[87] - 公司2022年新加坡家具销售收益为25.8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增长14.7%[89] - 公司2022年特别项目收益为5.5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增长10%[90] - 公司2022年室内设计及装修服务收入为6.9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32.4%[91] - 公司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38港仙,较2021年减少62%[85] - 公司2022年收益为96.5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8.2%,主要得益于美国和新加坡家具销售分部的收入增长[95]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从30.4%下降至29.9%,主要由于毛利率较低的美国家具销售分部收益占比增加[96] - 公司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2.5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1.8%,主要由于仓库租金、销售佣金及使用权资产摊销增加[97] - 公司2022年行政开支为9.6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3%,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部分被汇兑差额增加所抵消[98] - 公司2022年融资成本为0.9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6.0%,主要由于新长期租约导致租赁负债利息增加[99]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0.6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70.2%,主要由于COVID-19相关政府救济减少[100] - 公司2022年溢利为5.2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12.8%,主要由于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以及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102] - 公司2022年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9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40.7百万新加坡元大幅减少[103] - 公司2022年流动比率为3.1,较2021年的2.7有所提升,显示流动性状况改善[104] - 公司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为0.1%,与2021年持平,显示财务结构稳定[105] - 公司2022年员工成本为9.3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10.0百万新加坡元有所下降[115] - 公司2022年未动用的银行融资总额为5.4百万新加坡元,其中2.5百万新加坡元用于对同系附属公司Buylateral Group Pte. Ltd.的物业及资产设定押记[118] - 公司2022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8港仙,较2021年的1.00港仙有所减少[121] - 公司2022年每股普通股末期股息为0.38港仙,较2021年的1.00港仙有所下降[163] - 公司2022年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105.2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166] - 公司2022年重新分配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其中62.1%用于采购存货,8.4%用于加大销售及营销力度,3.5%用于储存新产品[168] - 公司2022年未进一步投资于投资物业[165] - 公司2022年业务受到COVID-19疫情的不利影响,董事会重新规划扩张计划及现金资源分配[167] - 公司在新加坡以品牌「OM」及「Lifestorey」开设两个新销售点,支付租赁开支、经常性开支及资本支出,占所得款项净额的10.3%,约10,839千港元[169] - 公司为新开设的销售点采购存货,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9%,约3,052千港元[169] - 公司为提高品牌知名度进行品牌打造活动,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5%,约2,631千港元[169] - 公司扩建新加坡仓库,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0%,约2,105千港元[169] - 公司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占所得款项净额的8.3%,约8,734千港元[169] - 公司年内以约0.2百万新加坡元的成本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170] - 公司年内作出慈善捐款合共2,000新加坡元[176] 董事会及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2] - 公司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大多数董事亲自出席或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参与[23] - 2023年3月公司召开了一次董事会会议,审查年度业绩并建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4]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均由阮友仁先生担任[25] - 公司董事会已成立三个委员会,即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履行职责[40] - 审核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文正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41] - 公司所有董事均已签订服务合约或委任函,任期三年,并须根据公司章程细则轮值退任及重选[30] - 公司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控公司,制定战略并监督其实施情况,确保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与风险管理系统[33]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提供法律诉讼保险,投保范围每年检讨一次[36] - 公司鼓励全体董事参与相关培训课程,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38] - 审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了两次会议,审阅中期及年度财务业绩及报告,以及财务报告的重大事项、财务及会计政策及常规、运营及合规管制、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43] - 审核委员会已与外聘核数师举行了会议,执行董事均未出席,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就续聘外聘核数师并无意见分歧[44] - 薪酬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两次会议,检讨及就执行董事的薪酬政策及薪酬待遇向董事会提出建议,以及检讨及采纳执行董事的绩效奖励计划[47]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举行了两次会议,审议了董事会的结构、规模及组成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审议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当选的退任董事的资格及审查董事及高级职员的保险[51] - 提名委员会将审查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以确保其有效性,并讨论任何可能或需作出的修订,向董事会提出任何该等修订建议[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向董事会提供公正的判决及建设性的相对建议,以提升董事会的效率及决策,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于委任时评估,并每年审阅[58]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载列提名委员会就公司董事委任及董事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出建议的关键甄选准则及原则[59] - 公司董事会确认其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责任,并定期审查其有效性[65] - 公司已制定并实施风险管理政策,涵盖经营风险、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66] - 公司定期进行内部监控评估,每年进行一次自我评估以确认各部门遵守管制政策[67] - 管理层与各部门主管协作评估风险可能性,并向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报告结果[68] - 公司已聘请外聘专业事务所进行内部审核,核查会计惯例和重要监控事项[69] - 董事会认为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适切,涵盖财务、运营和上市合规监控[70] - 公司已制定披露政策,确保严格禁止未经授权访问和使用内部信息[71] - 公司外聘核数师在2022年度的核数服务和非核数服务薪酬分别为226,000新加坡元和12,000新加坡元[74] - 公司股东权利保障措施包括在股东大会上提呈独立决议案,并以投票方式表决[77] 员工及管理层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126名全职员(包括高级管理层),其中男性55人及女性71人,三名高级管理层成员均女性[57]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中,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两名女性成员,占董事会成员25%,目标是实现性别均等[54] - 公司2022年有126名全职雇员,较2021年的132名有所减少,其中91名位于新加坡、16名位于美国及19名位于马来西亚[115] - 王秋華女士自2018年4月13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负责财务报告、会计、税务、银行及行政事宜[130] - 王秋華女士拥有超过20年的会计及财务经验,自2004年7月8日加入公司担任财务经理[130] - 高泉泰先生自2018年4月13日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企业发展和策略规划,拥有超过25年的物业及酒店业经验[133][134] - 高泉泰先生于1999年4月获得特许财经分析师资格,并拥有英国剑桥大学文学士及文学硕士学位[136] - 林瑞慶先生自2018年4月13日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企业发展和策略规划,拥有超过20年的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38][139] - 林瑞慶先生于1992年8月获得澳洲科廷科技大学商业学士学位,主修会计学,并于1998年10月获得澳洲执业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资格[142] - 林文正先生自2019年3月28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计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3] - 吴志光先生自2019年3月28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独立监察公司管理,拥有超过25年的财政及基金管理经验[146] - Wee Kang Keng先生自2019年3月28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独立监察公司管理,拥有丰富的并购、评估及财务咨询经验[148][149]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股情况:阮友仁先生和Wee Ai Quey女士各自通过Nobel Desig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45%的股份,高泉泰先生直接持有15%的股份并通过圣劳斯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持有15%的股份[194][195] -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Nobel Desig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45%的股份,圣劳斯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持有15%的股份,联发集团私人有限公司和联庆企业私人有限公司各自持有15%的股份[19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00,000,000股[196][200]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及高库存压力,计划通过折扣促销减少库存[10] - 公司2022年未订立任何对冲外汇风险的协议,且不保证未来能按商业上切实可行的条款订立此类协议[114] - 公司2022年信贷风险主要源于应收美国客户的贸易款项,已设立信贷期及程序以改善信贷政策[112] - 公司2022年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控政策和定期沟通供应商,以应对产品交付延误或供应瑕疵产品的风险[111] 业务发展 - 公司美国家具销售分部收益为63.8百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增加13.1%,占集团收益66.1%[7] - 公司在新加坡寻找新展厅机会以发展家具业务[10] - 公司2022年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资产、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120] - 公司2022年未计划进行其他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计划[119] - 公司最大客户占集团收益约25.3%,五大客户合共占约65.8%[178] - 公司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总额占集团采购总额约30.1%,最大供应商占约12.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