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06.00亿元,净利润9.11亿元[6][10] - 2022年设计、勘察及咨询业务收入44.26亿元,占比41.76%;工程承包业务收入61.73亿元,占比58.24%[7] - 2022年公司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41亿元,增幅3.3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39.44亿元,总负债169.47亿元[8] - 2022年公司毛利18.40亿元,除税前利润10.28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9.72亿元[8]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06.00亿元,较上年增加3.41亿元,增幅3.32%;实现净利润9.11亿元,较上年增加0.08亿元,增幅0.89%[14] - 2022年设计、勘察及咨询业务板块收入44.26亿元,较2021年增加0.27亿元,增幅0.61%[19] - 2022年工程承包业务板块收入61.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4亿元,增幅5.36%[19] - 2022年销售成本87.59亿元,较上年增加3.74亿元,增幅4.46%[20] - 2022年实现毛利18.41亿元,较上年减少0.33亿元,降幅1.76%,综合毛利率17.37% [21]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8.3606亿元,较上年增加3.3624亿元,增幅67.27% [22] - 2022年年度内利润为9.11亿元,较上年增加0.08亿元,增幅0.89% [2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1.4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23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8.53亿元 [31] - 截至2022年底,被抵押的应收款项及无形资产净额为65.22亿元(2021年为70.24亿元) [32] - 2022年底资产负债比率为70.78% [35] - 2022年底流动净资产为20.22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4亿元 [35] - 2022年底借款总额为69.03758亿元(2021年为71.97001亿元) [37] - 2022年底借款以人民币计值,利息介乎1.81%至5.11% [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內、第二年、第三年至第五年、五年以上的金额分别为1428700千元、412593千元、2604240千元、2458225千元,合计6903758千元,2021年合计为7197001千元[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中标金额88亿元,其中设计、勘察及咨询业务板块中标53.24亿元,工程总承包板块中标34.76亿元,报告期末在手合同额282.14亿元[47]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06.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1亿元,增幅3.32%[94] - 2022年设计、勘察及咨询板块业务收入44.26亿元,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61.74亿元[9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配儲備金總額約為人民幣3,086,660千元[139] - 報告期內設計、勘察及諮詢業務前五名主要客戶銷售額佔銷售總額9.7%,最大客戶佔4.1%[140] - 工程承包業務前五名主要客戶銷售額佔銷售總額50.7%,最大客戶佔19.0%[140] - 報告期內前五名主要供貨商採購金額佔採購總額不超過30%[140] 未来发展规划 - 2023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原则,推进融合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10] - 2023年是公司升级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的关键之年[12] - 2023年公司坚持做大设计咨询、做强工程总承包、积极拓展新业务,推动企业向资源配置平台转变[41] - 设计咨询业务要稳固轨道交通设计核心主业,拓展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市场,深耕民建市政设计北京市场并拓展京外市场[42] - 工程建设要推动全国化战略,带动新并入施工业务拓展全国市场,提升项目履约和盈利能力[43] - 科技产业化业务要推进顺义产业园创新基地建成投用,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产品孵化和对接市场[45] - 管理手段升级要开展“三降一减一提升”行动,深化区域改革、考核体系建设,优化ERP系统等[46] - 2023年基建投资仍是提振经济重要举措,基建投资市场化进程将推进[59] 业务成果与荣誉 - 2022年公司取得9项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线路,中标数量位居行业榜首[11]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承担总体设计的地铁线路达到197条[11] - 2022年公司获得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科研项目,获批中国科协科技创新基地[11] - 2022年住宅院、住总集团轨道施工业务相继并入,轨道交通设计区域化改革落地实施[11] - 2022年公司成功入选北京市首批科技服务品牌机构[11] - 2022年公司承接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发展建设后评估项目和首个绿色城轨咨询项目[17] - 2022年国内完成37条轨道交通新建线路设计总体总包项目招标,公司以中标9条线总体设计排名第一[51] - 近3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设计总体总包招标城市集中区域,2021年占比66%,2022年占比75%[51] - 2022年公司获批科技部“十四五”重大课题,承担的“十三五”课题通过绩效评价[52] - 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已有1名博士后出站,2名博士后在站研究[54] - 株洲智轨全客运量突破1000万人次[95] - 获批中国科协科技创新基地,联合清华大学成立“城市防灾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95] - 获得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任务43项[95] - 获鲁班奖1项、科研奖50项、省部级勘察设计奖44项、省部级优质工程6项、詹天佑奖2项[95] - 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180件[95] - 完成主参编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24项[95] - 成功发行两期超短融,获得资金10亿元[95]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7524亿元,同比增长9.2%[55] - 截至2021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超16.4万家,从业人员近400万人[55] - 截至2022年10月末,PPP管理库累计入库项目10332个、投资额16.6万亿元,落地率81.77%,开工率64.5%[56] - 2022年1 - 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3%[61] - “十三五”期间中国累计新增地下空间建筑面积达13.3亿平方米,新增地下空间人均建筑面积为1.47平方米[64] 公司项目承担情况 - 公司承担航天涿州工业园区二期一批建设项目(设计),为同类项目投标奠定业绩支撑[60] - 公司承担大葆台西汉墓遗址保护及博物馆改建项目,提高和宣传了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60] - 公司承担北京地铁及车辆段改造升级业务,在TOD领域、城市更新做精做大做强[60] - 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北京市场为核心,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区域市场动态[62] - 公司水环境治理板块综合竞争力强,用户覆盖率稳步上升[64]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4946名雇员,总部员工约占56%,下属公司员工约占44%,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雇员总数比重7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雇员总数比重92%[48] - 公司重难重点专业优秀应届生引进同比增长10%,选拔出146名中青年后备技术人才,组织近1500项培训活动[48] 公司风险与应对 - 集团涉及汇兑风险的资产、负债及交易主要与美元和港币有关,董事认为汇兑风险不大,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0] - 公司面临宏观政策、汇率、市场竞争等风险,采取关注政策、建立防范机制、扩大研发投入等应对措施[98][99][100] 公司合规与管理 - 2022年公司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环境污染和职业健康事故[104]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法律法规违反情况和处罚事件,未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修订5项安全管理制度[105] - 公司为员工提供良好环境和晋升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与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合作良好[106] 利润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898元(扣除适用税项前),需待2023年5月25日股东大会批准,预期8月25日前支付[107] - 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股利分配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实施,遇特定情况可调整政策[110] - 公司将代扣代缴境外非居民企业10%的企业所得税后向其派发红股股息[111] - 境外居民个人股东一般按1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实际税率依税收协议而定[112] 公司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王汉军持有48,000股H股,就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持有1,000,000股内资股[66] - 李国庆持有48,000股H股及1,000,000股内资股[6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城建集团持有571,031,118股内资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约59.44%,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2.34%[1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7,850,942股内资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约9.14%,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51%[1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京国发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持有46,000,000股内资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约4.79%,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41%[1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天津君睿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46,000,000股内资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约4.79%,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3.41%[1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城通企业管理中心(普通合伙)持有76,000,000股内资股,占内资股股本总额约7.91%,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5.64%[130] - 2020年8月4日京投公司与轨道公司合并重组后,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199,998,41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4.83%[13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中內資股960,733,000股佔71.24%,外資股(H股)387,937,000股佔28.76%[135] - Amundi Ireland Ltd持有81,494,000股H股好倉,佔已發行H股股本總額21.01%,佔已發行股本總額6.04%[133] -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王汉军和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国庆分别持有48,000股H股,占已发行H股股本总额约0.01%,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004%[120] - 2017年12月29日王汉军和李国庆各自就核心员工持股计划认购1,000,000股内资股[121] 公司关联交易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与城建集团相关的持续关联交易中,向其提供服务收入实际金额3.1亿元,年度上限5.27亿元;其向公司提供服务支出实际金额0.88亿元,年度上限21.42亿元[1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与京投相关的持续关联交易中,向其提供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服务收入实际金额0.27亿元,年度上限0.35亿元;提供工程承包服务收入实际金额4.38亿元,年度上限18.7亿元;其向公司提供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服务支出实际金额19.42亿元,年度上限23.65亿元;提供工程承包服务支出实际金额0.046亿元,年度上限0.094亿元;公司向其承租房屋土地支出实际金额0.028亿元,年度上限0.682亿元[150] - 公司与城建集团于2019年12月30日续订综合服务框架协议,为期三年,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151] - 城建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等提供的综合服务包括工程施工、培训等服务,以及轨道交通相关产品的研发等服务[151] - 公司向城建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等提供的综合服务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等服务,以及工程项目分包等服务[151] - 公司从事轨道交通相关业务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部分业务以分包等形式委托城建集团下属的城建智控实施[151] - 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类服务利润范围约为承包金额的28%至32%,工程承包类服务利润范围约为承包金额的8%至15%[1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向城建集团等提供服务2022年年度收入上限为5.27亿元,实际收入为3.1亿元[1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城建集团等向公司提供服务2022年度支出上限为21.42亿元,实际支出为0.88亿元[157] - 城建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合计42.34%的权益,为公司控股股东[157] - 公司与城建集团续订的综合服务框架协议构成持续关连交易[157] - 由城建集团等向公司提供综合服务价格参照政府指导价统筹市场因素确定,不逊于独立第三方条件及价格[153] - 公司向城建集团等提供综合服务价格执行投标程序决定的价格或协议价,不优于向独立第三方提供的条件及价格[156] - 分包安排价格为城建集团按无盈利原则分包给公司部分的中标合同价格[157] - 专业服务价格为城建集团中标合同价扣除分包给第三方及分包安排价后的剩余价格(按无盈利原则)[157] - 公司确定价格会从项目规模等因素对照参考市场公开渠道搜集的独立第三方中标价[154][156
城建设计(01599)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