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收益为376,564千港元,2020年为435,797千港元[9] - 公司2021年毛损为140,109千港元,2020年为25,625千港元[9] - 公司2021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75,696千港元,2020年为48,509千港元[9] - 公司2021年年内亏损为187,463千港元,2020年为47,838千港元[9] - 公司收益从2020年约435.8百万港元下降约59.2百万港元,降幅13.6%至2021年约376.6百万港元[12] - 公司毛损从2020年25.6百万港元大幅上升至2021年140.1百万港元,毛损率从5.9%升至37.2%[12] - 公司2021年收益约3766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43580万港元减少约13.6%[18][20] - 2021年公司其他收入自2020年的约680万港元减少至约70万港元[25] - 2021年公司录得其他亏损净额约240万港元,2020年录得收益净额约60万港元[26] - 2021年公司行政开支较2020年的约3000万港元增加约200万港元至3200万港元[27] - 2021年财务成本净额从2020年的0.2百万港元增至1.9百万港元[28] - 2021年所得税开支约11.8百万港元,2020年为所得税抵免0.7百万港元[29] - 2021年亏损净额约187.5百万港元,2020年约47.8百万港元[30] -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货币资产分别为96.1百万港元和107.3百万港元[31] -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分别约为49.3百万港元和5.3百万港元,2021年借款年利率为5.50% - 6.50%,2020年为6.13%[33] -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未动用信贷融资额度分别为28.2百万港元和16.0百万港元[34] - 2021年资产负债率大幅增至约34.9%,2020年为2.0%,债务总额从2020年约6.5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53.8百万港元[34] - 2021年12月31日,已抵押存款约6540万港元,2020年为6220万港元[4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永久吊船业务收益及毛利在2021年分别录得63.7%及37.5%的上升[12] - 2021年外牆工程業務收益由2020年的约33620万港元下降至约21350万港元[20] - 2021年永久吊船業務收益为16307.9万港元,2020年为9959.4万港元,同比增长63.7%[18][21] - 2021年永久吊船業務毛利率约为24.6%,2020年约为29.3%[22] - 2021年外牆工程業務录得毛损约18020万港元,2020年约为5480万港元[22]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采用保守投标策略应对外墙工程业务竞争,壮大永久吊船业务[13] - 公司预期来年积极发展绿色新能源业务,包括绿色建筑材料、新能源及储能系统、碳排放交易等[13] - 公司可能不时需要额外集资支持营运资金开支以实现业务增长[13] 公司董事及管理层信息 - 关锦添持有公司31.25%已发行股份[49] - 关锦添67岁,2019年2月19日获委任为董事,2020年3月14日调任执行董事,2021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49] - 叶永圣46岁,2021年9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0] - 高书方52岁,2021年11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52] - 梁五妹60岁,2019年3月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3月14日调任执行董事[53] - 关锦添、叶永圣、高书方、梁五妹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为期三年,后续延续,终止需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49][51][53][54] - 关锦添、叶永圣、高书方、梁五妹不收取董事袍金,但可获合理实付开支补偿[49][51][53][54] - 刘智鹏教授61岁,2019年10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董事袍金144,000港元[56][57] - 钱伟强先生72岁,2021年8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董事袍金144,000港元[57][59] - 巫丽兰教授63岁,2021年1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每月董事袍金25,000港元[60][61] - 麦剑雄先生61岁,为公司首席执行官,2021年11月10日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62] - 潘培杰先生47岁,为集团项目总监及益美吊船董事,在吊船业务有逾22年经验[62] - 麦先生于1983年11月获香港理工学院结构工程学高级文凭[62] - 潘先生于1997年6月获香港科技学院制造工程高级文凭[62] - 2021年11月10日,麦剑雄先生辞任公司首席执行官;12月30日,董事会主席关锦添先生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69] - 于沾逊先生2018年10月加入集团任助理财务总监,2020年5月晋升为财务总监,2022年2月14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65] - 林子聪先生2021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在香港从事法律工作超20年[65] - 潘先生2001年1月加入集团,2019年5月晋升为集团项目总监[63] - 刘秉诚先生1989年首次加入集团,2021年晋升为总经理及项目总监[63] - 黄立新先生1989年12月首次加入集团,2018年5月晋升为集团总经理[64] - 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2021年8月,公司以书面决议案形式委任联席公司秘书[70] - 林子聪自2021年8月17日起任联席公司秘书,龙瑞麒同日成为联席公司秘书,2022年2月14日辞任,于沾逊同日接任[115]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本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在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角色区分、公司秘书委任方式上有偏离[68][69][70] - 公司已建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董事委员会并委派职责[72]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服务合约期限为三年,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初始期限为三年,可按需重选[84]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公司三分之一的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数)应轮席退任,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退任一次[84] - 公司董事会会议至少每年举行四次,大约每季一次[87] - 召开股东周年大会须发出不少于二十一日的书面通知,召开任何股东特别大会须发出不少于十四日的书面通知[87] - 议程及随附董事会文件须于会前至少三日寄发予董事或董事委员会成员[87] - 2021年11月10日前麦剑雄任公司首席执行官,11月10日生效辞任,11月10日至12月30日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职责,12月30日关锦添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89] - 公司认为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有助于提高业绩,甄选候选人会考虑多方面因素[77] - 提名委员会将讨论并推荐实现董事会多元化的可测量目标供董事会采纳[78] - 所有新获委任董事将获必要入职培训及资料,公司定期组织研讨会提供法规资讯[79][80] - 公司集团薪酬政策基于雇员个人优势等,由薪酬委员会定期检讨,董事薪酬由其建议、董事会参考多因素决定[86] - 2021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及独立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93] - 2021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94] - 高级管理层成员薪酬在500,001 - 1,000,000港元有1人,2,000,001 - 2,500,000港元有2人,2,500,001 - 3,000,000港元有1人,4,000,001 - 4,500,000港元有1人[96] - 2021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9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关锦添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0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麦剑雄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0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叶永圣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00]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已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6] - 公司已设立风险管理政策解决潜在风险,本年度进行风险管理检讨及评估并委聘独立顾问评估内部控制系统[107] - 本年度董事会委聘专业顾问公司履行内部审核职能及评估公司风险,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充足有效,预期每年审阅[108] - 公司实施多项程序处理内幕消息,防止不当处理及未经授权使用[109]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股东、投资者及公众沟通,设有网站刊登相关资料[110][111]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投票权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2][113] - 公司会在股东大会上就重大单独议题提呈独立决议案,所有决议案以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将公布[112] - 公司的章程文件已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自上市日期起无变动[114] - 公司秘书或联席公司秘书向首席执行官汇报并向董事会负责,确保合规及董事会活动有效进行[115] - 龙先生、林先生及于先生本年度参与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5] 公司运营风险 - 集团运营面临依赖建筑项目招标、客户集中、依赖分包商等风险[45]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情况 - 2021年公司开始发展与绿色建筑材料、新能源等相关的全新业务分部[116] - 2021年公司进行全面持份者问卷调查,确定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120] - 报告涵盖公司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环境、社会及管治发展绩效及举措[122] - 报告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23] - 董事会监督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情况并审批相关策略、目标及方针[125] - 公司采用由上而下方针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策略[125] - 公司积极管理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促进日常运营可持续发展[127] - 公司通过不同沟通渠道了解持份者需求及期望[127] - 公司在2021年识别出7个高重要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包括项目品质监控、雇员权益与关怀等[142][143] - 公司建立监管合规及许可证管理系统,确保业务运营符合《建造业工人注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149] - 公司拥有符合ISO 9001:2015质量标准的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监控工作流程[150] -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ISO 9001:2015认证,并通过年度会议进行管理层评审[151] - 公司通过网上问卷调查邀请各持份者对12个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的重要性进行评分[138] - 公司在决定重要性事宜时考虑全球建筑市场趋势、香港建筑业等因素[139] - 公司针对不同持份者有不同沟通与回应方式,如对香港交易所进行会议、培训等[133] - 公司通过定时审计、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定期合规检查,并保存书面记录[149] - 公司为满足客户需求,合资格设计工程师确保设计及安装工程可行性并提交屋宇署批准[150] - 公司欢迎对整体可持续发展常规及报告提出意见,可发送至指定邮箱[146] - 公司制定内部质量手册,质量政策每两年定期检讨[157] - 公司在报告年度未发现重大违反产品责任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157] - 公司制定《投诉处理程序》,报告年度销售服务未发现重大违法,无经证实投诉[160][163] - 公司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及资料处理流程,聘请第三方有保密安排[165][167] 公司员工相关情况 - 截至报告年度末,公司共有128名来自香港的全职员工[169] - 按性别划分,男性员工98人,女性员工30人[170] - 按年龄组划分,29岁或以下员工19人,30至50岁员工90人,51岁或以上员工19人[170] - 按等级划分,前线员工100人,中级管理层员工11人,高级管理层员工17人[172] - 公司报告年度未发现严重违反童工或强迫劳动条例的行为[174] - 公司为员工制定平等机会及多元化政策,工资不低于政府规定最低工资[175] - 集团总体雇员流失率为61.7%,男性流失率70.4%,女性流失率33.3%[178] - 29岁及以下雇员流失率为131.5%,30至50岁为48.9%,51岁或以上为52.6%,香港地区流失率为61.7%[178] - 男性雇员受培训资料为1.01,女性为0.13[182] - 前线雇员受培训资料为1.02,高级管理层为0.59[182] - 公司为雇员提供每周五天半工作制度,加班补偿及薪金符合地方法律法规[177] - 公司引入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案,采纳购股计划奖励合格雇员[177] - 公司为新员工及分包商雇员提供专业培训,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