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和数智(03680) - 2022 - 年度财报
03680瑞和数智(03680)2023-04-24 08:10

营业收入与毛利 - 报告期间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77,126,000元,较2021年减少约5.1%或约人民币20,246,000元[7] - 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收入减少约16.0%或约人民币14,869,000元[7] - 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入减少约32.5%或约人民币15,225,000元[7] - 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较2021年增长约3.8%或约人民币9,848,000元[7] - 报告期间毛利约为人民币89,339,000元,较2021年减少约30.9%[8] - 报告期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77,126,000元,同比下降5.1%[116] - 报告期间毛利为人民币89,339,000元,同比下降30.9%[110] - 报告期间毛利率为23.7%,同比下降8.8%[117] - 2022年公司整体营收约为3.77亿元,其中核心数据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约2.68亿元,同比增长3.8%,占整体营收比例从64.9%提升至71.0%[139] - 报告期间毛利率约为23.7%,较2021年下降约8.8%,主要由于新战略客户订单毛利较低、综合服务收入减少及疫情影响项目交付周期延长[178] 成本与亏损 - 因新冠肺炎疫情及中国大陆严格的封控措施,导致营运成本增加约人民币19,611,000元[12] - 因业务策略调整导致物业及设备、无形资产、使用权资产减值约人民币24,000,000元[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为人民币128,192,000元,较2021年亏损增加[13] - 报告期间净亏损为人民币124,022,000元,较2021年扩大[111] - 公司因疫情封控措施导致运营成本增加约人民币19,611,000元[118] - 公司因业务策略调整导致资产减值约人民币24,000,000元[112] - 公司因办公场地优化导致其他收益减少约人民币4,666,000元[124]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30.9分[125]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将继续推进信创生态开放共建,与生态伙伴在能力、技术、模式上进行共创共建[2] - 公司将联合运营创新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设立专门的智慧运营事业部[4] - 公司一般不会与客户签订使其收入面临不确定性和潜在波动风险的长期合约[49] - 公司联营公司为索信达控股有限公司[51] - 公司于2022年4月19日签订投资协议,金融街资本同意对索信达(北京)进行投资,包括提供可转换贷款及将贷款转换为资本或认购额外资本[81] - 公司目前并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85] - 公司在2021年银行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达32.28%,位居第一[122] - 公司在2021年客户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与第一名仅相差约一个百分点[128] - 公司核心数据业务收入从2019年的1.6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6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5.9%[133] - 公司与头部银行的续约率达到100%,8家客户收入超过千万级别[133] - 2022年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措施,行政开支缩减约210.6万元,销售费用同比减少31.2%或约1127万元[141] - 公司与阿里云联合推出“阿里云-索信达智能金融平台”,包含智能营销平台和大数据平台[143] - 金融街资本为索信达(北京)提供1亿元可转换贷款,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收购优质金融大数据科技公司[143] - 公司2022年获得赛迪顾问颁发的“2022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TOP 50”称号[145] - 公司2022年通过定向增发股份方式募集6082.6万港元,用于运营发展[148] - 公司目前与超过80%的头部银行和众多金融机构达成合作,积累了数百个案例[150] - 公司2022年高管主动降薪,优化人员结构,缩减人力成本[140] - 索信达在2021年中国银行业「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超过后面三家厂商总和,并在「客户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二,与第一名相差约一个百分点[157] - 公司与某股份制银行达成联合数据建模和联合运营合作模式,帮助该银行实现信贷业务规模增长[159] - 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了100%的续约率,8家客户合作收入超过人民币千万级别,5家股份制银行合作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160]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0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36件,并被评為2022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62] - 公司推出「灵矩全景式监管合规平台」,已在辽沈银行、长城华西银行等机构落地应用[163] - 公司通过华为云服务伙伴认证,数据平台专业服务作为联营商品入驻华为云商店,并完成基于鲲鹏架构的兼容性适配认证[165] - 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定向增发筹集约6,082.6万港元[168] - 公司在智能营销领域拥有十余种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技术人才占比88.1%,其中数据类人才占比72.7%[192] - 公司与15家头部银行机构中的15家开展了业务,这些银行在2021年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达到约人民币1,704.5亿元,占中国银行业IT投资的73.5%[190] - 公司与阿里云合作推出了智能营销联合解决方案,并成为阿里云“金融先锋联盟”成员,多个产品获得阿里云产品生态集成认证[196] - 公司通过股份奖励计划向46名关键人才授出不超过778,579股受限制股份,并向37名管理层和关键技术人员以及2名投资人定向增发58,206,598股[192] - 公司与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签订投资协议,获得人民币1亿元投资,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收购优质金融大数据科技公司[198] - 公司在银行智能营销市场树立了领导者地位,与一家股份制银行和两家城商行的精准营销联合运营项目已开展[189] - 公司通过阿里云数据库技术服务合作伙伴认证,成为阿里云“金融先锋联盟”成员[196] -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预计金融行业的国产替代需求将驱动信创市场需求的爆发[195] - 公司通过联合运营等新业务模式开拓市场,与客户联合运营、互利共赢[188] -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深耕多年,以数据智能和营销科技为核心赛道,加强自主研发能力,输出高价值解决方案[183]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2年9月1日与38名一般授权认购人、石班超先生及两名关连认购人签订认购协议,发行31,575,598股、32,000,000股及5,750,000股认购股份,每股认购价为1.045港元[35] - 一般授权认购人包括36名公司管理层及关键技术人员及两名外部投资者,总面值为693,256港元,净认购价为每股约1.039港元[35] - 公司股份于认购协议日期的收市价为每股1.3港元[35] - 一般授权认购人认购事项于2022年10月17日完成,共发行30,931,598股认购股份予37名一般授权认购人[35] - 石先生及吴博士认购事项于2022年11月3日完成,分别发行21,825,000股及5,450,000股认购股份[35] - 石先生决定不认购余下的10,175,000股认购股份,王女士决定不认购所有300,000股认购股份[35] - 公司认为认购事项将为认购人提供实现公司长期业务目标的直接经济利益,并加强认购人对公司的承诺[35] - 公司董事认为认购事项为公司扩阔资金基础及股东基础的机会[35] - 公司用于偿还债务的金额约为49,705,979港元[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15,291,000元[56]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67.8%上升至2022年的143.6%,主要原因是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约人民币31,283,000元,以及金融借款增加约人民币41,981,000元[77] - 公司银行借款由多种抵押及担保支持,包括独立第三方企业担保约人民币14,850,000元、集团楼宇约人民币10,128,000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人民币221,000元、贸易应收款项约人民币36,323,000元及其他存款约人民币1,000,000元[78]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73,594,000元,其他借款约为人民币7,997,000元[90] - 公司有指定按公平值计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可转换贷款约人民币41,981,000元[91] 风险管理与流动性 - 公司面临外币风险,因大部分业务交易、资产及负债以各集团实体的功能货币计值,公司将密切监控外汇汇率变动并考虑对冲重大外币风险[84] - 公司董事会密切监控集团流动性状况,确保其资产、负债及其他承担的流动性结构能够满足资金需求[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