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 - 202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超市场预期,GDP年化增长率达到2.4%[3]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为显著[3] 公司财务表现 - 本集团资产总额达到人民币201.74亿元,同比增长0.18%;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9.09亿元,同比下跌22.02%[5] - 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淨額为约人民幣150,386,000元,比去年同期下跌约44.41%[17] - 本集团持续经营之廢物處理及廢物轉化能源业务收益为约人民幣1,908,540,0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2.02%[18] - 本集团毛利率为约34.2%,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主要由于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提升整体效益[19] 项目和业务运营 - 本集团在国内储备了共65个项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190.81亿元,已投入166.52亿元[6] - 上半年,本集团实现生活垃圾处理量488.69万吨,危险废物处理量2.43万吨,拆解量49.34万台[7] - 本集团运营、试运行项目达到55个,提供上网电量合共12亿千瓦时[7] - 集采业务新增集采工作,完成濾袋袋籠、消石灰、尿素、日常设备維保服務等4个品类的集采工作[10] - 焚烧配套及衍生业务实现5个项目签约,合同总额人民币5.54亿元,新增欒川、舞钢、卫辉、宁陵4个垃圾转运与处理项目[12] - 新乡焚烧供热项目成功落地,探索焚烧项目协同处理餐厨、厨余垃圾的可行路径,擬開展以水力制漿+水熱轉化為內核的餐廚廚餘垃圾固液分相資源化回收技術[15] 科技创新 - 本集团在环境产业的存量时代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稳增长、可持续、新发展和高价值[8] - 本集团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引领,稳步推进科技研发、技术产品化、机制创新,提供新动能[8] - 在科技创新方面,推进垃圾滲濾液濃縮液增濕除濕工藝開發及應用研究,取得授權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13] - 北京首创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入围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获得多项资质荣誉,核心技术入选国家工信部《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14] 财务数据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20,173,900,000元,资产负债比率为67.49%[23] - 公司未償还借款约为人民币10,486,945,000元,其中有抵押贷款占32%[25] - 公司雇用约3,631名员工,主要驻扎在中国大陆和香港[30]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908,540千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1.9%[3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135,498千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60.5%[3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23,428千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3.5%[38] - 非流动资产中,其他无形资产较2022年底增加698,294千元至4,688,767千元[39]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2022年底减少487,315千元至1,025,491千元[39] - 非流动负债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较2022年底增加2,068,030千元至9,942,482千元[40] - 股本权益变动表显示,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1,275,167千元,储备为5,022,249千元[41] - 公司向非控股股东派付股息131,590千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本为1,188,219千元,股份溢价为1,670,391千元,合计股本权益为6,210,896千元[4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为131,85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36,791千元有所下降[4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46,11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437,723千元有所减少[44] 公司治理和相关事项 - 公司主要业务为廢物處理及廢物轉化能源业务,主要市场位于中国[45] - 中期簡明合併财务数据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不包括年度财务报表中要求的全部数据和披露事项[46] - 简明合并财务数据采用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一致的会计政策[47] - 公司与中国内地政府部门签订多项服务经营权安排,代表政府部门运营和维护废物处理和废物转化能源工厂[69] - 公司使用违约概率法进行减值分析,估计违约概率介乎0.08%至1.89%,估计违约损失率为45%[70]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守则[102] - 公司寻求维持高水平企业治理标准和常规[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浦炳荣先生于2023年6月27日和8月16日分别离任两家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104] - 公司審核委
首创环境(03989)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