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法定代表人是李晓鹏,授权代表是付万军、曲亮,董事会秘书是赵陵[11] - 联系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号中国光大中心,邮编100033,联系电话86 - 10 - 63636363 [11] - 1992 - 1997年注册地址为北京市首都体育馆南路6号新世纪饭店写字楼16层,1997 - 2011年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6号光大大厦,2011年至今为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5号、甲25号中国光大中心[1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100011743X,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为B0007H111000001 [11] - 香港分行地址为香港湾仔告士打道108号光大中心23楼[12] - 公司于1992年8月成立,2010年8月在上交所上市,2013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15] 公司排名与荣誉 - 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第16.04位[1] - 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公司位列第32名,比上年提升3个位次[16] - 2021年1月21日,公司获上交所“优秀债券投资机构(自营类)”奖[18] - 2021年2月8日,公司获评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优秀结算成员”[18] - 2021年4月,公司北京分行丰盛支行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18] - 2021年7月9日,公司获“2021年度商业AI最佳实践”奖[18] - 2021年8月13日,公司获“年度优秀零售银行”奖[18] - 2021年9月16日,公司获评“2020年度最佳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做市机构”和“2020年度最佳外币对会员”[18] - 2021年11月,公司35家营业网点获评“千佳示范单位”[20] 公司会议信息 - 2022年3月25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年度报告》,应出席董事13名,实际出席13名,7名监事列席[2] 股息分配 - 以截至报告披露日股本540.32亿股计算,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2.01元(税前),现金股息总额108.60亿元[3] 公司业务机构布局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1304家,机构网点辐射全国150个经济中心城市[16] 公司业务关键指标变化 - 对公有效客户41.4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7.35%[24] - 零售AUM规模超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8%[25] - 零售经营收入占比41.33%,同比提升0.24个百分点[25] - 理财管理规模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67%[25] - 零售信贷规模比上年末增长17.39%[25] - 零售代理中收增长19.75%[25] - 全行联动收入同比增长近20%[25] - 零售客户总量突破1.4亿户,手机银行、云缴费、阳光惠生活三大APP月活用用户突破5000万户[52] - 零售AUM规模21224.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8%[53] - 代理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云缴费便民服务累计接入缴费项目1.23万项,服务活跃用户5.65亿户,直联客户突破1亿户[53]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59020.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39.06亿元,增长9.95%[55] - 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3073.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78.22亿元,增长9.90%;存款余额36757.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51.01亿元,增长5.61%[55] - 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35%,同比下降4BPs[55]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收入1533.66亿元,同比增长7.40%;利息净收入1121.55亿元,同比增长1.3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3.14亿元,同比增长11.90%[56] - 报告期内,集团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47.95亿元,实现净利润436.39亿元,同比增长15.06%[56] - 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413.6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00亿元;不良贷款率1.25%,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56] - 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净额5622.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7.24亿元,增长5.38%;资本充足率13.37%,一级资本充足率11.4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1%[57] - 公司2021年经营收入1533.66亿元,同比增加105.68亿元,增长7.40%[59] - 2021年利息净收入1121.55亿元,同比增加14.58亿元,增长1.32%;净息差2.07%,同比下降13BPs;净利息收益率2.16%,同比下降13BPs[61][63] - 2021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3.14亿元,同比增加29.05亿元[58] - 2021年交易净收益21.93亿元,同比增加17.09亿元[58] - 2021年净利润436.39亿元,同比增加57.11亿元[58] - 2021年利息收入2293.34亿元,同比增加78.59亿元,增长3.55%[65] - 2021年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637.36亿元,同比增加77.50亿元,增长4.97%[66] - 2021年投资利息收入522.73亿元,同比增加0.44亿元,增长0.08%[68] - 2021年拆出、存放同业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21.67亿元,同比减少4.96亿元,下降18.63%[69] - 2021年利息支出1171.79亿元,同比增加64.01亿元,增长5.78%[72] - 客户存款合计2020年平均余额3383.811亿元,利息支出77.688亿元,平均成本率2.30%;2021年平均余额3486.521亿元,利息支出77.558亿元,平均成本率2.22%[74] - 同业存放、拆入及卖出回购款项利息支出报告期内为220.99亿元,同比增加6.78亿元,增长3.17%[75] - 发行债券利息支出报告期内为175.22亿元,同比增加58.53亿元,增长50.16%[7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报告期内为273.14亿元,同比增加29.05亿元,增长11.90%,理财服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加14.58亿元,增长57.90%[77] - 中间业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3.14亿元,同比增加29.05亿元,增长11.90%,占比17.81%,同比提升0.72个百分点[79] - 绿色中收报告期内实现108.71亿元,同比增加22.22亿元,增长25.69%,占整体中收增量的76.49%[79] - 报告期末AUM为21224.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48.25亿元,增长10.68%[79] - 其他收入报告期内为138.97亿元,同比增加62.05亿元[81] - 经营费用报告期内为455.40亿元,同比增加52.05亿元,增长12.90%,成本收入比28.64%,同比增加1.43个百分点[83]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报告期内为547.95亿元,同比减少21.37亿元,下降3.75%[85] - 公司2021年所得税费用93.02亿元,同比增加17.04亿元,增长22.43%[87]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9,020.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39.06亿元,增长9.95%[88]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3,073.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78.22亿元,增长9.90%,贷款和垫款净额在资产总额中占比54.89%,比上年末增加0.08个百分点[90] - 报告期末,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18,497.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40.42亿元,在资产总额中占比31.34%,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93] -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金融债券5,777.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3.51亿元,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债券占比71.33%[96] - 公司2021年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为50,646百万元,2020年为53,353百万元[86] - 公司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为54,795百万元,2020年为56,932百万元[86] - 公司企业贷款2021年为1,790,819百万元,占比54.15%,2020年为1,657,277百万元,占比55.07%[91] - 公司零售贷款2021年为1,430,750百万元,占比43.26%,2020年为1,283,280百万元,占比42.64%[91] - 公司商誉成本60.19亿元,报告期末,商誉减值准备47.38亿元,账面价值12.81亿元,与上年末相比未发生变动[99] - 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54177.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45.80亿元,增长10.27%[101] - 报告期末集团客户存款余额36757.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51.01亿元,增长5.61%[102] - 报告期末集团归属本行股东权益4824.89亿元,较上年末净增加290.19亿元[106] - 集团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934.10亿元,收回投资现金流入6903.17亿元,投资支付现金流出8391.81亿元[108] - 集团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860.39亿元,发行债券现金净额6381.13亿元,偿付债券本金支付现金3165.74亿元[108] - 集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122.4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660.50亿元,经营资产变动现金流出3682.68亿元,经营负债变动现金流入1899.76亿元[109] - 报告期末信贷承诺合计13696.0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069.42亿元[109] - 2021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3310.50亿元,占比18.49%;2020年末余额3134.27亿元,占比18.91%[111] - 2021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2425.45亿元,占比13.55%;2020年末余额1897.85亿元,占比11.46%[111] - 2021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1975.03亿元,占比11.03%;2020年末余额2244.50亿元,占比13.54%[111] - 2021年末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为3307.304亿元,2020年末为3009.482亿元[112][114][117] - 2021年末长江三角洲贷款余额750.167亿元,占比22.68%;2020年末余额652.565亿元,占比21.69%[112] - 2021年末信用贷款余额1076.478亿元,占比32.55%;2020年末余额941.130亿元,占比31.27%[114] - 前十大贷款客户2021年末贷款余额合计435.37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1.32%,占资本净额7.74%[115] - 2021年末正常类贷款余额3204.469亿元,占比96.89%;2020年末余额2903.043亿元,占比96.47%[117] - 2021年末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2.22%,较2020年末减少1.13个百分点[118] - 2021年末已重组贷款和垫款余额46.34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0.14%;2020年末余额76.59亿元,占比0.25%[119] - 2021年末逾期贷款本金合计65.704亿元,2020年末为64.596亿元[120] - 2021年末企业贷款不良余额25.846亿元,占比62.48%;2020年末余额26.354亿元,占比63.25%[121] - 2021年末珠江三角洲不良贷款余额9.845亿元,占比23.80%;2020年末余额4.699亿元,占比11.28%[123] - 2021年末不良贷款总额413.66亿元,2020年末为416.66亿元[124][125] - 2021年末企业贷款小计258.46亿元,占比62.48%;零售贷款155.20亿元,占比37.52%[124] - 2021年末信用贷款不良余额125.46亿元,占比30.33%;保证贷款73.52亿元,占比17.77%;抵押贷款190.45亿元,占比46.04%;质押贷款24.23亿元,占比5.86%[125] - 2021年末抵债资产5.29亿元,减值准备2.02亿元,抵债资产净值3.27亿元[126] - 2021年末贷款减值准备年末余额768.89亿元,年初余额755.33亿元[128] -
中国光大银行(06818)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