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紫元元(08223) - 2022 Q1 - 季度财报
08223紫元元(08223)2022-05-13 20:33

总收益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总收益为31,753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2,55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15] - 2022年第一季度总收益为3.1753亿元,2021年同期为2.2553亿元[44]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增加约920万元人民币或约40.8%,至约3180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约为2260万元人民币[88]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融资租赁收入为11,27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2,86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15] - 2022年第一季度融资租赁收入为1.1271亿元,2021年同期为1.2863亿元[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向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约3390个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一季度该业务收入为11800000元[74] - 融资租赁收入从2021年第一季度约1320万元人民币减至2022年第一季度约1180万元人民币[88] 应收贷款利息收入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应收贷款利息收入为502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1%[15] - 2022年第一季度应收贷款利息收入为50.2万元,2021年同期为29万元[44] 月子服务收入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月子服务收入为11,869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9,4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15] - 2022年第一季度月子服务收入为1.1869亿元,2021年同期为0.94亿元[44] - 2022年第一季度母婴月子产业服务收入为1190万元人民币[80] - 月子服务收入从2021年第一季度约94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第一季度约1190万元人民币[88] 医疗器械及耗材贸易收入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医疗器械及耗材贸易收入为8,11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5] - 2022年第一季度医疗设备及耗材贸易收入为0.8111亿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收入[44] - 2022年第一季度医疗器械及耗材贸易业务收入为810万元人民币[80] - 2022年第一季度医疗器械及耗材贸易收入约为810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零[88] 成本及开支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6,61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无此项成本[15] - 2022年一季度融资成本为3186千元,2021年同期为2041千元[55] - 2022年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237千元,2021年同期为521千元[58] - 2022年一季度董事薪酬为726千元,2021年同期为436千元[65] - 2022年一季度员工成本总额为11259千元,2021年同期为8054千元[65] - 2022年一季度无形资产摊销为255千元,2021年同期为258千元[65] - 2022年一季度销售存货成本为6611千元,2021年同期无此项[65] - 2022年一季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4千元,2021年同期为1228千元[65] - 2022年一季度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322千元,2021年同期为2474千元[65] - 员工成本从2021年第一季度76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第一季度约1010万元人民币[88] - 月子服务业务员工成本从2021年第一季度约30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第一季度约440万元人民币[88]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第一季度约人民币1050万元增至2022年第一季度约人民币1200万元[93] - 月子会所业务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第一季度约人民币580万元增至2022年第一季度约人民币850万元[95] - 融资租赁业务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第一季度约人民币470万元减至2022年第一季度约人民币350万元[95]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第一季度约人民币200万元增加至2022年第一季度约人民币320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从约人民币140万元增至约人民币300万元[99] 溢利及收益总额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132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5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7%[15] - 2022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23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52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5%[15] - 2022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1,895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07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01,678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05,37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8] - 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资产公平价值收益为102万元,2021年同期为55.6万元[49] - 2022年第一季度政府补贴为24万元,2021年同期为72.9万元[49] - 2022年第一季度汇兑净亏损为5.5万元,2021年同期汇兑净收益为0.3万元[49] - 2022年一季度基本每股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155000元及400000000股计算,2021年同期分别为3011000元及400000000股[67] - 2022年第一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约为人民币220万元及人民币300万元[101]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分别约为人民币220万元及人民币300万元[10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减少,主要因员工成本、其他经营开支及融资成本增加抵销收益及预期信用损失模式项下之减值亏损拨回净额增加所致[104] 股权收购及出资情况 - 公司通过收购香港立信获得紫元元融资租赁55%股权,香港立信又从控股个人股东收购余下45%股权,Hero Global豁免应收香港立信款项6800万元,入账列为视作股东出资[32] 法定储备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每年分派股息前,须按法规将10%或董事厘定金额的除税后溢利拨入法定储备,直至结余达注册资本的50%[32] 减值亏损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确认减值亏损拨回约人民币110万元,2021年同期为减值亏损人民币30万元[93] 企业所得税情况 - 集团部分附属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应课税收入按不同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附属公司享有15%优惠税率,其他中国附属公司适用25%税率[99] 股息派付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第一季度派付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未派付[103] 股本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18年7月9日在联交所GEM上市,此后集团资本架构无变动,股本仅含普通股[10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400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4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03] 股东股权情况 - 2022年3月31日,张俊深先生持有公司3亿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5%[111] - 2022年3月31日,张俊伟先生持有公司3亿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5%[111] - 张俊深先生拥有权益的3亿股股份中,2.1980198亿股由Hero Global持有,8019.802万股因与张俊伟先生一致行动而拥有权益[114] - 张俊伟先生拥有权益的3亿股股份中,8019.802万股由Icon Global持有,2.1980198亿股因与张俊深先生一致行动而拥有权益[114] - 2022年3月31日,张俊深先生为Hero Global实益拥有人,持有5万股普通股,股权百分比为100%[119] - 2022年3月31日,张俊伟先生为Icon Global实益拥有人,持有100股普通股,股权百分比为100%[121] - 2022年3月31日,Hero Global持有公司3亿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5%[127] - 2022年3月31日,Icon Global持有公司3亿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5%[13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张俊深先生和张俊伟先生等被视为于公司75.0%已发行股本拥有权益[136]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除偏离守则条文A.2.1外,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42][146] - 2018年6月12日,控股股东订立不竞争契据,期内及至报告日期各控股股东已遵守相关承诺[138][143] - 公司采用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2年第一季度及至报告日期董事均遵守该守则[151]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及报告日期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154] - 公司于2018年6月1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按企业管治守则制定书面职权范围[157][160] - 审核委员会由非执行董事吕迪先生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志峰先生和邓斌博士组成,陈志峰任主席[158][160]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审核财务报表遵循相关规定并充分披露[159][160] 证券交易情况 - 2022年2月24日至报告日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40][144] 重大影响事项情况 - 2022年3月31日后至报告日期,董事未察觉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事件[15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后至报告日期,公司无重大影响事项[153] 公司架构情况 - 董事会认为张俊深身兼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不会损害公司权力平衡,且有利于公司决策[149]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张俊深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该架构不会损害权力平衡,有助于决策执行[152] 董事情况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张俊深和张勇,非执行董事为吕迪,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志峰、周兆恒和邓斌[162]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对维持核心业务乐观,将通过现有客户群发展业务[83][85] - 公司已抢先布局融资租赁服务、口腔及妇幼行业的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并开展相关贸易业务[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