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约1035万港元,2021年约490万港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60.6万港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6万港元,使整体亏损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溢利约11.8万港元变为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约124万港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526.7万港元,2021年为374.5万港元;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1034.7万港元,2021年为489.5万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开支662.4万港元,2021年为258.1万港元;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开支1158.6万港元,2021年为550.1万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11.2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13.1万港元[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326.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1.6万港元[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3017.1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43.9万港元[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运、投资、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7915千港元、1401千港元、1703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1019千港元,期初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7131千港元、16112千港元[12]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分别为1239千港元、606千港元[20]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357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1164千港元[20]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4万港元,2021年约为606,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640,000,000股[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约为1,035万港元(2021年:约为490万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24万港元(2021年:股东应占亏损约为606,000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462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2,771万港元)[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回顾半年度的雇员成本(包括董事薪酬)总额约为842万港元(2021年:约为358万港元)[4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股息,2021年亦无[6]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2021年也无[36] 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值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值990.3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92.7万港元[10]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9,903千港元,2021年1月1日为275千港元[31] 贸易应收款项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82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440千港元;呆账拨备为31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4千港元[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呆账拨备拨回33,000港元,2021年同期无[34]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3个月内为3,907千港元,3个月后为6,889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3个月内为4,376千港元,3个月后为1,000千港元[35] 股本情况 - 法定股本为2,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6,400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与2021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3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普通股总数为640,000,000股股份[46] 各业务线收益及溢利数据变化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益分别为10347千港元、4895千港元,资产管理服务收益为0千港元[20]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溢利分别为5934千港元、86千港元,资产管理服务亏损419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香港的收益分别为9345千港元、4895千港元,来自新加坡的收益分别为1002千港元、0千港元[25] - 公司提供企业融资顾问服务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1.4%[40] 各业务线资产及负债数据变化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企业融资顾问服务资产分别为33138千港元、24794千港元,资产管理服务资产分别为2330千港元、5千港元[22]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企业融资顾问服务负债分别为6368千港元、3992千港元,资产管理服务负债为0千港元[22] 不同地区非流动资产数据变化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位于香港的非流动资产分别为4653千港元、5979千港元,位于新加坡的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581千港元、0千港元[25]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16.5%计算,一家合资格子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其余按16.5%征税[27]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于2022年3月下旬获授予进行第4类和第9类受规管活动的牌照[38] - 公司在新加坡新成立全资附属公司设立代表处应对旅游限制[38] 行业数据 - 2021年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至355,460亿港元,资金净流入21,520亿港元[41] - 截至2021年底,注册开放式基金公司同比增长500%至486家,子基金95只,其中交易所买卖基金21只市值为167亿港元[41] 董事持股情况 - 2022年6月30日,董事李俊苇先生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38,79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1.69%[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俊葦先生实质持有公司股份138,790,000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1.69%[57]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1]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因公司规模相对细小,且集团有内部控制系统履行检查及平衡职能[63] - 公司成立薪酬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李俊葦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刘美雪女士、李佩贞女士[67] - 公司成立提名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李俊葦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李佩贞女士、刘美雪女士[68]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刘美雪女士、蔡德辉先生及李佩贞女士[69]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报表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充分披露[71] 董事任职变动 - 李俊葦先生自2022年6月28日起辞任基石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2] 董事会组成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李俊葦先生、李灿华先生,非执行董事梁健昌博士,独立非执行董事蔡德辉先生、李佩贞女士、刘美雪女士组成[72] 董事证券交易守则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比GEM上市规则规定宽松的操守守则,未发现董事违规[66]
紫荆国际金融(08340)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