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傲迪玛汽车(08418) - 2023 - 中期财报
08418傲迪玛汽车(08418)2023-08-14 16:38

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542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419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230万新加坡元[9] - 2023年上半年汽车供应收入增加约1160万新加坡元至约453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向中国大陆及新加坡客户供应相关产品销售增加[5] - 2023年上半年汽车售后服务收入增加约40万新加坡元,汽车租赁业务收入增加约40万新加坡元[5] - 2023年上半年教育业务服务收入减少约18.9万新加坡元至约1.8万新加坡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31,315千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22,847千新加坡元;六个月收益为54,185千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41,932千新加坡元[110]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31315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2847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4185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41932千新加坡元[134]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服务收入为3200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935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服务收入为6614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935千新加坡元[134]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汽车供应收入为26912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8538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汽车供应收入为45274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3674千新加坡元[134]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汽车租金收入为1070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870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汽车租金收入为2088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674千新加坡元[13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收益128.9万新加坡元,期内溢利14.7万新加坡元,期内其他全面收益 - 7.2万新加坡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7.5万新加坡元,已收/应收联营公司股息7.6万新加坡元[190] 成本与开支 - 2023年上半年所用材料成本及贸易存货变动增至约477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610万新加坡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减至约2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万新加坡元[12] - 2023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增加约6.9万新加坡元[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减至约18.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8万新加坡元[16]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中政府补助为1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83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助为164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90千新加坡元[136]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1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07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为2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13千新加坡元[136]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负债的利息部分为33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65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为87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20千新加坡元[138]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借贷利息为46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8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为70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6千新加坡元[138]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短期贷款利息为15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6千新加坡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为32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61千新加坡元[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核数师酬金7.5万新加坡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83.9万新加坡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06.4万新加坡元[13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即期税项本期为6.4万新加坡元,新加坡即期税项本期为3.3万新加坡元,新加坡利得税按17%税率计算[1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短期租赁的租赁开支为50,000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1,000新加坡元[15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现值分别为4,257,000新加坡元和4,207,000新加坡元[15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形资产(软件开发系统)账面价值分别为243,000新加坡元和300,000新加坡元,摊销年限分别约为2.8年和3.3年[1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4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32名;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00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0万新加坡元[186] 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48.9万新加坡元,全面亏损总额约为50.1万新加坡元,亏损幅度较2022年同期收窄[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为387千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142千新加坡元;六个月期内亏损为489千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557千新加坡元[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3新加坡分,去年同期为0.01新加坡分;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4新加坡分,去年同期为0.05新加坡分[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6.8万新加坡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04新加坡分[149]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贷约为150万新加坡元[1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5,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净债务与权益比率约为1.2,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1.0[2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50万新加坡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480万新加坡元[23] - 2023年6月30日营运资金及权益总额分别约为20万新加坡元及790万新加坡元[2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利率为每年1.7%至2.5%,2022年12月31日为每年2.5%[24]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分别为474.7万新加坡元和546.9万新加坡元[7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利率分别为每年1.7%至2.5%及2.5%[80] - 集团若干银行借贷约136.2万新加坡元以账面价值约为208.5万新加坡元的汽车作抵押[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预期偿还总额为4747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69千新加坡元[82] - 法定股本为1600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未经审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50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未经审核)[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254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98千新加坡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3,445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410千新加坡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3,276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9,336千新加坡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69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4千新加坡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354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47千新加坡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2,219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08千新加坡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736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34千新加坡元[11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57.3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2.1万新加坡元[11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85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5.1万新加坡元[114] - 2023年6月30日储备总额为614.2万新加坡元,2022年6月30日为795.8万新加坡元[116] - 2023年6月30日合营企业流动负债60.1万新加坡元,非流动负债66.6万新加坡元,负债净额36.2万新加坡元,集团拥有权比例40%[173] - 2023年6月30日联营公司投资成本55.5万新加坡元,分占收购后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扣除已收股息)为 - 14.9万新加坡元,商誉195.1万新加坡元,减值亏损9万新加坡元,汇兑调整 - 70.6万新加坡元,总计156.1万新加坡元[176] - 2023年6月30日合营企业流动资产161.7万新加坡元,非流动资35.3万新加坡元,流动负债3.7万新加坡元,非流动负债85.1万新加坡元[18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286.9万新加坡元,减值53.7万新加坡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233.2万新加坡元,合约资产28.3万新加坡元,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634.8万新加坡元,总计896.3万新加坡元[193] - 2023年6月30日计入贸易应收款项的汽车租赁业务产生的租赁应收款项为26.2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6.5万新加坡元[19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332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20千新加坡元[196] - 2023年6月30日3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为1192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4千新加坡元[196] - 2023年6月30日既未逾期亦未减值的贸易应收款项为233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1千新加坡元[198] - 2023年6月30日已逾期但未减值少于6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370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0千新加坡元[198] - 2023年减值拨备为41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9千新加坡元[200] - 2023年减值拨回为 - 1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 - 279千新加坡元[200] - 2023年撇销拨备为 - 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 - 1千新加坡元[200] - 2023年期末贸易应收款项为53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516千新加坡元[200] 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中,洪礼强先生和林利伶女士持股378,798,000股,持股百分比44.56%;胡武安先生持股7,880,000股,持股百分比0.93%[32]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50,000,000股[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85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数目为8.5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Red Link、林芳芳女士、吴志坚先生分别持股378,798,000股,持股比例44.56%;徐孝威先生持股48,702,000股,持股比例5.73%;Chong Soo Hoon, Sean先生持股46,850,000股,持股比例5.51%[160]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欲通过扩大本地收入来源、购置电动汽车等方式减轻可预见挑战[40] - 集团面临新加坡拥车证政策、员工供应、债务管理、租金波动等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风险[52] - 集团制定库务政策采取审慎财务管理方法,维持稳健流动资金状况[79] - 集团持续对客户进行信贷和财务状况评估,降低信贷风险[79]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GEM上市规则规定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相关准则[84]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企业管治守则制定,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直至报告日期一直遵守[8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合并财务报表,认为报表编制符合相关要求[8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88] - 根据GEM上市规则,除本中期报告披露外,公司概无其他披露责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