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CFT(OCFT) - 2022 Q2 - Quarterly Report
OCFTOCFT(OCFT)2022-06-28 00: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 - 2021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327846千元、3312290千元、4132357千元,呈逐年增长趋势[6] - 2019 - 2021年公司运营亏损分别为1701012千元、1470326千元、1404740千元,亏损逐年收窄[6] - 2019 - 2021年公司年度亏损分别为1687512千元、1414123千元、1330513千元,亏损逐年减少[6] - 2019 - 2021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每股亏损分别为1.77元、1.27元、1.16元,亏损逐年降低[6] - 2019 - 2021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每ADS亏损分别为5.30元、3.81元、3.47元,亏损逐年减少[6] - 2019 - 2021年公司综合全面亏损分别为1608697千元、2022589千元、1484867千元[6] - 2019 - 2021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9927321千元、10885258千元、9340607千元[8] - 2019 - 2021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5406780千元、5599975千元、5505525千元[8] - 2019 - 2021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4539668千元、5396211千元、3950351千元[12] - 2019 - 2021年公司总权益分别为4370112千元、5195369千元、3793982千元[12] - 2019 - 2021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169556千元、200842千元、156369千元[12] - 2019年公司亏损1687512千元,综合亏损1608697千元[15] - 2020年公司亏损1414123千元,综合亏损2022589千元[18] - 2021年公司亏损1330513千元,综合亏损1484867千元[20] - 2019年与权益持有人交易总额为2298150千元[15] - 2020年与权益持有人交易总额为2787331千元[18] - 2021年与权益持有人交易总额为34666千元[20] - 2019 - 2021年公司股本分别为73千元、78千元、78千元[12] - 2019 - 2021年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18.17454亿元、7.04145亿元、4.04334亿元[23] - 2019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分别为5.70839亿元、13.15725亿元、3.88435亿元[23] - 2019 - 2021年融资活动产生/使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17.54557亿元、15.33838亿元、 - 16.11781亿元[23] - 2019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分别为5.07942亿元、21.45418亿元、 - 16.2768亿元[23] - 2019 - 2021年支付的所得税分别为1729千元、10454千元、20630千元[23] - 2019 - 2021年支付的利息分别为144251千元、142626千元、60854千元[23] 公司资产结构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末非流动资产总计2442213千元,较2019年末的2268514千元有所增加[8] - 2021年末流动资产总计6898394千元,较2020年末的8939717千元有所减少[8] 公司股权结构及持股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金泰源有限公司持股100%,其发行及实缴资本为3.55亿美元[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北京视点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67%,其注册资本为1333.3529万元人民币[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深圳壹账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持股51%,其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28] - 北京BER科技公司已发行及实缴资本为2295万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为80%[32] - 张通顺(广州)科技公司已发行及实缴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为100%[32]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公司已发行及实缴资本为12亿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为100%[32] - 深圳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公司已发行及实缴资本为5.435亿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为98.9%[32] -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公司已发行及实缴资本为12亿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为100%[32] - 深圳科创保险评估公司已发行及实缴资本为400万元人民币,集团持股比例为100%[32] 公司相关协议情况 - 深圳壹账通及其子公司与深圳壹账通科技签订多项协议,包括独家股权购买期权协议、独家业务合作协议等[35,39,40,41,42,47] - 深圳CA及其部分股东(合计持股98.9%)与张通顺签订一系列合同协议[48] 集团可变利益实体(VIEs)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VIEs的注册资本、资本公积和中国法定储备金总计12.54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金额为17.53亿元人民币[49] - 2019 - 2021年集团可变利益实体(VIEs)总营收分别为21.3789亿人民币、30.42997亿人民币、37.23306亿人民币[56] - 2019 - 2021年集团VIEs净亏损分别为12.84223亿人民币、9.89704亿人民币、7.08699亿人民币[56] - 2019 - 2021年末集团VIEs总资产分别为60.51443亿人民币、48.72778亿人民币、48.17094亿人民币[56] - 2019 - 2021年末集团VIEs总负债分别为71.62851亿人民币、68.92921亿人民币、75.25489亿人民币[56] 会计准则应用及生效情况 - 2021年1月1日起集团首次应用《IFRS 16 - 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租金减免》等准则及修订,对前期金额无重大影响,预计对当前或未来期间也无重大影响[63] - 2022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准则及修订包括《IFRS 3 - 对概念框架的引用》等[67] - 2023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准则及修订包括《IAS 1 - 负债的流动或非流动分类》等[67] 公司会计核算方法 - 集团对拥有控制权的子公司(含VIEs)自控制权转移日起进行全面合并,自控制权终止日起进行解除合并[69] - 集团对具有重大影响但无控制权的联营企业(通常持股20% - 50%表决权)采用权益法核算[73] - 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按成本确认,后续调整账面价值以确认投资者在被投资单位收购日后的损益份额[74] - 结构化实体中,公司根据管理判断确定自身是代理人还是主要责任人,若为代理人则不控制该实体,若为主要责任人则控制[78] - 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外,公司采用收购法核算企业合并,收购对价包括转移资产、承担负债和发行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79]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规定 - 公司功能货币为美元,中国子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列报[85] - 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汇率折算,汇兑损益一般计入综合收益表,与借款相关的汇兑损益计入财务成本[86] 公司资产计量及核算 - 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减折旧列示,折旧采用直线法计算,租赁改良的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90] - 无形资产包括应用程序和平台、购买软件等,符合条件的开发成本可资本化,预计使用寿命为3 - 10年[90][95] - 研究和开发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资本化开发成本在资产可供使用时开始摊销[96] - 公司在每个报告日评估非金融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若存在则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减值损失在综合收益表中确认[97] - 商誉每年或在特定情况下更频繁地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损失不予转回,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在建开发成本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101] - 公司将金融资产分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通过其他综合收益或损益)和按摊余成本计量两类,分类取决于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现金流合同条款[102] - 债务工具后续计量分按摊余成本、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FVPL)三类[106] - 公司对按摊余成本和FVOCI计量的债务工具进行预期信用损失评估,对贸易应收款和合同资产采用简化方法确认预期全寿命损失[108] - 金融担保合同发行时确认为金融负债,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后续按IFRS 9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确定的金额和初始确认金额减去累计收入两者中的较高者计量[114] - 金融担保费应收款初始按对应金融担保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后续按摊余成本计量[115]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按公允价值确认,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计入损益[116] - 贸易应收款初始按无条件对价金额确认,含重大融资成分则按公允价值确认,后续按摊余成本计量[120] - 借款初始按公允价值(扣除交易成本)确认,后续按摊余成本计量[123] - 租赁在租赁资产可供公司使用时确认为使用权资产和相应负债,租赁付款按现值基础计量[130] 公司收入确认及成本核算 - 收入为公司在日常活动中转移承诺的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获得的对价金额,按扣除增值税后的净额记录[138] - 若商品和服务控制权随时间转移,收入按合同期间参照履约进度确认;否则在客户取得控制权时确认[141] - 实施服务合同按时间和材料或固定费用计费,收入按履约进度确认;售后支持服务收入按时间流逝平均确认[144] - 交易服务收入主要来自业务发起、风险管理、运营支持等服务[148] - 业务发起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线索,收入在推荐被成功接受时确认[149] - 公司自2018年1月底起未签订“担保模式”新合同,自2019年9月底起未签订“非担保模式”可变费用新合同[149] - 贷款合同期限通常为36个月,交易价格按所有可能收款的现值计算[149][151] - 总交易价格分配至业务发起和贷后管理服务,业务发起服务收入在贷款协议执行时确认,贷后管理服务收入在贷款期间直线法确认[151] - 当现金收取与收入确认不同时,在合并财务状况表中确认“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151] - 取得客户合同的增量成本主要为销售佣金,若摊销期一年及以下,发生时确认为费用[141] - 公司对运营支持服务、风险管理服务、云平台服务等按固定收费率根据服务使用量向客户收费并定期开票,在客户接收和消费服务时确认收入[152][154][155] - 销售产品在交付时扣除折扣和退货准备后确认收入,资产管理服务收入在服务合同期内按比例确认[156] - 虚拟银行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债务工具的利息收入,费用和佣金在服务提供或重大行为完成时按权责发生制确认[156] 公司税收优惠情况 - 2019 - 2020年,公司主要运营公司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可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可抵扣税务亏损的使用年限延长至10年[175] 公司无形资产相关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中应用和平台的账面价值为2.57118亿元(2020年为3.82635亿元)[177] - 若应用和平台的使用寿命为2年,2021年摊销额为4.06456亿元(2020年为3.88259亿元,2019年为4.87508亿元)[177] - 若应用和平台的使用寿命为5年,2021年摊销额为1.62582亿元(2020年为1.55303亿元,2019年为1.95003亿元)[177]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及股份支付 - 公司对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预期损失率基于过去损失经验、现有市场条件和前瞻性估计[171] - 公司对员工实施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划,董事使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确定授予日公允价值[176] 公司合同终止及相关影响 - 2020 - 2021年,由于贷款解决方案合同终止,多项履约义务估计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4] - 2019 - 2021年,可变对价估计因停止贷款解决方案合同,相关交易减少,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9] - 2021年,财务担保负债计量因停止贷款解决方案合同,相关交易减少,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0] - 2020 - 2021年,无形资产摊销分配因平安集团贡献的应用和平台已全额摊销,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2] 公司外汇风险及影响 - 2019 - 2021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5%对税后利润和其他权益组成部分的影响分别为:2019年(税后利润:±2177.6万元人民币,其他权益:±32672.2万元人民币)、2020年(税后利润:±5250.6万元人民币,其他权益:±61858.1万元人民币)、2021年(税后利润:∓402.8万元人民币,其他权益:∓26046.7万元人民币)[197] - 公司及海外中间控股公司功能货币为美元,主要面临人民币计价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集团公司贷款的外汇风险,已进行部分套期[197] 公司风险及运营影响 - 集团面临市场风险(包括货币风险和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由高级管理层执行[193] - 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发,公司运营受项目实施、现场工作、业务发展、客户互动延迟及疫情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193] 可变对价及财务担保负债计量 - 可变对价方面,担保模式下费率固定,变动主要与借款人提前还款风险有关;非担保模式下费用含固定和可变部分,变动与贷款组合实际违约率和提前还款风险有关[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