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4,49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8,298千港元增长120.63%[4] - 同期,公司毛利为34,52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335千港元增长88.3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 - 0.483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 - 1.002港仙减少51.80%[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7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261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948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8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759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6482千港元,期初为50212千港元;2022年同期终值为18932千港元,期初为21382千港元[1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81,23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95,294千港元减少2.84%[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03,64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7,062千港元减少3.19%[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10,41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7,068千港元减少5.68%[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 - 6,77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 - 10,006千港元减少32.32%[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474,46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85,288千港元减少2.23%[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84,86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6,077千港元减少1.41%[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89,60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99,211千港元减少2.4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外部收益为84,498千港元,较2022年的38,298千港元增长120.63%[32][36][39][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7,976千港元,较2022年的19,717千港元收窄59.55%[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584,88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02,356千港元下降2.90%[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总额为195,27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3,145千港元下降3.87%[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为1,668千港元,较2022年的1,028千港元增长62.26%[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3,797千港元,较2022年的714千港元增长431.79%[42]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货品及提供服务成本分别为49,976千港元和19,963千港元[44]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拨备,所得税开支分别为1,632千港元和67千港元[46][47]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9,493千港元和19,710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所依据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均为1,966,388千股[49]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分别约为231,000港元和9,465,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添置分别约为504,000港元和9,434,000港元[51]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38,158千港元和41,789千港元,减值亏损拨备分别为11,222千港元和5,031千港元[53]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11,284千港元和12,944千港元[57]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银行借贷分别为122,291千港元和113,406千港元[5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收益约为84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1%[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毛利约为3450万港元,毛利率为40.9%[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其他收入主要包括保险索偿约110万港元及银行利息收入和出售物业等收益总额60万港元[80] - 2023年1 - 9月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1630万港元,2022年为1530万港元[82] - 2023年1 - 9月销售及分销开支约290万港元,2022年为30万港元[83] - 2023年1 - 9月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约650万港元[84] - 2023年1 - 9月除所得税后亏损约960万港元,2022年为1980万港元,亏损减少51% [85] - 2023年9月30日借贷总额约1.42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1.434亿港元轻微减少[86]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565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5020万港元;资产净值约3.89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3.992亿港元有所减少;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6.6%,2023年3月31日约为35.9%;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2.1%,2023年3月31日约为23.3% [8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有两个可报告分部:酒店营运和建材贸易及装修建筑营运[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酒店业务收益为37,309千港元,较2022年的20,889千港元增长78.61%[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建材贸易及装修建筑营运收益为47,189千港元,较2022年的17,409千港元增长171.06%[32][39] - 按客户位置划分,2023年香港外部收益为84,462千港元,澳门为36千港元;2022年香港为37,437千港元,澳门为861千港元[36] - 2023年,客户A、B、C、D收益分别为19,081千港元、17,315千港元、16,506千港元、9,895千港元,2022年客户A收益为3,973千港元[37]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经营拥有800间客房的酒店及从事建材贸易和装修建筑项目,2023年首4个月酒店客房入住率回升至78%,8月访港旅客达400多万人次,达疫情前水平的84% [71] - 2023年第二季度,主要承建商完成的建造工程名义总值按年上升7.5%,实质总值按年上升8.6%,集团建材贸易及装修建筑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增长超两倍[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酒店运营收益约3730万港元,增长78%,建材贸易及装修建筑运营收益约4720万港元,上升171% [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酒店运营毛利率为60.6%,建材贸易及装修建筑业务毛利率为25.2% [79] - 2023年1 - 9月酒店营运开支约1010万港元(2022年:870万港元),建材贸易及装修建筑业务开支约570万港元(2022年:430万港元)[82] - 2023年1 - 9月销售及分销开支约290万港元,全部由建材贸易及装修建筑营运产生[83] - 2023年1 - 9月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约650万港元,全部与建材贸易及装修建筑营运相关[84] 股权结构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由Winland Wealth (BVI) Limited拥有约69.06% [12] - 2023年9月30日,董事伦耀基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3.58055354亿股每股面值0.02港元的股份,概约股权百分比为69.06% [10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董事伦耀基在Winland Stock (BVI) Limited和Winland Wealth (BVI) Limited各持有1股面值1美元的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100%[1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Winland Wealth (BVI) Limited和好仓Winland Stock (BVI) Limited各持有公司1,358,055,354股面值0.02港元的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69.06%[108] 银行融资及担保相关 - 批准未经审核简明中期财务报表之日,集团224500000港元银行融资中,102950000港元尚未动用[15]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定期贷款38,000,000港元和75,000,000港元分别以商业物业和酒店物业第一法定押记作抵押,实际利率分别为每年5.48厘和每年5.86厘[60]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定期贷款38,000,000港元根据贷款协议须于报告期末后一年以上偿还,但被分类为流动负债[60] - 贸易融资贷款的51%以公司提供的企业担保作为抵押[62] - 截至批准综合财务报表日期,公司已就向附属公司授出的银行融资向银行提供总额约1.457亿港元金融担保,2023年3月31日为2.245亿港元;2023年9月30日附属公司已动用约7936.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13406亿港元[96] 会计政策相关 - 集团中期综合财务报表应用与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相同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部分修订于本会计期间生效[18] - 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第8号、第12号的修订准则[19]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指引,总结两种可接受的会计处理方法:方法1将雇员长服金福利的预计抵销金额入账为视作雇员供款;方法2将雇主强积金供款及抵销机制入账为长服金义务的融资机制[29] - 公司估计新会计政策将在报告期末前完成,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将在2024年年度财务报表反映[28]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中期财务报表时,管理层应用会计政策作出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与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相同[30] 强积金抵销机制相关 - 2022年6月修订条例刊宪,取消雇主使用强积金供款抵销遣散费及长服金,取消机制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25] - 取消机制生效后,雇主强积金供款产生的累算权益不可用于抵销过渡日期后受雇期间的长服金/遣散费,过渡前的长服金/遣散费使用过渡日期前最后一个月的薪金计算[26]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公司董事编制集团自报告期末起计18个月期间的现金流量预测,认为集团可维持持续经营[15] - 集团将继续扩展新开发的建筑服务及建材及家具贸易业务以扩大收益及现金流来源[15]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50] - 法定股本为每股面值0.02港元的30亿股普通股,金额为6000万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每股面值0.02港元的19.66387866亿股普通股,金额为3932.8万港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付或然代价公平值使用溢利预测估计,估值技术采用16%至50%的毛利率,毛利率上升/下降2%将导致集团收入减少/增加约207.4178万港元[67] - 基于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按公平值列账的金融工具,期初为507.2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为 - 175万港元,期末为332.2万港元[68] - 2023年9月30日雇员共152名,2023年3月31日为134名[94] - 2023年9月30日账面价值约4.575亿港元的固定资产及660万港元现金已分别就金额约1.223亿港元的银行借贷予以抵押[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附属公司、控股公司或同系附属公司未作出安排令董事可通过购入股份或债券获利[106] - 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伦耀基的职位设置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但董事会认为不影响集团有效运作[110] - 自公司最近刊发的年报以来,无董事资料变动须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1)条披露[11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
茂盛控股(00022)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