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7.99亿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2.97亿元[5] - 2022年末未分配利润为-23.01亿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5.02亿元[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0597亿元,同比下降12.92%[15]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922亿元,同比下降278.27%[15]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2.47万元,同比下降72.86%[15]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9777亿元,同比下降22.23%[15]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为37.1267亿元,同比下降16.72%[15]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010元/股,同比下降278.30%[15] - 公司2022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4.9360亿元,同比下降13.34%[15]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874亿元,同比下降261.90%[15]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0,597.14万元,同比减少12.92%[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922.15万元,同比减少278.2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873.82万元,同比减少261.9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99%,同比减少19.26个百分点[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35%,同比减少18.52个百分点[16]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2,493,820.06元,第二季度为130,003,344.52元,第三季度为127,133,102.93元,第四季度为126,341,091.28元[16]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7,942.56元,第二季度为-23,087,225.71元,第三季度为-18,231,890.87元,第四季度为-753,794,462.58元[16]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622,357.77元,第二季度为42,943,716.10元,第三季度为-4,734,787.50元,第四季度为19,938,106.57元[1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394,641.16元[1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3,000,000.00元[1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05,971,358.79元,同比下降12.92%,主要由于地产板块收入大幅下降[38]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378,512,206.02元,同比下降8.75%,主要由于地产板块收入下降导致成本同比下降[38]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为34,570,292.14元,同比下降21.53%,主要由于医药板块调整营销政策降低销售代理费及佣金[38] - 公司2022年管理费用为157,854,497.06元,同比上升6.13%,主要由于忠诚医院筹备开业费用增加[38]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9,025,067.37元,同比下降136.42%,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38]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18,206,598.25元,同比下降26.24%,主要由于委外研发费用减少[38]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24,677.40元,同比下降72.86%,主要由于融资租赁业务放款及回款减少以及支付期间费用变动影响[39]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858,102.41元,同比上升20.89%,主要由于购买长期资产、投资理财产品减少[39]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089,467.83元,同比上升65.39%,主要由于偿还债务、分配股利减少[39] - 公司2022年医疗器械业务营业收入为44,716,068.88元,同比增长8.36%,毛利率为27.71%,同比增加0.46个百分点[41] - 医疗器械营业收入为44,716,068.88元,同比增长8.36%,毛利率为27.71%,增加0.46个百分点[42] - 医药营业收入为70,890,180.88元,同比增长14.46%,毛利率为45.89%,减少0.32个百分点[42] - 医院营业收入为303,030,337.43元,同比增长10.23%,毛利率为22.79%,减少2.90个百分点[42]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为72,878,820.76元,同比增长8.69%,毛利率为44.50%,增加1.06个百分点[42]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49,455,248.10元,同比增长61.78%,毛利率为30.17%,增加17.66个百分点[42]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415,173,282.82元,同比下降16.27%,毛利率为21.91%,减少5.01个百分点[42] -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生产量为3,467,260盒,同比下降33.35%,销售量为4,690,970盒,同比增长3.65%[43] - 医院业务成本为233,960,091.82元,同比增长14.54%,主要由于人员经费和卫生材料费增加[44] - 房地产成本为35,721,577.85元,同比下降66.55%,主要由于土地获得价款和建筑安装费减少[45] - 医药成本为38,357,538.39元,同比增长15.14%,主要由于直接材料和人工费用增加[4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7,496.8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4.58%[4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0,990.1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1.61%[4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1.53%,管理费用同比上升6.13%,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6.24%,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36.42%[48] - 研发投入总额为18,206,598.25元,占营业收入的3.60%[4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93%[48]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加325.02%,达到26,409,835.46元[5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69.89%,至35,003,382.64元[51]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下降42.16%,至352,514,093.13元[51] - 合同负债同比增加69.26%,至63,033,940.04元[51]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加39.64%,至19,880,381.15元[51] - 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0,597.14万元,同比减少12.92%[33] - 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79,922.15万元,同比减少278.27%[33] - 公司总资产371,267.06万元,同比减少16.72%[3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朗地科技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3.80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077%[9] - 四位股东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3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690%,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9] - 公司股票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因资金占用余额超过1000万元且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或整改[8] - 朗地科技持有公司股份380,172,86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077%,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04] - 公司四位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32,968,26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690%,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04] - 公司股票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因中珠集团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超过公司经审计净资产的20.30%[104] - 公司股东馨德盛、楷盛盈、一体正润、黄鹏斌合计持有公司11.69%股份,提名武有先生、曾钰成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增补董事候选人[118] - 公司股东云鹰资本单独持有公司7.14%股份,提名陈朗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增补独立董事候选人[118] 资金占用与债权 - 中珠集团及其他关联方对公司形成资金占用余额为5.68亿元,占2022年度公司经审计净资产的20.30%[8] - 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持有一体集团债权总额为3.13亿元[8] - 中珠集团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为56,798.84万元,其中本金49,689.23万元,利息7,109.61万元[103] - 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持有一体集团债权总额为313,335,013.80元[104] - 公司通过司法途径追偿回部分欠款,并继续与中珠集团磋商还款事项,督促并追偿欠款[106] - 公司因战略转型期与股东中珠集团及其关联方交易形成历史往来欠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资金占用余额为56,798.84万元[149] - 公司已对中珠集团欠款事项采取法律手段并获得胜诉,但中珠集团目前资不抵债,尚无明确还款方案[149] 业务板块与产品 - 公司医药业务主要生产和销售眼科领域专用药品,包括珍珠明目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28] - 公司医疗业务拥有肿瘤治疗领域相关产品,包括Hepatest超声肝硬化检测仪、输液加热器、月亮神全身伽马刀等[29] - 公司房地产项目主要位于珠海,包括山海间一期、二期项目、中珠领域项目和春晓悦居二期项目[29] - 公司医药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严格执行GMP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29] - 公司医疗业务已形成设备销售、合作分成、设备租赁、技术服务、医院运营五大类基础合作模式[30] - 公司房地产业务由下属控股子公司进行开发和销售,实行目标责任制[30] - 公司2022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强化各业务板块的创新及推广力度[30] - 公司医疗业务与民营医院合作“肿瘤放疗中心”项目13家,其中6家已运营,其余处于筹建阶段[29] - 公司医药业务在研产品包括具有降血脂防治中风功效的1.1类化学药益母草碱(SCM-198)项目[28] - 公司医疗业务拥有在运营的桂南医院、六安医院和在建北京忠诚肿瘤医院[30] - 公司旗下拥有三家医院,包括广西玉林市桂南医院、六安开发区医院和北京忠诚医院(待开业)[32]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一体医疗拥有“放疗、热疗、光疗、超声诊断”四大系列产品线[32] - 公司子公司中珠正泰持续推进1类化药益母草碱(SCM-198)项目,已完成Ib期临床研究[35] - 公司子公司西安恒泰染料木素(Genistein)胶囊产品项目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35] - 公司子公司一体医疗完成全身伽玛刀(LUAN-260)升级增加IGRT系统[35] - 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启动全身红外热疗仪(ET-SPACE-CI/CII)的正式临床研究[35] - 公司预计2023年完成输液加热器(ET-TF-III)样机试制并提交注册资料[35] - 公司主要产品由经销商负责向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进行配送和销售,无法准确掌握经销商的终端销售信息[74]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量排名前5的产品包括珍珠明目滴眼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色甘酸钠滴眼液和盐酸曲马多注射液[73] - 抗感染领域营业收入为2059.45万元,同比增长32.06%,毛利率为8.78%[75] - 五官类领域营业收入为4343.53万元,同比增长20.55%,毛利率为67.51%[75] - 精神类领域营业收入为537.87万元,同比下降44.06%,毛利率为83.45%[75] - 消化类领域本年度未生产,营业收入为0.00万元,同比下降100.00%[76] - 益母草碱项目已完成Ib期临床研究,正在开展II期临床研究[78] - 染料木素项目已完成II期临床研究,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用药的药学研究[78]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76%,占净资产比例为10.93%[87]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48705.92万元[87] - 硫酸益母草碱(SCM-198)研发投入金额为452.0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8%,较上年同期下降41.83%[88] - 曲昔匹特研发投入金额为381.7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8%,较上年同期下降37.99%[88] - 公司销售费用总额为2,070.4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21%,其中销售代理费及佣金占比最高,达80.76%[91] - 公司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为367.38万元,占销售费用总额的17.74%[91] - 公司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同仁堂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最高,为18.82%,而公司销售费用占比为29.2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1] - 公司主要销售模式包括商业分销模式、终端推广模式和招商代理模式[88][89] - 公司控股参股公司中,珠海中珠红旗投资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4,901.28万元,亏损最为严重[94] - 公司医药板块营业收入和净资产数据未披露,但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21%[91] - 公司未来展望中提到,随着国家药监改革的深入和医药政策的落地,药企转型升级加速,创新药IND、NDA受理获批数量屡创新高[94] - 公司提到国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医药工业实力将实现显著提升[95] - 中国医药需求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进程中将大幅扩张,市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96] - 中国制药企业广泛参与全球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市场竞争,智能化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96] - 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国内龙头企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市场需求持续扩张[96] -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行业并购重组案例将增加[97] - 公司将持续推进在研项目,做好新药储备,优化与整合资源[98] - 2023年公司将聚焦主营业务,完善发展布局,提升管理水平及整体竞争力[99] - 公司将持续完善治理结构,构建规范有效的治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99] - 公司将加强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科学整合,增强制度的融合性[99] - 公司医药板块将充分发掘主业产品潜力,扩展渠道、开发终端,提升全部产品的竞争力[100] - 公司医疗板块将以拳头产品为突破口,调整产品销售政策和营销渠道,扩大销售,增加收入[100] - 公司房地产板块将紧跟政策,关注市场客户需求,重点强化工程质量,用心服务市场客户[100] - 公司将在国民大健康领域开展业务布局,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100]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建设,夯实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基础[100] - 公司医药行业面临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将密切关注并及时应对[102] - 公司房地产业务将面临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需调整产品结构以保持竞争优势[102] - 公司新品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将加强风险防控,优化研发进程[102] - 公司多个医疗机构项目同时运营或在建,需有序安排资金投入、高效运营、有效管理[102] - 公司医药医疗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将根据政策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10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2022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74种药品,11种药品被调出[21] - 2022年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计划2024年全面完成改革[22] - 2022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会议,化学药、生物药、中成药三大领域全方位开展药品集采[22] - 2022年12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禁止网络销售疫苗、麻醉药品等[22] - 2022年二十大报告提及“高质量发展”13次,明确医疗体制改革方向,支持中医药及其相关产业链发展[22] - 2022年《“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创新动力增强[21] - 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支持罕见病药品研制[21] - 2022年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设置和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21] -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通知,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22] - 2022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增加临床和转化研究经费,简化科研和经费管理审批[23] - 2022年5月,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全面推行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23] - 2022年5月,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强化企业质量责任和全过程质量管理[23] - 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及实施细则,丰富标准内涵并更新现场检查管理条款[23] - 2022年,房地产行业“
ST中珠(60056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