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源协和(600645) - 2023 Q2 - 季度财报
600645中源协和(600645)2023-08-25 00:00

股东信息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8,926户[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为5,384,850,475.26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284,619,414.55元有所增长[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699,094,018.7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5,252,970.15元有所增长[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957,003,791.5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74,590,727.49元略有下降[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1,453,040,837.0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71,494,581.46元略有下降[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55,113,903.3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9,470,411.65元略有下降[5]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440,573,791.8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1,238,389.41元有所增长[6]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5,228,214.66元[6] - 2023年6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为3,028,315,698.3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21,791,608.82元略有增长[7]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为1,128,840,655.7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61,774,436.39元有所增长[7] 经营业绩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98,073,009.82元,2022年上半年为768,800,485.77元[8]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677,995,809.24元,2022年上半年为673,733,398.52元[8]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81,617,730.00元,2022年上半年为63,848,357.30元[9]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8元/股,2022年上半年均为0.14元/股[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105,744,704.27元,2022年上半年为13,352,380.08元[9] - 营业收入798,073,009.82元,比上年同期增减3.81%[48] - 研发费用72,242,291.41元,比上年同期增减11.98%[48] 现金流量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6,466,086.21元,2022年上半年为267,534,826.59元[1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8,859,251.59元,2022年上半年为378,454,934.38元[1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606,834.62元,2022年上半年为 - 110,920,107.79元[13] - 2023年上半年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10,000,000.00元[13] - 2023年上半年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2,400,000.00元,2022年上半年为4,800,000.00元[13] 所有者权益 - 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3463453806.05元,少数股东权益为69306481.42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532760287.47元[16]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14336048.29元,少数股东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15316331.79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减变动金额为29652380.08元[16] - 2023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中其他综合收益为 - 50495977.22元,未分配利润为64832025.51元[17] - 所有者投入资本为17500000元[17]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 1200000元[17] - 本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3477789854.34元,少数股东权益为84622813.21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562412667.55元[17] - 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26426827.90元[19] -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 - 30113503.50元[19] - 2023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 - 30113503.50元[19] 企业合并与会计处理 -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不同情况有不同会计处理方式[26] 金融资产与负债处理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等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35] - 由收入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全部合同资产等按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35]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按规定分摊并处理差额,不满足则继续确认资产[34] - 应收票据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等计算预期信用损失[37] - 其他应收款组合1参考历史经验等确定预期损失率计提坏账准备,组合2视为低信用风险,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00% [38] - 公司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五类,不同类别有不同计量和确认方式[61] - 公司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初始以公允价值计量,不同类别交易费用处理不同[61]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负债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有针对资产本身限售期的按报价扣除补偿金额确定;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采用估值技术确定[63] 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业务主营业务收入227,179,017.94元,毛利率76.53%,收入比上年增减7.85%[47] - 基因检测业务主营业务收入22,897,589.53元,毛利率67.96%,收入比上年增减 -3.27%[47] - 科研试剂业务主营业务收入103,591,092.93元,毛利率76.59%,收入比上年增减0.61%[47] - 检测试剂业务主营业务收入413,672,044.22元,毛利率64.68%,收入比上年增减2.76%[47] - 国内主营业务收入596,018,246.90元,毛利率71.42%,收入比上年增减5.91%[48] - 海外主营业务收入171,321,497.72元,毛利率64.61%,收入比上年增减 -3.25%[48] - 直销主营业务收入612,963,742.15元,毛利率71.37%,收入比上年增减2.69%[48] - 经销主营业务收入154,376,002.47元,毛利率64.03%,收入比上年增减7.99%[48] 行业政策 - 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及政策重视生物医药行业,提出推动多领域产业发展、完善审评审批机制、鼓励新药研发等要求[67] - 国家九部委联合印发的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免疫细胞治疗等产品,开发超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67] -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规划明确推动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鼓励新技术发展及产学研用协同联动[67] - 2023年3月相关意见提出加强临床医学等研发体系与能力建设,发展医学前沿技术[67] - 2023年8月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因和细胞医疗等领域攻关任务[67] - 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后续政策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创新研发,提升发展质量,2023年进一步强化管理并更新行业标准[73] - 药监局2022年执行的《抗肿瘤药物的非原研伴随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完善了抗肿瘤药物伴随诊断试剂注册申报[73] - 2021年底国家医保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 - 2024年全面完成改革,2022年启动40%,后两年各30%[73] - 2017年12月起细胞治疗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形成全链条规范体系,2020 - 2022年发布免疫细胞治疗相关政策,2022 - 2023年发布干细胞治疗相关政策[74] - 各地发布支持细胞治疗产品的政策,鼓励相关产业先行先试[77] 业务发展与布局 -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自然增长率为 - 0.60‰,十四五期间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新生儿存储业务面临较大压力[69] - 公司在深耕新生儿细胞存储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成人细胞存储业务[69] - 国家批准设置并获执业验收的脐血库共7家,A股有造血干细胞库牌照的上市公司仅2家,公司旗下有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子公司运营浙江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78] - 公司着力打造综合细胞库,目前建立了20家综合细胞库[78] - 公司业务拓展从广覆盖向打造重点优势区域、重点人群转变,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建设[78] - 2022年公司子公司以上海中源济生细胞科技有限公司以金融保险市场为导向,为优质高净值客户提供健康服务,打造全新业务模式[78] - 本年度公司完善合作模式、扩大合作范围、提高合作频度,巩固行业领先地位[78] 市场规模与产品情况 - 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2019年达175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246亿美元,中国生命科学试剂市场预计2024年达260亿元[79] - 傲锐东源人全长基因克隆库覆盖人全长基因超20万条,小鼠基因13.8万条,总基因库达40万克隆种类[79] - 公司有6种三类试剂和470种一类试剂[82] 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武汉光谷药业VUM02注射液四个适应症于2023年2 - 6月获NPMA临床试验批准,第五个适应症IND于7月获受理,8月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83] - 参股的北京三有利公司“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慢性牙周炎于2023年5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83] - 国内在卫健委备案干细胞项目达129个,公司及关联方完成9个备案,部分项目有患者入组并随访[83] - 国内有3个CAR - T药物获批,参股的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NDA于2022年12月获CDE受理,2023年3月IND获FDA许可,4月双靶点CAR - T产品两项IND获NMPA默示许可[83] 非经常性损益 - 2023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961783.69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292994.41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179869.53元,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 837671.06元等[99] 公司业务体系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精准预防”“精准诊断”“细胞治疗”领域,形成“精准医疗”产业链[102] -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有细胞检测制备和存储服务、体外诊断业务、生物基因等产品研产销、基因检测服务[102] - 精准预防板块依托多个基地和中心,利用关键技术对多种干细胞进行检测、制备及存储[105] - 精准诊断板块形成全产业链条,面向科研和体外诊断市场提供多种产品,科研市场“适量库存+以销定产”,体外诊断市场“以销定产”[105] - 精准预防板块增加成人免疫细胞存储业务的代理商、大客户、线上销售等模式[105] - 精准诊断板块科研产品通过自有网站销售,体外诊断产品通过中杉金桥公司销售,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105] - 公司形成层次合理的研发体系和多种合作模式的研发团队,推进细胞药物研发申报和干细胞临床项目备案[105] 无形资产处理 - 以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取得无形资产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入账,非同一控制下按公允价值入账[89] - 内部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成本含材料、劳务成本等多项费用[89] -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按预计使用年限等三者中最短者分期平均摊销[89] - 公司暂无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89] - 无形资产包括软件、专利技术等,初始计量根据不同取得方式有不同确定方法[110] 职工薪酬与福利 - 公司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96] - 短期薪酬在职工提供服务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和费用[92] - 对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在职工服务会计期间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94] - 离职后福利主要是设定提存计划,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115] 租赁负债处理 - 租赁负债按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初始计量,采用租赁内含利率或增量借款利率折现[117] 股份支付处理 - 以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有不同的计量和会计处理方式[120] 政府补助处理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确认和计量根据不同情况处理[122] 税收政策 - 中国地区增值税应税收入按6%、9%、13%税率计算销项税,按扣除进项税额后差额计缴或按3%、5%计缴,德国地区按19%计缴[131] - 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实际缴纳流转税的1%、5%、7%计缴[131] - 多家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部分如OriGene Technologies GmbH为30.88%,中源协和生物细胞存储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等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