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达合金(60304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603045福达合金(603045)2023-04-29 00:00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2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19%[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86%[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0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70%[1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3亿元,上年同期为 - 1.51亿元[1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99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3.42%[13] - 2022年末总资产18.79亿元,较上年同期末减少13.30%[13]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2198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47.85%[13]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659%,较上年减少3.29个百分点[1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21.93亿元,同比下降25.1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76.99万元,同比下降47.86%,扣非净利润2002.76万元,同比下降61.70%[18]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元,较上年度下降2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6.99万元,较上年度下降47.86%[25]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21.19亿元,比上年减少25.50%;主营业务成本18.95亿元,比上年减少25.86%,工业毛利率10.59%,比上年增加0.59个百分点[27] - 销售费用1487.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5%;管理费用8163.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9%;财务费用5085.9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研发费用6921.4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4%[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亿元,较上年同期由负转正;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67.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07亿元,较上年同期由正转负[26] - 工业营业收入21.19亿元,毛利率10.59%,同比增加0.59个百分点;其他业务营业收入41.16万元,毛利率 -28.51%,同比减少97.09个百分点[28] - 触头材料生产量33.68万千克,销售量29.83万千克,库存量2.12万千克,同比分别减少12.95%、16.01%、13.18%[29] - 工业材料成本17.63亿元,占总成本93.08%,较上年同期减少26.91%;其他业务材料成本26.49万元,占总成本50.08%,较上年同期减少53.51%[2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8.7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1.30%;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8.9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7.20%[30][31] - 本期研发投入6921.4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16%,研发人员181人,占公司总人数13.80%[33][34] - 货币资金期末数1.32亿元,占总资产7.03%,较上期期末减少35.13%,主要系支付供应商货款所致[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300万元,占比0.16%,较上期减少96.25%,主要系银行理财产品赎回所致[36] - 应收票据151.33万元,占比0.08%,较上期增加1526.91%,主要系承兑汇票增加所致[36] - 应收款项融资4122.42万元,占比2.19%,较上期增加61.18%,主要系承兑汇票增加所致[36] - 投资性房地产7252.03万元,占比3.86%,较上期增加268.22%,主要系厂房出租所致[36] - 在建工程1.86亿元,占比9.88%,较上期增加82.48%,主要系工程项目投入增加所致[36] - 境外资产53.56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28%[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受限资产合计5.39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36]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实施2022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户股份数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4元(含税)[5] 前瞻性陈述说明 -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6] 经营活动现金流分析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因付现费用、职工薪酬、采购存货减少及收回部分应收账款[14] 分季度营收情况 - 2022年分季度中,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16亿元、5.35亿元、4.99亿元、5.42亿元[15]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74.24万元,较2021年的480.78万元有所增加[16] 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变动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中,银行理财期初8000万元,期末300万元,变动 -7700万元[17] 业务拓展与成果 - 2022年公司成功迈进5G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为良信电器、比亚迪等配套生产专用电接触材料[18] - 2022年公司及子公司新获授权专利63项,新申报76项,累计拥有已授权有效专利171项[18] - 2022年公司完成51项研发项目,涉及客户新品、工艺改进等方面[18] - 2022年公司在贵金属循环利用方面完成5项发明专利及1篇论文申报[18]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引入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转型[18] - 2022年公司推进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相关议案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1] - 2022年5月9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重大资产置换等申请文件,11月30日重组未获核准通过,12月2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继续推进该交易议案[42][43][44] 公司战略 - 公司打造“电接触+”战略,从银触点供应商转型为电接触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领先者[20] - 公司着力打造“电接触+”发展战略,布局贵金属循环、智能制造及工业自动化项目[49] - 2022年聚焦“1米宽100米深”道路,构建“电接触+”新业态,覆盖全领域并拓展新业务[52] 业务模式 - 电接触材料采购采用“以产定购”模式,备有安全库存,多批次小批量采购[21] - 生产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备有安全库存,根据订单和预期制定计划[21] - 销售实行“订单销售”直接销售模式,国内分区域,国外通过电商开展业务[21] 业务布局与合作 - 公司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关系[21] - 贵金属循环业务已建成年回收800吨银板的专用厂房并投入量产[21] - 智能制造业务自主开发多种自动化产品,将加快生产线智能化改造[21] - 公司产品配套服务于西门子、艾默生、欧姆龙等世界500强和全球知名企业[22] 公司业务优势与发展环境 - 公司业务涵盖低中高端市场,主要客户多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报告期内出口业务较同期有一定提升[23] - 公司依托规模效应和智能制造实现成本控制,全面实现精益化生产模式,深度推进智能制造、机器换人[23] - 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体系认证,实行6S现场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及供应商评估与控制体系[24] - 公司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拥有高效合理决策机制,团队经验丰富、能力强,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24] - 国家出台多项产业政策支持先进智能制造业发展,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3] 未来发展规划 - 围绕十八字方针提高公司数据管理和分析水平,开展多项分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52] - 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应用新技术实现多方面信息化和效益提升[52] - 调整客户结构,参与“新基建”,开发5G、新能源等新领域[52] - 加强营销人才梯队建设,提供多元化产品,覆盖全供应链[53] - 加强研发创新,壮大队伍、投入技术、开发新品、增加专利并推动转化[53] - 利用研发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54] - 加强人才建设,挖掘内部潜力、引进关键人才、强化团队和建立激励机制[54]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主要原材料白银价格大幅波动和存货跌价风险[55][56] - 公司2018 - 2020年、2022年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子公司2022 - 2024年按15%税率缴纳,若政策变化或复审不通过将按25%缴纳[57] 客户与市场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主营业收入比重合计为41.30%,第一大客户正泰电器所占比重为16.53%[57]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会议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会议[5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第六届董事会任期为2018年2月2日至2021年2月1日,2023年2月16日完成换届[59]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等多项议案[62] - 2022年3月21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12项议案,包括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预案等[88] - 2022年3月31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2项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议案[89] - 2022年4月25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3项议案,含交易相关报告和一季度报告[89] - 2022年8月25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及摘要、会计政策变更议案[89] - 2022年公司董事会召开10次会议,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0次[91]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91] 董监高情况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达武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36,248,706股,年度内税前报酬总额为190.00万元[64] - 董事陈松扬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78,600股,年度内税前报酬总额为102.75万元[64] - 董事柏小平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96,000股,年度内税前报酬总额为70.01万元[64] - 全体董监高年初和年末持股总数均为41,491,506股,年度内税前报酬总额合计704.29万元[65] - 林万焕任期从2018.2.2至2023.2.16,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749,800股,年度内税前报酬总额为113.07万元[65] - 黄庆忠任期从2018.2.2至2023.2.16,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84,000股,年度内税前报酬总额为70.31万元[65] - 张奇敏任期从2018.2.2至2023.2.16,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892,400股[65] - 马四平任期从2018.2.2至2023.2.16,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42,000股,年度内税前报酬总额为53.24万元[6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704.29万元[88] - 董事、监事报酬由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公司董事会决定[86]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根据具体职务,按公司相关薪酬制度及规定考核后确定[8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领取薪酬严格按责任考核制度兑现,披露报酬与实际发放情况相符[87] - 王达武在浙江光达电子科技等多家公司任职,任期从2018年10月到2022年11月不等[84] - 文冬梅任科威尔技术股份等公司独立董事,任期从2019年9月到2025年6月不等[85] 股东回报规划 - 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22 - 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62] - 2022年5月5日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未来三年(2022 - 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96] - 公司满足条件时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期可分配利润的15%,不同发展阶段和资金安排下现金分红比例不同,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最低80%,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最低40%,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最低20%[97]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 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制定等,公司将探索优化考评机制[99] 内部控制 - 公司于2023年4月29日披露《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00][102] -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母子公司管理系统衔接,整改子公司管理制度和系统以符合内控要求[101] - 公司治理专项自查基本无重大整改问题,报告期完善内控管理细节[103] 环保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227万元[104] - 公司多种污染物排放达标,如Cd镉离子排放浓度0.05mg/l、Cu铜离子排放浓度0.05mg/l等[104][105] - 公司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处置能力与生产规模匹配且正常运行[105] - 公司编制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并备案,每年开展演练[107] - 公司每年委托检测机构对废水每月监测1次,对废气、噪声每半年监测1次[108] 重组相关承诺 - 公司承诺为重组提供的信息和文件真实、准确、完整,承担相应法律责任[110][111][112][115] - 若重组信息涉虚假等问题被调查,相关人员承诺不转让股份并配合锁定,违法违规时锁定股份用于赔偿[113][114][117]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及其董监高不存在被立案侦查、重大诉讼仲裁等情况,近十二个月未受交易所公开谴责,近三年无相关处罚[118][119] 重组后业务与发展 - 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由电接触材料变更为氧化铝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121] - 公司将加快战略转型,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121] - 公司将加强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优化治理结构,控制风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