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基本信息 -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6]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承担法律责任[4] - 报告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报告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报告中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8]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9]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 - 2021年12月31日[18]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刘磊、袁宙[24]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人为翟程、范璐,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8月23日 - 2022年12月31日[24]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恒为科技,代码为603496[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78,205,680.18元,较2020年增长27.21%[27]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440,330.58元,较2020年增长46.83%[27]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118,083.66元,较2020年减少67.26%[27]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5,963,795.61元,较2020年增长16.96%[27] - 公司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74,204,311.66元,较2020年末增长44.04%[27] - 公司2021年末总资产为1,614,688,527.84元,较2020年末增长38.18%[27]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2564元/股,较2020年增长39.50%;稀释每股收益0.2564元/股,较2020年增长41.97%[28]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30%,较2020年增加1.81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9%,较2020年减少2.63个百分点[2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19亿元、2.17亿元、1.65亿元、1.77亿元[31]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332.22万元和548.96万元[32]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6502.93万元,期末余额9491.92万元,当期变动2988.99万元[36]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27%[39] - 2021年公司投入研发资金1.34亿元,同比增长19.03%,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9.74%[40] - 营业成本43.66亿元,同比增长34.28%;销售费用3475.38万元,同比增长28.12%;管理费用5323.93万元,同比增长29.35%;研发费用1.34亿元,同比增长19.03%[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596.38万元,同比增加16.9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374.18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82.37%[11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2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44.03万元,同比增长46.83%;扣非净利润为1011.81万元,同比下降67.26%;总资产为16.15亿元,同比增长38.18%;基本每股收益为0.2564元,同比增长39.50%[113] - 网络可视化业务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8.96%,营业成本1.60亿元,同比增长22.89%,毛利率49.88%,减少5.68个百分点[118] - 智能系统平台业务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48.82%,营业成本2.64亿元,同比增长43.03%,毛利率21.62%,增加3.17个百分点[118]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2082.20万元,同比增长57.39%,营业成本1245.27万元,同比增长21.90%,毛利率40.19%,增加17.41个百分点[118]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30.09%,营业成本4.35亿元,同比增长35.52%,毛利率35.03%,减少2.6个百分点[118] - 海外市场营业收入730.18万元,同比下降59.13%,营业成本142.37万元,同比下降64.35%,毛利率80.5%,增加2.86个百分点[118]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27.10%,营业成本4.36亿元,同比增长34.29%,毛利率35.52%,减少3.45个百分点[118] - 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智能系统平台业务收入快速增加所致;营业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因产品销售收入结构变化,智能系统平台收入增长较快[114] - 网络可视化成本本期金额为1.599622491亿元,占总成本比例36.64%,较上年同期变动22.89%;智能系统平台成本本期金额为2.638433005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0.43%,较上年同期变动43.03%;其他成本本期金额为0.1245265311亿元,占总成本比例2.85%,较上年同期变动21.90%[12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78929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5.87%,关联方销售额为0[12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36473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4.16%,关联方采购额为0[125] - 销售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长28.12%,管理费用增长29.35%,研发费用增长19.03%[126]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3387960673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9.74%[1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0.6596379561亿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6.9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83483569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2.37%[131] - 公司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公允价值增加及转让股权获投资收益,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4104.61万元[13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32,515,166.90元,占比20.59%,较上期增长114.45%,主要是非公开发行股票取得募集资金[135] - 存货期末余额533,781,611.87元,占比33.06%,较上期增长32.81%,主要是备货购进材料增加[13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0,085,846.23元,占比1.86%,较上期增长21,276.33%,主要是公司智能制造基地正在建设中[13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4,919,191.06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29,889,873.07元[142] - 上海恒为云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089.29万元,净利润3,057.59万元[142] - 上海恒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234.71万元,净利润 - 674.40万元[142] - 浙江恒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3,182.96万元,净利润 - 7.49万元[144]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03项,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受理状态发明专利68项[41] - 2021年网络可视化业务销售收入31,919万元,同比增长8.96%[44] - 2021年智能系统平台业务销售收入33,662万元,比2020年增长48.82%[45] - 公司参与中国移动2021 - 2022年汇聚分流设备集中采购,标包1、2中标份额40%,标包3中标份额50%[44]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有员工555人,其中研发人员316人,占比56.94%[51] - 2021年6月公司以600万元对北京资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增资,持股2.12%[52] - 2021年7月公司以800万元出让南京云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6.67%股权[52] - 2021年公司完成ISO9001等多个管理体系换证审核及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初次审核[47][49] - 2021年公司新建成都等多个支持服务中心,覆盖全国区域[46] - 2021年公司组织专业职称类培训及考核,引入在线学习平台“恒享学”[50]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参与设立的两只投资基金已有两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一家已申报,两家准备申报[55] - 公司是国内网络可视化领域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推动者,产品技术与市场份额领先[57] - 报告期内运营商领域推进5G网络落地,带动网络可视化产品部署,政府领域需求回暖,金融等行业企业市场增长且有国产化替代趋势[57] - 公司是最早开发推广高端智能系统平台和投入研发国产自主智能系统平台的厂商之一,在细分领域技术与市场份额领先[64]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网络可视化业务和智能系统平台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67] - 网络可视化是以网络流量采集和深度检测分析为手段,对网络多方面进行监测等的应用系统[68] - 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为系统提供基础设备、核心组件及应用解决方案[68] - 公司网络可视化产品部署在运营商宽带骨干网等场景,进行全流量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70] - 不同应用场景下公司网络可视化产品部署拓扑和数据采集点有差异,需提供量身定做的系统解决方案[73] - 典型的网络可视化系统由网络可视化前端与网络可视化后端组成[78] - 智能系统应用广泛,工业领域是重要应用方向,公司投入国产自主信息系统领域开发[63][64] - 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虽受疫情和芯片供应问题影响致交付和确认收入延迟,但仍平稳增长[80] - 公司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在国产信息化大潮引领下呈强劲增长势头[88] - 公司网络可视化产品包括流量采集、分流汇聚、预处理、还原解析和存储子系统[80] - 公司智能计算业务包括嵌入式智能计算、通用智能计算及云计算,云计算主要产品形态为云桌面[80] - 公司智能网络业务面向数据通信、网络安全等市场领域及智能化演进方向[83] - 公司智慧物联业务已培育出轨道交通智能巡检机器人及智慧安防等业务,正拓展能源等市场领域[84] - 公司商业模式以销售软硬件一体设备、软件系统和系统集成为主[89] - 公司采用外协加工与自有产线结合的生产模式,加强自有产线建设推进嘉兴基地建设[89] - 公司是网络可视化领域头部企业和技术创新引导者,产品覆盖完整环节和多种部署场合、应用场景[100] - 公司积极投入面向5G移动网的网络可视化系统早期研发,加强产品优势并加大后端投入[101] - 公司在智能系统平台领域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具备优势,市场较为分散,竞争对手在不同细分领域不同[101] - 公司在嵌入式计算\智能系统平台产品线上有很强设计能力,掌握多领域完整开发能力[102] - 公司在国产自主信息化领域率先布局和投入,技术能力达业内领先水平,覆盖主要国产化技术路线[102] - 公司适配市面主流操作系统和引导程序,积累了完整健康管理软件体系[102] - 公司是少有的在嵌入式以及通用信息化领域全面布局企业,与主要国产自主芯片厂商深度合作[102] - 公司产品横跨多领域,形成丰富产品线,满足多场景需求,产品线和解决方案完整[105] - 公司持续投入重要产品研发,为未来业务扩展和收入增长打下基础[105] 行业市场数据 - 2020年全球交换机市场、企业级路由器市场和无线产品市场规模分别达278亿美元、33亿美元和113亿美元[83] - 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1563.59亿元,较2018年增长17.1%,预计2020年产业规模约为1702亿元,增速约为8.85%[83] - 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超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94] - 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较2020年12月分别增长8308万、1.23亿,增长率分别为38.7%、35.7%[146] - 网上外卖、网约车用户规模较2020年12月分别增长1.25亿、8733万,增长率分别为29.9%、23.9%[146] - 截至2021年12月,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9.2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9.2%,占网民整体的89.2%[146] - 2021年底,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36亿户,全年净增5224万户[147] - 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为4.98亿户,全年净增6385万户,占总用户数的93%,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1%[147] - 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为34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16万户[147] - 2021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4058亿元,移动通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943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7.9%[147][150] - 2021年5G投资额达184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5.6%,占比较上年提高8.9%[150] - 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4G基站达590万个,5
恒为科技(603496)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