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与股本变动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以2022年12月31日总股本137,249,120股为基数,合计转增61,762,104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199,011,224股[6] - 公司2022年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6]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6] 审计与报告保证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6]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4] 董事会与会议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2022年1月5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议案[180] - 2022年2月24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议案[180] - 2022年3月14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豁免本次董事会会议提前通知及向激励对象授予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相关议案[180] - 2022年4月28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度多项报告及2022年度多项预案等议案[181] - 2022年8月5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等议案[182] - 2022年8月11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等议案[182] - 2022年8月22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度公司及子公司增加综合授信额度等议案[182] - 2022年10月24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等议案[183] - 2022年10月28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183] - 2022年11月17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终止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的议案[183] - 2022年12月7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多项议案[183][184] - 2022年12月7日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3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等议案[184] - 董事黄江、林昊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11次,均无缺席[185] 前瞻性陈述说明 - 报告所涉及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实质承诺[7]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452,434,959.51元,同比增长15.65%[2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16,650.62元,同比下降69.75%[2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0,184,587.81元,同比增长35.67%[25]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78,540,311.43元,同比增长2.65%[25] - 2022年末总资产1,693,884,882.86元,同比增长34.43%[25]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同比下降70.51%[26]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93%,同比增加2.47个百分点[26]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10,041,697.31元、116,191,183.55元、110,629,313.60元、115,572,765.05元[29]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428,556.17元、3,170,680.93元、12,062,267.01元、6,355,146.51元[29]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0,536,906.41元,2021年为14,177,103.20元,2020年为6,213,308.39元[31][32]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43.50万元,同比增长1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1.67万元,同比下滑69.75%[35]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6,755.26万元,同比增长38.5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93%[39]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43.50万元,同比增长1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1.67万元,同比下滑69.75%[9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43.5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1.67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滑69.75%[119] - 营业成本283,969,204.0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74%,主要因扩充中高端测试产能使成本大幅增加[120] - 销售费用13,254,119.9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4%,因经营规模增长及人力、展业成本增加[120] - 管理费用70,355,958.4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20%,因管理人员薪酬福利提升及股份支付增加[120] - 财务费用6,852,912.65元,较上年同期变动 -3,817.42%,因贷款及融资租赁使利息支出大幅增长[120] - 研发费用67,552,565.1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56%,因储备研发人员、增强研发投入[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0,184,587.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67%,因营业收入增长及应收账款收回[1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61,569,680.48元,较上年同期变动84.25%,因扩充中高端测试产能增加设备资本开支[12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43.50万元,同比增长15.65%,营业成本28396.92万元,同比增长53.74%[122] - 测试收入433942500.07元,毛利率37.59%,同比减少15.41个百分点;其他业务收入18492459.44元,毛利率28.95%,同比减少19.02个百分点[124] - 晶圆测试营业收入153062935.51元,毛利率29.34%,同比减少13.59个百分点;芯片成品测试营业收入280879564.56元,毛利率42.08%,同比减少15.02个百分点[125]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275326216.17元,毛利率40.67%,同比减少15.98个百分点;华东地区营业收入81447690.73元,毛利率28.87%,同比减少7.86个百分点[125] - 晶圆测试生产量502219片,同比减少6.79%,销售量496140片,同比减少3.81%,库存量37544片,同比增长19.32%[126] - 芯片成品测试生产量1528015716颗,同比减少11.06%,销售量1531343048颗,同比减少9.25%,库存量39912990颗,同比减少7.69%[127] - 测试成本中折旧费用93805633.95元,占比34.64%,同比增长66.07%;直接人工40825272.86元,占比15.07%,同比增长80.13%[12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8340.3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0.54%,其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131]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4468.4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9.88%;第二名客户销售额4256.3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9.41%[131] - 第三名客户销售额3990.0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82%;第四名客户销售额2985.4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60%;第五名客户销售额2640.0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84%[13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1922.7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5.56%[132] - 销售费用本期数13254119.9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4%;管理费用本期数70355958.44元,增长59.20%;研发费用本期数67552565.14元,增长38.56%;财务费用本期数6852912.65元,变动比例-3817.42%[1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260184587.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6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461569680.48元,增长84.2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287455971.19元,变动比例-655.39%[134]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222407428.73元,较上期期末增长63.46%;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100000元,下降97.14%;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142761702.92元,增长48.45%等[137] - 境外资产80669.60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1%[140] - 报告期投资额408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29%[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10000000元[145] 业务发展与产能扩充 - 受宏观因素影响,芯片行业去库存周期长,但公司营收仍增长,得益于多领域产能和技术优势[26] - 公司通过贷款及融资租赁扩充中高端测试产能,围绕两个中心建设四个生产基地[27] - 公司重视研发体系建设,加大中高端芯片测试方案研发投入[27] - 公司加大自动化智能工厂建设力度,推进信息系统升级换代[36] - 公司扩大中高端测试产能资本支出,弥补国内集成电路中高端芯片测试产能需求[37] - 公司有序扩充中高端测试产能,构建营销网络,完善公司治理[40][41][42] 公司业务模式与优势 - 公司是独立第三方专业测试技术服务商,累计研发44大类芯片测试解决方案,完成超5000种芯片型号量产测试[4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条状封装产品自动探针台等集成电路专用测试设备已用于生产实践[43] - 公司产品应用于通讯、计算机等领域,工艺涵盖3nm、5nm等先进制程[43] - 公司研发项目按市场驱动,分需求评估、方案研发、方案验收三阶段[47] - 公司采购分测试设备和辅料采购,设备按需和预见采购,辅料按需采购[48]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以测试准确率和交付及时率为核心考核指标[49]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营销中心负责销售策略制定和市场开拓等[51] - 公司凭借技术、设备和环境提供测试服务盈利,将提升能力增加份额[52] - 公司所处行业属集成电路制造,国内测试产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53]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专业测试基地之一,定位建立12英寸且向下兼容8英寸的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能力[58] - 公司累计研发44大类芯片测试解决方案,完成超5000种芯片型号的量产测试[58] - 公司已在5G通讯等领域取得测试优势,未来将加大布局传感器、存储、高算力等领域的集成电路测试[59] - 集成电路行业专业化分工趋势明显,传统IDM模式压力增大,更多订单将流向公司[61][62] - Chipless商业模式兴起,专业分工模式市场份额增大,利于公司扩大市场份额[63][64] - 中国境内晶圆厂加大投资,产能快速扩张,有利于晶圆测试行业发展,对公司构成利好[65] - 境内芯片设计公司迎来大发展,独立第三方专业测试无法满足需求,公司有发展契机[66] - 高端芯片测试费用占比上升,市场对专业测试服务机构需求迫切,为行业带来商机[67] - 公司拥有测试治具自主设计能力,能满足各类项目研发和产品测试需求[68] - 公司研发中心由四部分组成,对集成电路测试各细分领域深入研究开发,提升测试技术水平[69] - 本土芯片设计企业是公司主要目标客户群,公司贴近本土市场,能快速响应需求,与客户形成密切产业生态链[87] - 公司作为第三方专业测试企业,服务意识和效率高,客户忠诚度高,为业务持续发展奠定优势[88] - 公司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为中心建立四个测试技术服务基地,贴近产业中心,具备量产、技术团队和响应能力优势[89] - 公司贴近集成电路产业中心,获客户认可,便于吸引高素质研发人才,形成品牌效应[90] - 公司具备自主研发测试方案能力,能在短周期开发满足市场的方案,已实现多项领先技术产品测试量产[91] - 公司已在5G通讯等新兴领域取得测试优势,未来将加大传感器、存储、高算力等领域集成电路测试布局[92] - 公司研发团队能开发基于多种高端测试平台的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集成电路专用测试设备已用于生产实践[94] - 与中国台湾测试公司相比,公司具有区位和文化优势;与国内第三方专业测试厂商相比,公司具有规模和市场开拓优势[95] - 与封测一体公司、晶圆代工企业、IDM厂商、芯片设计公司相比,公司在测试服务技术、测试平台选择、客户范围、业务开展等方面具有优势[97] 研发成果与投入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8项、软件著作权8项,累计获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60项、软件著作权21项[70] - 公司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67,552,565.14元,上年度为48,752,947.18元,同比增长38.56%,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2.46%提升至14.93% [7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56%,原因一是实施激励计划使
利扬芯片(68813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利扬芯片(688135)2023-04-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