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深科技,股票代码000021,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剑,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7006号,邮政编码518035[8]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钟彦,证券事务代表为刘玉婷,联系地址均为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7006号[9] - 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10]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61.18亿元,同比下降2.24%[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9亿元,同比下降15.00%[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53亿元,同比增长112.34%[1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6亿元,同比增长3.24%[15]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223元,同比下降16.62%[15] - 2022年末总资产为278.13亿元,同比增长2.82%[16]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3.19亿元,同比增长4.79%[16]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4%,同比下降2.13%[15] - 2022年公司总股本为15.61亿股,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0.4223元[17] - 2022年公司控股股东中电有限持股比例降至34.51%[12]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206,380,630.15元[20]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467,477.02元[20]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493,317.30元[20]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035,950.36元[20]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1,111,821.59元[21] - 公司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1,650,807.53元[21]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4.27亿元,同比增长1359.77%,主要由于衍生品到期交割收益增加[52]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3.13亿元,同比增长0.84%[52]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12,947,869.09元,同比增长0.84%[5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4%,较上年增长0.06%[57]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5,695,279.53元,同比增长3.24%[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8,928,817.21元,同比改善39.45%[5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62,193,115.94元,同比减少121.48%[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977,036,270.36元,同比减少156.28%[58]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603人,同比增长11.67%[56]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3.39%,同比增长1.39%[56] - 本科研发人员数量为465人,同比增长21.41%[56] - 硕士研发人员数量为76人,同比增长24.59%[56]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降低了44.51%,主要是本期内保证金到期解活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59]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1.59%,主要是本期偿还银行借款较上年同期增加[59] - 投资收益为141,164,939.36元,占利润总额的17.47%,主要来自参股公司分红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60]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88,539,731.75元,占利润总额的-72.86%,主要由于本期人民币兑美元贬值9.24%[60] - 资产减值为-126,124,886.17元,占利润总额的-15.61%,主要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 - 存货较上年末增长了9.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3.11%增加到16.26%,主要是供应链紧张备货等原因导致存货增加[61] - 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加了4.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71%增加到2.25%,主要是本期内预收客户的货款较上年有所增加[62] - 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增长了217.70%,达到2,001,483,185.42元,主要是本期内新增长期借款所致[62] - 报告期投资额为399,5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投资额1,511,811,040.92元减少了73.57%[6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金额为17.27亿元[64] 业务发展 - 公司深圳、合肥半导体封测双基地的产能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6] - 公司积极布局先进封装技术,技术创新平台成果显著[36] - 公司计量智能终端产品首次突破国内市场,中标国家电网项目[36] - 公司在深圳、苏州、东莞、重庆、成都、合肥、马来西亚等地建有产业基地[33] - 公司在日本设有研发基地,在美国设有新产品导入基地[33] - 公司在英国、荷兰、新加坡、香港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或拥有研发团队[33] - 公司推出股票期权的中长期激励计划,作为覆盖经营管理骨干和核心人才的中长期正向激励机制的重要实践[36] - 公司半导体封测业务产能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7] - 合肥沛顿存储具备8层堆叠产品量产能力,已通过多项体系认证[37] - 公司盘基片和机械硬盘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8] - 公司硬盘磁头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8] - 公司高端制造业务整体保持稳定发展,医疗产品制造订单需求量持续增长[41] - 公司智能家电制造业务订单需求量有所下降,智能办公设备、储能产品等制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41] - 公司计量系统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增长超过20%[42] - 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达3188万元[42] 分红与股本 - 公司总股本为1,560,587,588股,拟派发现金股利202,876,386.44元(含税),每10股派现1.30元人民币[3] - 2022年度公司实施了每10股派现1.50元人民币的利润分配方案,共计分配现金股利234,088,138.20元[123] - 公司最近三年(2020—2022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合并报表)的比例为89.89%[123] - 2022年度公司母公司净利润为199,564,876.67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029,551,349.46元[125] - 2022年度公司分红派息预案为每10股派现1.30元人民币,拟派发现金股利202,876,386.44元[125] - 公司2022年度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25]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3,841,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6,632[189] - 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4.51%,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538,558,777股[190] - 博旭(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73%,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105,019,381股[190] - 广东恒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30%,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20,223,812股[19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95%,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14,903,155股[190] - 广东恒坤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54%,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8,424,242股[190] - 罗瑞云持股比例为0.52%,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8,092,003股[190]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49%,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7,597,170股[190] - 广东恒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0.39%,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6,054,545股[190] - BARCLAYS BANK PLC持股比例为0.38%,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普通股数量为5,966,100股[190] - 控股股东持有深桑达A股票比例为21.17%[193] - 控股股东持有上海贝岭股票比例为25.02%[193] - 控股股东持有中国长城股票比例为39.35%[193] - 控股股东持有中国软件股票比例为29.47%[193] - 控股股东持有冠捷科技股票比例为28.13%[193] - 控股股东持有南京熊猫股票比例为29.98%[193] - 控股股东持有振华科技股票比例为32.73%[193] - 控股股东持有中电华大科技股票比例为59.42%[193] - 控股股东持有彩虹新能源股票比例为48.73%[193] - 控股股东持有振华新材股票比例为29.57%[193] 市场与行业 - 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3.2%[23] - 2022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为1,391.87亿美元,同比下跌15%[23] - 2022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431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1,0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9%[26] - 2022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预计将以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6年的302亿美元[26]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严格遵守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报告期内未发现内幕信息知情人利用内幕消息违规买卖股票的情况[88]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完全分开,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89][90][91]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全文披露日期为2023年4月21日,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比例均为100%[131] - 公司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均无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31] - 公司内部控制遵循诚实守信,廉政经营,对行贿受贿、贪污腐败行为零容忍[128] - 公司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对净利润的不利影响小于1%为一般缺陷,大于1%但小于等于1.5%为重要缺陷,大于1.5%为重大缺陷[132] - 公司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对现金流的不利影响小于500万元为一般缺陷,介于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为重要缺陷,大于5000万元为重大缺陷[133]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舞弊潜在经济损失小于10万元为一般缺陷,大于10万元且小于50万元为重要缺陷,大于50万元为重大缺陷[133]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业务持续性影响恢复时间小于3个月为一般缺陷,大于等于3个月且小于1年为重要缺陷,超过1年为重大缺陷[134]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产品缺陷在出货前被发现为一般缺陷,引起直接客户抱怨为重要缺陷,引起最终用户抱怨为重大缺陷[134]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员工流失率1%以上10%以下为核心专业团队和管理层的一般缺陷,10%以上20%以下为重要缺陷,20%以上为重大缺陷[13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普通员工流失率5%以上20%以下为一般缺陷,20%以上30%以下为重要缺陷,30%以上为重大缺陷[13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信息外泄导致竞争对手获得公司内部秘密信息为一般缺陷,获得公司内部机密信息为重要缺陷,获得公司内部绝密信息为重大缺陷[13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负面消息在行业内部流传为一般缺陷,在国资委下属企业内广泛流传为重要缺陷,引起政府部门或监管机构高度关注为重大缺陷[13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损害一般客户管理层关系为一般缺陷,损害与大客户或潜在大客户管理层关系为重要缺陷,损害与大客户或潜在大客户管理层关系并形成大量负面评价为重大缺陷[135]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2022年排放悬浮物1.260吨/年,化学需氧量5.107吨/年,总磷0.011吨/年,氨氮0.075吨/年,总氮0.627吨/年[144] - 公司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综合排放量降幅达到5%以上[144] - 公司2022年12月2日申领最新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日[143] - 公司2021年1月通过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备案号为440306-2021-0001-L,现处于有效期内[145] - 公司加强环保投入,提升环保水平,各项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处理结果稳定达标[146] - 公司已完成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自查问题的全部整改[140]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37] - 公司对控股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持续培训和学习,提高规范运作意识[139] - 公司完善了部分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内部控制体系[139] - 公司及其子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
深科技(000021)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