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脉科技(00209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002093国脉科技(002093)2022-04-23 00:00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80,474,456.51元,同比增长10.2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811,084.31元,同比增长20.95%[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358,567.41元,同比增长95.94%[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04,714.08元,同比改善92.98%[30] - 2021年末总资产为4,192,953,007.01元,同比增长3.23%[30]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26,347,852.2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58,418.55元[3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6,452,516.90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3,455,466.49元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626,571.00元[36][40] - 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8,047.45万元,同比增长10.26%[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81.11万元,同比增长20.95%[59]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67.87%,创近八年新高[6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80,474,456.51元,同比增长10.26%[66] - 物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收入为280,468,599.42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8.37%,同比增长9.36%[66] - 教育行业收入为185,027,845.43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8.51%,同比增长12.97%[66] - 物联网科学园运营与开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57.55%,达到14,957,223.47元[66]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95%,主要由于5G项目逐步结算和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收入增长[70] - 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收入为142,344,412.09元,同比增长13.35%,毛利率为79.76%[71] - 教育服务毛利率为90.81%,收入同比增长12.97%[71] - 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较低,主要由于证券投资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第二季度起净利润逐步回升[7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6,164.58万元,同比增加92.98%,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及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加大[11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68,899.73万元,同比减少130.1%,主要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数增加及金融资产投资增加[1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32,783.66万元,同比增加94.85%,主要由于公司资金流较好且无新增借款[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减少19,951.49万元,同比减少1,977.53%,主要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影响[115] - 投资收益为39,249,300.17元,占利润总额的36.12%,主要来自联营和合营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理财产品[1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577,004,668.36元,较期初增加7.13%,主要由于购买基金及理财产品[120] - 存货期末数为1,511,119,102.07元,占总资产的36.04%,较年初增加2.56%[120]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为293,761,723.30元,占总资产的7.01%,较年初增加0.22%[120]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数为292,847,071.00元,占总资产的6.98%,较年初增加0.45%[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7,042,874.58元,期末数为577,004,668.36元[124] - 报告期投资额为4,134,106元,较上年同期的100,000,000元下降了95.87%[128] - 公司对福建国脉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投资金额为4,134,106元,持股比例为100%,本期投资盈亏为676,860.63元[128] - 连江·滨江花园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193,088,844.99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645,243,737.37元,项目进度为94.12%[129] - 公司持有的华福证券-安益2号证券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76,848.74元,期末账面价值为131,926,843.68元[133] - 公司持有的华福证券-安益1号证券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38,844.11元,期末账面价值为83,552,337.35元[133] - 公司持有的华福证券-安益3号证券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11,094.10元,期末账面价值为36,569,906.29元[133] - 公司持有的小米集团股票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6,894,750.17元,期末账面价值为28,305,320.40元[133] - 公司持有的新易盛股票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50,843.54元,期末账面价值为25,270,120.50元[133] - 公司参股的兴银基金总资产为1,377,043,382.94元,净利润为75,367,733.91元[141] - 公司子公司国脉科学总资产为971,621,604.17元,净利润为-12,779,832.53元[141] - 子公司国脉科学园报告期净利润-1,277.98万元,同比增加914.18万元,主要是报告期营业收入增加所致[145] - 子公司维星投资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1,254.63万元,同比减少1,872.68万元,主要是报告期内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所致[145] - 公司持有参股公司兴银基金24%的股权,报告期产生的投资收益1,734.31万元,同比减少429.68万元[14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出一种通信设备精准制冷装置,通过实时监测被制冷设备的运行温度,智能调整制冷装置运行状态,有效提升通信设备使用寿命和优化工作状态[87] - 公司研发出一种适用于5G的"n"型附墙杆装置,解决5G天线附墙杆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90] - 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满足5G室内覆盖有源室分设备的多功能天线装置,满足地铁、机场、大型场馆等特殊场景需求[90] - 公司积极开展5G关键技术的相关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运营商5G网络建设[87][90] - 公司通过项目研发,从技术上确保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跨行业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等业务的需求[87][90] - 公司研发的通信设备精准制冷装置已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在实际项目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果[87] - 公司研发的5G天线装置结构及安装优化研究成果已广泛用于5G无线网络工程建设[90] - 公司研发的5G无线网络光电混合设备装置具有透波性强、传输损耗小的特点[90] - 公司研发的5G室内覆盖有源室分设备装置可根据现场景观特点进行美化,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90] - 公司研发出一种适用于5G室内覆盖的光电混合一体化天线装置,能够实现良好的信号透波性和传输损耗小,同时集成传输和电源线缆,节约设备使用空间[93] - 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楼面美化一体化基站装置,采用屋面抱杆及斜撑底座膨胀螺丝固定,外部采用玻璃钢等美化外罩进行美化遮挡,有效减少市民反感并加速5G网络建设[93] - 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内嵌防盗式空调防护罩,能够有效降低基站空调室外机被盗风险,降低维护成本[96] - 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光缆余缆装置,提高管道光缆敷设效率,节省管孔空间,并提高光缆和接头盒的安全性[96] - 公司通过通信机房环境温控系统优化研究,研发出一种降低机房“热岛效应”的装置,提升空调回风效率,缓解局部过热区域温度[93] - 公司积极参与运营商5G网络建设,通过项目研发确保在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和跨行业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等业务的需求[93] - 公司研发的新型楼面美化一体化基站装置能够无缝融入城市生活基础设施,减少运营商选址难度并提升5G网络覆盖质量[93] - 公司研发的新型内嵌防盗式空调防护罩能够有效解决空调室外机防盗问题,降低基站设备因高温告警导致的通信中断风险[96] - 公司研发的新型多功能光缆余缆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人手孔内光缆走线布放和架挂问题,降低光缆损坏风险[96] - 公司通过通信网络设施安全优化改造研究,研发出一种基站空调室外机防盗罩嵌入机房墙体的创新技术方案[96] - 公司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技术优化研究及应用已完成,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在实际项目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果[99] - 公司基于云技术应用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研究已完成,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在实际项目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果[99] - 公司AVS3+8K超高清视频增强转码系统研究预计2022-2023年新增产值1200万元、新增利润150万元,2023-2025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新增利润1000万元[102] - 公司金融支付级别多模态生物识别设备研究预计将新增产值1000万元[102] - 公司5G基站天线安装工艺设计技术研发已完成,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在实际项目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果[102] - 公司5G基站运行保障设计技术研发已完成,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在实际项目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果[10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的398人减少至2021年的309人,变动比例为-22.36%[11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2020年的42.34%下降至2021年的31.12%,变动比例为-11.22%[111]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从2020年的41,301,072.56元减少至2021年的38,305,654.61元,变动比例为-7.25%[111]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0年的9.48%下降至2021年的7.97%,变动比例为-1.51%[111] - 公司研发人员中本科以下学历人员从2020年的166人减少至2021年的108人,变动比例为-34.94%[111]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从2020年的115人减少至2021年的87人,变动比例为-24.35%[111] - 公司研发人员中40-50岁人员从2020年的75人减少至2021年的47人,变动比例为-37.33%[111] - 公司研发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数量保持不变,均为9人[111]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0.00元,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0.00%[111]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0075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6]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所有董事均出席会议[6]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媒体为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25]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25]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由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签字会计师为胡素萍、黄雅萍、邱伟杰[29]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25]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电子信箱为ir@gmiot.com[24]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联系电话为0591-87307399[24]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传真为0591-87307336[24]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办公地址为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16号[23]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由董事会召集召开,董事长主持,确保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165]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三名,报告期内共召开6次董事会[165] - 公司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报告期内共召开4次监事会会议[165] - 公司独立从事物联网咨询与设计、物联网技术服务、科学园开发与运营和教育业务,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168] - 公司员工均与公司签订了劳动聘用合同,董事、独立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168] - 公司拥有独立的土地使用权、办公楼及全部生产设备,各种资产权属清晰、完整[169] - 公司设置了独立的财务部门,建立了独立、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独立核算、独立做出财务决策[16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25%,2020年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20%,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50%[170][173] - 公司董事长陈维,董事、总经理谢丰苹,董事、副总经理陈麓,董事、副总经理王龙村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174] - 程伟熙先生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职务,离任日期为2021年10月29日[178]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详见年度报告[179] - 陈维先生自2018年起担任国脉科技董事长,兼任福建国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181] - 谢丰苹女士现任国脉科技董事和总经理,兼任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181] - 陈麓先生现任国脉科技董事、副总经理,曾担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182] - 王龙村先生现任国脉科技董事、副总经理,兼任福建国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83] - 张文斌先生现任国脉科技董事会秘书兼任财务总监,曾担任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184] - 陈维先生在股东单位福建国脉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任期至2024年3月11日[18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总报酬为361.08万元[192] - 董事长陈维2021年报酬为68.99万元[192] - 董事、总经理谢丰苹2021年报酬为59.91万元[192] - 董事、副总经理王龙村2021年报酬为51.63万元[192] - 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张文斌2021年报酬为43.3万元[192] - 监事会主席周强2021年报酬为42.41万元[192] - 独立董事叶宇煌、郑丽惠、苏小榕2021年报酬均为6万元[192] - 公司2021年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未缺席[199]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等议案[193][196]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未来三年(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19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1年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5G网络,5G基站开通142.5万个[45] - 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总连接量将达到156亿,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4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目标达到10%[46] - 公司通过福州理工学院加速推进多个垂直领域的技术实验和运用[46] - 福州理工学院与公司5G、物联网、大健康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成为研发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49]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物联网技术服务、咨询与设计服务、科学园运营与开发服务、教育服务[50] - 福州理工学院建设有物联网产业专业群、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专业群和大健康产业专业群[51] - 公司坚持产学研、产教深度融合,入选福建省首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52] - 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支撑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核心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具备物联网领域丰富经验[52] - 福州理工学院产学研研究课题198项,同比增长72%[60] - 公司新增研发项目14项,获得知识产权195项,同比增长175%[60] - 福州理工学院在校生达到8930人,本科学生占比83%[60] - 公司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共计399项[60] - 公司积极参与运营商5G网络建设,加强5G关键技术研究[60]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7.15%,有息负债率仅为2.32%[60] - 福州理工学院新增本科专业3个,本科专业累计达到31个[60] - 公司将持续聚焦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身联网的融合技术应用场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65]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为60,311,823.86元,占总收入的63.01%,同比下降8.48%[74]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404,679,514.11元,占总收入的68.26%,同比增长2.70%[74] - 物联网技术服务成本为103,878,697.48元,占营业成本的67.30%,同比下降9.63%[78] - 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成本为28,812,817.37元,占营业成本的18.67%,同比增长51.58%[78] - 物联网科学园运营与开发服务成本为4,665,811.58元,占营业成本的3.02%,同比增长2,307.25%[78]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18,736,246.2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4.72%[7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88,769,848.63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1.28%[82] - 管理费用为169,980,296.36元,同比增长28.95%,主要因子公司理工学院增加师资建设投入[83] - 财务费用为3,799,182.86元,同比下降53.48%,主要因贷款总额减少导致利息费用下降[83] - 研发费用为38,305,654.61元,同比下降7.25%[83] - 5G时代85%的应用将发生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