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生银行(00011) - 2022 - 中期财报
00011恒生银行(00011)2022-08-09 16:3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的营业收入净额为149.4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73.26亿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溢利为55.3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02.23亿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4.3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02.98亿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本行股东应得之溢利为47.0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87.67亿港元[4] - 2022年上半年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5.2%,2021年同期为9.9%[5] - 2022年上半年成本效益比率为48.9%,2021年同期为39.0%[5] - 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为1824.9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43.32亿港元[5] - 2022年6月30日总资本比率为17.4%,2021年12月31日为18.9%[5]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性覆盖比率为228.0%,2021年12月31日为192.7%[5] - 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前的营业溢利下跌28%,股东应得溢利下跌46%[13] - 净利息收入为123.56亿港元,按年上升4%,赚取利息之平均资产增加3% [19] - 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之营业收入净额为149.44亿港元,按年减少14%,非利息收入下跌52% [19] - 营业支出为73.13亿港元,按年增加8%,与2021年下半年比较减少1% [19] - 成本效益比率上升至48.9% [19] - 预期信贷损失净提拨为20.96亿港元,按年上升17.57亿港元 [20] - 总减值贷款对总客户贷款之比率为1.92%,去年底为1.04% [20] - 营业溢利为55.33亿港元,下跌46%;除税前溢利为54.39亿港元,下跌47%;股东应得溢利为47.04亿港元,下跌46%;每股盈利为2.31港元,下跌48% [20] - 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5.2%,2021年同期为9.9%;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5%,去年同期为1.0% [20] - 总客户贷款为9920亿港元,较2021年底减少1%;客户存款为13580亿港元,较2021年底上升1% [22] - 2022年上半年净服务收入减少10.86亿港元,即29%,为26.23亿港元[29] - 以公允价值计入收益表的金融工具收入/(亏损)净额录得亏损10.70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则录得收益26.85亿港元[29] - 以公允价值计入收益表的保险业务资产与负债收入/(支出)净额录得亏损19.09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则录得收益18.21亿港元[30] - 净交易收入及指定以公允价值计入收益表的金融工具收入净额共减少3800万港元,即4%,为8.26亿港元[30] - 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17.57亿港元,为20.96亿港元[30] - 总减值贷款较2021年底增加85.95亿港元,即82%,为190.24亿港元[32] - 保费收入净额增加52.10亿港元,即77%,为120.08亿港元[32] - “已付保险索偿及利益净额及保单持有人负债变动”增加42.83亿港元,即52%,为125.90亿港元[32] - 其他营业收入增加11.53亿港元,即285%,为15.58亿港元[33] - 营业支出增加5.59亿港元,即8%,为73.13亿港元[33] - 2022年6月30日内地全职员工数为9123人,较2021年6月30日的9704人减少;成本效益比率增加9.9个百分点至48.9%[34] - 2022年上半年物业重估净亏损590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净增值3900万港元;应占联营公司亏损350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溢利3600万港元[35]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减少27.05亿港元,即53%,为23.85亿港元;总投资服务收入减少8.46亿港元,即36%,为15.35亿港元[37] - 保险业务收入下跌18.59亿港元,即69%,为8.50亿港元;保费收入净额增加52.10亿港元,即77%,为120.08亿港元[38] - 长期保险业务之有效保单现值变动于2022年上半年增加12.04亿港元,为13.35亿港元[39] - 非人寿保险收入及其他收入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2300万港元,即15%,为1.35亿港元[40] - 2022年上半年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拨备前的营业收入净额为149.44亿港元,减少9.12亿港元,即6%[41] - 营业溢利减少4.75亿港元,即8%;股东应得溢利减少4.89亿港元,即9%[41] - 净利息收入增加4.17亿港元,即3%;净利息收益率改善4个基点至1.52%[41] - 非利息收入减少13.29亿港元,即34%;营业支出减少6700万港元,即1%[42] - 预期信贷损失提拨减少3.72亿港元,即15%,为20.96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第3阶段预期信贷损失提拨增加18.34亿港元至28.91亿港元[43] - 2022年上半年物业重估净亏损5900万港元,2021年下半年为净增值4300万港元;应占联营公司亏损3500万港元,2021年下半年为溢利3600万港元[44] - 总资产较2021年底增加270亿港元,即1%,为18470亿港元[57] - 金融投资增加510亿港元,即10%,达5510亿港元[58] - 客户存款较2021年底增加190亿港元,即1%,为13580亿港元[59] - 2022年6月30日贷款对存款比率为72.4%,2021年12月31日为74.5%[59][60] - 2022年6月30日客户贷款(已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准备)为9832.1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973.97亿港元[60] - 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较2021年底减少20亿港元,即1%,为1820亿港元[60] - 金融资产以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储备减少3亿港元,即11%[60] - 其他储备减少7亿港元,即39%[60] - 现金流量对冲储备2022年为负储备5亿港元,2021年底为正储备4600万港元[6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按年下跌26.33亿港元,即57%,其中21.27亿港元,即81%的跌幅来自人寿保险业务[15] - 新造个人贷款提取金额增长32%[15] - 香港新批出的绿色贷款及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按年增长175%,达170亿港元[16] - 贸易融资按年上升15%,环球资本市场业务除税前溢利按年增长11%[16] - 恒生中国贸易融资业务收入增加32%,贷款组合结余较2021年底上升5%,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前的营业收入净额上升7%[18] - 恒生中国营业溢利下跌,今年上半年预期信贷损失录得净提拨,去年上半年有净回拨[18] - ESG财富管理产品销售按年上升3%,ESG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上升59%,政府绿色债券申请市场占有率为10%[14] - 保费收入净额增加78%,数码保单销售数目按年增加241%,恒生Olive健康管理应用程式活跃用户人数按年增长127%[14] - 2022年上半年推出超230项数码创新服务及功能提升;使用流动理财服务每月平均用户数目上升11%,线上存款及贷款交易总数增加83%[49] - 2022年6月30日结算半年,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25.21亿港元,占比46.3%;商业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12.81亿港元,占比23.6%;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除税前溢利18.15亿港元,占比33.4%;其他业务亏损1.78亿港元,占比 - 3.3%,合计54.39亿港元[46] - 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减少25%,为73.78亿港元;营业溢利下跌54%,为25.56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下跌55%,为25.21亿港元[46] - 保费收入净额增长78%;优越理财客户数目增加18%,优越及优进理财客户数目增加9%,优进理财年轻客户群数目增加12%;存款较2021年底增加2%[47] - 数码保单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241%;恒生Olive健康管理应用程式活跃用户人数增加127%;债券及外汇挂钩投资交易量分别增长40%及24%[48] - 商业银行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减少4%,为44.40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下跌54%,为12.81亿港元[50] - 净利息收入上升2%,因平均贸易贷款结余增长27%,平均存款结余上升4%;非利息收入下降23%[50] - 2022年2月,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只ESG交易所买卖基金于香港交易所上市;6月推出“恒生Green Moments”活动推广系列产品[50] - 香港批出的绿色贷款及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较去年同期增长75%,2022年上半年总额达107亿港元,为去年同期四倍[52][54] - 最新客户吸纳数目较去年平均上升72%[52] - 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5%,为28.36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下跌17%,为18.15亿港元[53] - 环球银行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为13.81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下跌41%,为6.75亿港元,但较2021年下半年增加455%[53] - 净利息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为11.77亿港元,平均贷款结余强劲增长7%,贷款利息收入增长8%,为10.33亿港元[54] - 总存款较去年同期增长9%[55] - 非利息收入下跌3%,为2.04亿港元[55] - 环球资本市场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较去年同期增加8%,为14.55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上升11%,为11.40亿港元[55] - 净利息收入增加12%,为9.81亿港元,非利息收入增加2%,为4.74亿港元[56] 宏观经济预测相关 - 预计到2040年,大湾区的本地生产总值将由2021年约2万亿美元增长至约5.8万亿美元[7] - 公司采用五个经济情境计算2022年6月30日的预期信贷损失,包括共识中心情境、共识上行情境、共识下行情境、滞胀情境和额外下行情境二[91] - 共识中心情境下,本地生产总值在2022年及2023年增长将逐渐放缓,失业率维持低水平,通胀于2022年到达顶峰,2023年底回到中央银行目标水平[92] - 2022年第二季度,管理层选择使用额外的滞胀情境,以反映当前供应侧风险[90] - 预期信贷损失的确认及计量涉及重大判断及估计,公司根据经济预测形成多种经济情境,应用于信贷风险模型并概率加权得出估值[89] - 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主要受中央银行加息、乌克兰事件、亚洲疫情及其他地缘政治风险影响[91] - 经济预测受目前环境高度不确定性所限,管理层作出判断及估算时格外审慎[89] - 计算预期信贷损失的情境与集团首要及新浮现风险一致,额外情境符合已识别风险[90] - 中心情境确定的概率权重为55%,反映香港及中国内地市场经济预测中的不明朗程度[93] - 中心情境下,香港2022 - 2024年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8%、2.5%,5年平均值为2.9%;中国内地分别为4.5%、5.1%、5.0%,5年平均值为4.9%[94] - 中心情境下,香港2022 - 2024年失业率年均比率分别为4.4%、3.6%、3.5%,5年平均值为3.5%;中国内地分别为3.8%、3.7%、3.7%,5年平均值为3.7%[94] - 中心情境下,香港2022 - 2024年房屋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 1.2%、1.2%、2.5%,5年平均值为1.9%;中国内地分别为 - 0.5%、1.3%、3.5%,5年平均值为3.2%[94] - 中心情境下,香港2022 - 2024年通货膨胀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2.2%、2.2%,5年平均值为2.2%;中国内地分别为2.2%、2.3%、2.3%,5年平均值为2.4%[94] - 上行情境最佳结果概率为5%,香港2023年第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2.4%,中国内地2023年第二季度为10.2%[95] - 下行情境香港概率为20%,中国内地为30%,香港2023年第四季度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 2.9%,中国内地2023年第一季度为1.3%[98] - 下行情境香港2022年第四季度失业率为5.4%,中国内地2023年第一季度为4.2%[98] - 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