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水泥控股(01313) - 2022 - 年度业绩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额为32,218.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6.7%[2]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935.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5.1%[2]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77港元,同比下降75.1%[2] - 公司2022年资产总值为80,613.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9%[2]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9,233.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2%[2] - 公司2022年借贷率为33.4%,同比上升14.4个百分点[2] - 公司2022年每股资产净值为7.05港元,同比下降10.3%[2] - 公司2022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0.009港元,同比下降96.8%[2] - 公司2022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181.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9.1%[6]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14,466.7百万港元,同比上升479.8%[7] - 公司二零二二年财务费用为349,693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231,693千港元增加51%[18] - 公司二零二二年除税前盈利为3,585,463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4,254,744千港元下降15.7%[19] - 公司二零二二年即期税项为1,000,375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2,855,708千港元下降65%[20] - 公司二零二二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935,735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7,767,357千港元下降75%[22] - 公司二零二二年股息总额为2,793,176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4,050,104千港元下降31%[23] - 公司二零二二年应收贸易账款为2,900,660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4,793,437千港元下降39.5%[24] - 公司二零二二年应付贸易账款为3,241,807千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3,786,280千港元下降14.4%[26] - 公司2022年综合营业额为32,218,600,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26.7%[59] - 综合毛利减少65.2%至4,918,900,000港元,综合毛利率下降16.8个百分点至15.3%[65] - 其他收入增加62.0%至1,190,500,000港元,主要由于处置附属公司收益增加[66] - 销售及分销费用减少73.6%至545,300,000港元[67]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5.8%至2,814,200,000港元[68] - 联营公司带来盈利15,200,000港元,较去年大幅减少[69] - 集团净利润率下降11.8个百分点至5.8%[71] - 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29,533千港元,人民币2,116,574千元[73] - 公司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009港元,中期股息每股0.12港元,全年分派股息总额每股0.129港元[86] 业务运营 - 2022年公司水泥分部对外销售额为26,918,194千港元,混凝土分部对外销售额为5,300,413千港元,总对外销售额为32,218,607千港元[15] - 2021年公司水泥分部对外销售额为36,137,083千港元,混凝土分部对外销售额为7,825,625千港元,总对外销售额为43,962,708千港元[16]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总计1,190,541千港元,其中包括政府奖励96,194千港元、利息收入118,173千港元、出售其他材料及废料508,315千港元等[17] - 2022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销量分别减少11.4%、10.9%和27.1%[61] - 2022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吨358.6港元、每吨361.7港元和每立方米490.6港元,较2021年分别减少16.8%、增加11.0%和减少7.1%[62] - 公司2022年煤炭采购总量约860万吨,其中约90%购自中国北方[41] - 公司2022年在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约3,910万吨,掌控36个中转库,年中转能力约3,530万吨[42] - 公司2022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的利用率分别为81.6%、90.5%及29.3%[39] - 公司2022年生产每吨熟料的单位煤耗由2021年的141.4公斤减少至138.8公斤[63] - 公司2022年生产每吨熟料的平均煤炭成本由2021年的139.8港元上升22.6%至171.4港元[63] - 每吨水泥的平均电力成本增加5.4%至35.1港元[64] - 集团总用电量为3,309,400,000千瓦时,占生产水泥产品总电耗的63.1%[64] - 余热发电设备发电量减少14.1%至1,617,300,000千瓦时[64] 业务扩展与收购 - 公司通过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凤庆县习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3.83%股份,优化了水泥业务布局[34] - 公司新增广西田阳那坡骨料项目、贵港港南骨料项目、贵港覃塘骨料项目、贺州富川骨料项目、福建武平骨料项目、湖北崇阳骨料项目以及重庆巫山骨料项目,骨料年产能大幅提升[34] - 公司在广东封开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一期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试生产,板材设计年产能约4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34] - 公司在海南定安县新竹镇取得一块装配式建筑用地,计划建设三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板材设计年产能合计约6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合计约30万立方米[34] - 公司通过收购山东润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润赫(兰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润赫(费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各67%股份,新增人造石年产能合计约1,500万平方米[35] - 公司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新增熟料年产能约160万吨、水泥年产能约200万吨[38] - 公司出售山西华润福龙水泥有限公司72%股份及债权,减少水泥年产能约400万吨[38] - 公司收购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新增熟料年产能约80万吨及水泥年产能约150万吨[3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武宣)有限公司水泥二线项目投产,新增熟料年产能约140万吨及水泥年产能约200万吨[3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9、10水泥磨项目投产,新增水泥年产能约340万吨[38]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拥有的骨料年产能(含试生产)约4,84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股权权益拥有的应占骨料年产能共约310万吨[46]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掌控在营在建的骨料年产能预计将达13,71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股权权益掌控在营在建的应占骨料年产能约1,360万吨[46] - 广东封开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30,000,000吨,资源储量425,000,000吨,预计2023年投产[47] - 广西贵港扩能项目规划年产能3,000,000吨,资源储量31,880,000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47] - 福建武平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2,000,000吨,资源储量56,000,000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47] - 公司通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掌控的广西横州骨料项目规划年产能10,000,000吨,应占年产能5,000,000吨,资源储量180,000,000吨,预计2023年投产[48] - 公司混凝土预制构件业务设计年产能预计将达约140万立方米[49] - 广东智筑江门混凝土预制构件项目设计年产能约50,000立方米,已于2022年11月试生产[49] - 广东封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一期项目板材设计年产能约4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预计2023年上半年试生产[51] - 海南定安县新竹镇装配式建筑用地计划建设三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单条板材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10万立方米[51] - 公司通过扩建和收购新增人造石年产能达2,610万平方米,包括东莞150万平方米、广西300万平方米、广东600万平方米及山东1,500万平方米的产能[52] - 公司以人民币8.935亿元收购贺州续宝矿业85%股份,获得广西贺州市一座饰面用大理石矿,资源储量约4,670万立方米,规划年产能114万立方米[52] - 公司贵港钙基项目取得矿权,资源储量约1.1亿吨,并获得10万吨标煤能耗置换[53] 技术与创新 - 公司提出“3C”节能减碳理论,即源头低碳、过程减碳、末端去碳,减少碳排放量[35] - 公司联合高校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研发多种新型水泥助磨剂产品,减少熟料用量,降低原料资源和煤炭、电力能源消耗[35] - 公司荣获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5] - 公司在广西田阳区水泥生产基地打造全流程智能工厂,成功入选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54] -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流程先进控制系统已在8家水泥生产基地上线,实现窑、磨、余热发电的智能控制[54] - 公司自主研发的质量管理系统已在15家水泥基地上线,实现全流程规范化、信息化质量管控[54] - 公司“润丰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8大场景18个5G应用解决方案,应用于30多家基地,实现跨工厂互联互通数据协同[55] - 公司电商平台累计发货量约1.14亿吨,累计注册用户近3万个,累计入驻承运商460家,累计入驻车辆(船)约6.5万辆(艘)[55] - 公司2022年拥有科技人才329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76人,智能与数字化专业人才68人[56] - 公司2022年建成多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推进3D打印、功能涂料等合作项目[56] 市场与行业环境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广东省二零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9%[28]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福建省二零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28] - 公司业务运营区域中,山东省二零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7万亿元,同比增长3.9%[28]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3%至13.6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6.7%至人民币13.3万亿元[29] - 202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0%至人民币13.3万亿元,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39.4%至12.1亿平方米[29] - 2022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5万个、876万户,已实现新开工改造5.1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年度目标任务[30] - 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0.8%至约21.2亿吨,其中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水泥产量分别约为1.5亿吨、1.0亿吨、9660万吨[31] - 2022年全国新增19条熟料生产线,合共增加熟料年产能约3420万吨,其中广西新增8条熟料生产线,增加熟料年产能约1340万吨[31] - 2022年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32] - 2022年全年置换熟料产能约450万吨,较上年降低约90%[32] - 2022年中国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33] - 2022年中国政府印发《关于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33] - 中国计划到202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达到26万公里,到2030年达到28万公里[83] -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目标到2025年达到4700公里,到2035年达到5700公里[84]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其于华润水泥(长治)有限公司72%股权及其股东贷款权益,以及华润混凝土(潞城)有限公司的72%股权[37] - 公司因项目流拍,撤销上述出售事项的公开挂牌[37]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向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提供的银行贷款担保总额为人民币2,109,200,000元,其中已动用金额为人民币1,360,300,000元[77] - 公司于2018年6月11日发行450,000,000股普通股份,集资总额为4,185,000,000港元,净发行价约为每股9.29港元[78] - 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决定将571,700,000港元重新分配用于发展骨料业务,原定用于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的金额已于2022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78]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尚需投资的扩张计划之尚未支付资本支出约为12,456,500,000港元[80] - 公司计划在广东封开县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30,0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8,102.7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2,181.2百万港元[81] - 公司计划在广西贵港市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9,7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3,948.3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2,602.3百万港元[81] - 公司计划在海南定安县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3,0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2,171.6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404.2百万港元[81] - 公司计划在湖北咸宁市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5,0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960.1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743.6百万港元[82] - 公司计划在陕西铜川市兴建骨料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约5,000,000吨,资本支出总额为514.7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489.6百万港元[82] - 公司计划在广东封开县兴建四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总设计年产能为1,200,000立方米,资本支出总额为612.0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余资本支出为380.5百万港元[82] - 公司2023年资本支出预计为57.05亿港元,将通过借贷和内部资金拨付[83] - 公司2022年股息派付将以港元或人民币形式派发,股东可选择以人民币收取股息[86]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22日至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7]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5日至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有权领取末期股息的股东[87] - 公司执行董事为纪友红先生[8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朱平先生、陈康仁先生及杨长毅先生[8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叶澍堃先生、石礼谦先生、曾学敏女士及吴锦华先生[89] 人力资源 - 公司2022年共聘用19,046名全职雇员,其中344名在香港工作,18,702名在中国内地工作[57] - 公司2022年高中级管理人员中87%为男性,83%持有大学或以上学位[58] 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聚焦4+1业务组合(水泥、骨料、混凝土、人造石材、新材料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地位[84] - 公司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目标,提升环保、安全与健康管理水平[84] - 公司计划加快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重点推进新材料业务转型[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