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额减少0.4%,至约人民币78.267亿元(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78.55亿元)[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减少15.3%,至约人民币2.606亿元(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3.076亿元)[2]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62元(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0.73元)[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8.66854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7.81286亿元[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3.35938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4.0941亿元[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6869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3.40235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39.8485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6.40771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3.8758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4.552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人民币47.7548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6.55464亿元[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6,692千元,2022年为239,134千元[1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8,998)千元,2022年为(592,802)千元[1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22,242千元,2022年为640,358千元[1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939,936千元,2022年为286,690千元[11] - 2023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49,773千元,2022年为1,643,133千元[11]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93,247千元,2022年为1,933,220千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减少0.4%至人民币78.267亿元,销量增加10.5%至约351,101吨[54][5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按年增加11.0%至约人民币8.669亿元[6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增至11.1%,销售生产比率减至96.9%[6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按年减少37.4%至约人民币404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人民币6450万元[63] - 2023年上半年分销成本增加26.2%至约人民币1.528亿元,占营业额2.0%;2022年上半年为人民币1.211亿元,占1.5%[64]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增加10.9%至人民币2.104亿元,占营业额2.7%;2022年上半年为人民币1.898亿元,占2.4%[6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减少15.3%至约人民币2.606亿元,纯利率降至3.3%;2022年上半年为人民币3.076亿元,纯利率3.9%[6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58,2022年12月31日为1.56;2023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1.28,2022年12月31日为1.29[67]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比率为29.4%,2022年12月31日为20.7%[68] - 2023年上半年存货周转期为42天,2022年上半年为41天[68] - 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记账期为99天,2022年上半年为105天;2023年上半年应付账款记账期为92天,2022年上半年为105天[6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贷款及借贷约为人民币39.352亿元,其中约人民币15.557亿元按固定利率计息;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4.99亿元、人民币5.505亿元[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信贷额度约为人民币134.06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04亿元增长,其中约59.947亿元已获动用,2022年12月31日为50.39亿元[7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96,692千元,2022年同期为239,134千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土地使用权款项为 - 492,344千元,2022年同期为 - 586,652千元等[7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27.93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498亿元增长,其中0.53%以美元持有、4.89%以港元持有[7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同意以人民币2210万元购买若干物业,2022年12月31日为1.764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完成购买人民币1.192亿元的物业,2022年12月31日为1.153亿元[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及香港共聘用约9561名全职雇员,2023年上半年雇员薪酬总开支约为人民币5.33亿元,占集团营业额约6.8%,2022年上半年为5.056亿元,占比6.4%[7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铝型材收益为7,642,596千元,销售铝板等为183,795千元,销售已竣工物业为0千元,加工服务合约收益为310千元;2022年同期对应数据分别为7,654,503千元、195,074千元、5,235千元、151千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香港除外)收益为7,712,591千元,香港为42,178千元,亚太地区(中国内地及香港除外)为64,745千元,其他地区为7,187千元;2022年同期对应数据分别为7,765,415千元、37,740千元、45,482千元、6,326千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工业铝型材来自外界客户之收益为1,245,711千元,建筑铝型材为6,396,885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184,105千元;2022年同期对应数据分别为1,461,412千元、6,193,091千元、200,460千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工业铝型材毛利为78,882千元,建筑铝型材为741,803千元,所有其他分部为46,169千元;2022年同期对应数据分别为81,698千元、651,023千元、48,565千元[22] - 2023年上半年建筑铝型材营业额同比增加3.3%至约人民币63.969亿元,销量同比增加16.4%至约284,850吨[55][59] - 2023年上半年工业铝型材营业额同比减少14.8%至约人民币12.457亿元,销量同比减少4.3%至约62,650吨[56][59] - 2023年上半年建筑铝型材及工业铝型材销售分别占营业额的81.7%及15.9%[54] - 亚太市场(不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销量按年增长40%以上[53] - 2023年整体毛利率为11.1%,建筑铝型材为11.6%,工业铝型材为6.3%,所有其他分部为25.1%;2022年对应分别为9.9%、10.5%、5.6%、24.2%[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兴发大厦约42%的可售楼面面积已交付客户,2023年上半年无单元出售及交付,无确认营业额,2022年上半年为人民币520万元[76][77] 会计政策及法规相关 - 公司在本中期财务报告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7号等修订,无重大影响[13][14] - 《二零二二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15] - 集团已评估新指引对会计政策的影响,决定更改会计政策以符合指引,预计在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中追溯应用该指引,但目前变动影响无法合理估计[16] - 集团已开始实施会计政策变更流程,包括额外的数据收集和影响评估[16] 资产及负债相关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791,96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53,525千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确认为开支且计入“销售成本”的金额为6,959,847,000元,2022年同期为7,073,677,000元[40] - 2023年6月30日交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呆账拨备)为3,931,16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91,932千元[42] - 2023年6月30日已就交易应收款项确认亏损拨备986,050,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6,561,000元[43] - 2023年6月30日信贷减值交易应收款项的账面总值为817,520,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7,292,000元[43] - 2023年6月30日使用拨备矩阵集体评估亏损拨备的交易应收款项的账面总值为2,772,435,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80,252,000元[43]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648,026,000元的若干应收票据已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771,331,000元[44] - 2023年6月30日已确认其他应收款项之亏损拨备为87,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10,000元[45] - 2023年6月30日,一个月内交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184,35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8,590千元[47] - 2023年6月30日,交易应付款项为827,66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85,458千元[4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为2,611,90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38,202千元[4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票据250,281,000元由集团应收票据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267,660,000元[47]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票据2,153,000,000元由集团已抵押存款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2,085,000,000元[47] - 2023年6月30日,铝型材合约履约预付款项为373,09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8,517千元[48] 税收相关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40,329千元,2022年为43,530千元;递延税项2023年为7,781千元,2022年为31,745千元[28] - 中国附属公司2023和2022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优惠税率[29] - 集团香港附属公司就中国预扣税采用5%税率,2023年6月30日就21,975,000元递延税项负债计提拨备,2022年12月31日为20,782,000元[30] - 2023年上半年部分附属公司所得税因研发开支加计扣除减少46,284,000元,2022年为39,695,000元,额外扣税为实际研发开支100%[31] 股息相关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为零;2023年上半年批准及派付上一财年末期股息为141,047千元,每股0.37港元,2022年为285,419千元,每股0.80港元[32][33]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也无[80] 每股盈利相关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60,586,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20,649,134股计算,2022年分别为307,612,000元及419,853,000股[3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根据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60,586,000元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20,649,134股计算,2022年分别为307,612,000元及420,758,000股[37] - 2023年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摊薄)为420,649千股,2022年为419,853千股[38] - 2023
兴发铝业(0009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