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与亏损情况 - 报告期收益约为1.2112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29.7% [1] - 报告期毛利约为2530.2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41.7% [1] - 报告期亏损净额约为6317.6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68.5% [1] - 报告期本公司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2.40分,每股摊薄亏损约为12.40分 [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88,885千元,2022年同期为131,136千元[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00,663千元,2022年同期为148,267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为 - 3,411千元,2022年同期为 - 3,969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抵免为1,564千元,2022年同期为 - 526千元[1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益为121,126千元,2022年同期为172,238千元[1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2,141千元,每股基本亏损12.40分,每股摊薄亏损12.40分;2022年同期分别为36,765千元、9.12分、9.14分[21] - 报告期收益约为1.2112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5111.2万元或29.7%[64] - 报告期毛利约为2530.2万元,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下降约1813万元或41.7%,毛利率为约20.9%[65] - 报告期销售开支约为1133.3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98.9万元或9.6%,相当于收入约9.4%[66] - 报告期研发开支约为2293.4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96.5万元或4.4%,相当于收入约18.9%[66] - 报告期行政开支约为2367.8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2914.2万元或55.2%[67] - 报告期所得税抵免总额约为145.2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7.1万元[67] - 报告期亏损净额约为6317.6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68.5%[67] - 报告期内每股股份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人民币12.4分,2022年上半年每股股份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9.12分及摊薄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9.14分[68]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流出约为人民币51,588,000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人民币27,144,000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流出约为人民币698,000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人民币23,457,000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流入约为人民币106,448,000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68] 业务收入情况 - 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32.2%,约4225.1万元 [1] - 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约为8888.5万元,占总收益约73.3%,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4225.1万元或32.2%[64] - 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综合服务收入约为2177.1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281.8万元或11.5%[64] - 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入约为1047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604.3万元或36.6%[6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031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4463亿元 [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4683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642亿元 [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421.4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0.6万元 [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0927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9664亿元 [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3755.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6324.4万元 [6]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无形资产及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分别为22,345千元、78,531千元、11,333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6,194千元、97,709千元、36,832千元[2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18,970千元,减拨备后为67,541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29,982千元、82,322千元[24] - 2023年6月30日约50,135,000元贸易应收款项已就若干银行借款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36,323,000元[2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期初为47,660千元,预期信贷亏损增加3,769千元,期末为51,429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5,344千元、减少9,018千元、26,326千元[2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按账龄分析,最多三个月为40,830千元,三至六个月为7,899千元,六个月至一年为10,922千元,超过一年为59,319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64,881千元、685千元、4,768千元、59,648千元[2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逾期即期、逾期最多三个月、逾期三至六个月、逾期六至十二个月、逾期超过十二个月加权平均预期亏损率分别为1%、3%、7%、13%、85%;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5%、17%、66%、77%[26]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94,10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4,840千元;合约负债2023年6月30日为1,58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07千元[2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8,72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4,320千元[28]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计94,51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591千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借贷加权平均年利率为5.7%,2022年12月31日为5.9%[29] - 2023年6月集团与第三方签订协议取得20,000,000元贷款,年利率6%,9月底前偿还[31] - 2022年6月集团签订售后回租协议取得11,000,000元贷款,年利率9.2%,2024年前按月等额偿还[32] - 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总额为6,41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64千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短期租赁开支为197,000元,2022年6月30日为490,000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总现金流出为2,131,000元,2022年6月30日为8,824,000元[3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短期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59,214,000元,其他短期借款约为人民币25,297,000元,长期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10,000,000元[69]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82.7%及143.6%,资产负债率下降主要因报告期末银行及其他借款等金融负债减少约人民币13,342,000元,权益总额增加约人民币60,147,000元[69] 税率情况 - 公司中国成立的附属公司2023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率为25%,部分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附属公司适用15%税率[20] - 公司香港成立的附属公司2023年上半年按香港利得税税率16.5%缴税[20] 业务范围与经营分部 - 公司业务包括提供数据解决方案、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8] - 公司董事视集团业务为单一经营分部[14] 财务准则变更 - 公司于2023年采用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12] 资产减值情况 - 2023年对物业及设备、无形资产及使用权资产分别确认减值亏损3,100,000元、12,000,000元、2,700,000元,计算使用价值主要假设年平均增长率、除税前贴现率及最终增长率分别为16%、17%、3%[23] 贸易应收款项相关 - 公司给予客户的信贷期最多为60日[25] - 加权平均预期信贷亏损率按客户现金收回表现厘定,受客户背景资料变动等因素影响[26] 股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2022年6月30日同样无[3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报告期内中期股息[82] 业务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为银行、保险等客户提供国产替代产品、解决方案及咨询服务,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支撑业绩并带来前景[43] - 报告期公司持续拓宽市场,与华为云、阿里云等达成合作,为政企等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44] - 报告期新增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客户,在数据应用支撑项目合作,中标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线上流量经营模型工厂项目[48] - 公司与主要客户续约率达100%,合作客户覆盖超80%国内头部银行[49] - 2023年6月,公司与华为建立深入合作,联合发布智能营销标签平台解决方案[54] - 报告期内,公司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接入其能力应用于金融科技领域[55] - 报告期内,公司携手麒麟软件、南大通用发布两大联合解决方案,助推金融信创发展[55] 技术与知识产权 - 公司建立端到端技术和服务体系,拥有自研分布式数据库等数据平台产品[50] - 公司在智能等领域拥有十多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系列,截至2023年6月30日,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45件[51] 企业荣誉 - 2023年7月,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深圳索信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被选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 行业前景预测 - 预计2026年中国银行业IT整体投入将达5132.34亿元,2022 - 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66%[57] - 预计2026年中国银行业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1390.11亿元,2022 - 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5%[57] 未来发展策略 - 未来公司将以AI大数据产品研发为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和研发投资[58] - 客户服务方面,公司将做好资源协调共享,围绕头部客户开展产业链衍生产品研究和技术输出[59] - 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将基于AI大数据技术拓展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59] - 人才引进方面,公司将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结构[61] 银行融资担保 - 集团银行融资由独立第三方企业担保约人民币10,950,000元等多项资产抵押及/或担保;其他借贷由若干设备约人民币10,318,000元等抵押及/或担保[71] 资本承担与投资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并无资本承担,并无重大投资或对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处置[72] 外汇风险管理 - 集团承受一定程度外币风险,实施有效管理政策监控外汇汇率变动,必要时考虑对冲重大外汇风险[72] 所得款项用途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拟于2024年6月30日或之前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500,000港元应用于发展金融人工智能实验室等[72] - 公司于2019年12月13日在港交所上市,发售1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04亿港元[77] - 强化及扩大数据解决方案组合分配所得款项净额20%即208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7] - 提升销售及营销措施分配所得款项净额20%即208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7] - 发展金融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原计划分配3640万港元,未动用350万港元,使用时间表延至2024年6月30日[77] - 潜在策略性收购事项分配所得款项净额6.35%即66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7]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分配所得款项净额18.65%即194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7]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共拥有688名员工,提供全面且有竞争力薪酬等福利[73] 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7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3年7月18日,薛守光获委任为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79] 公众持股量 - 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至少25%已发行股份公众持股量[83] 诉讼仲裁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84]
瑞和数智(03680)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