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6.727亿港元,较2022年的6.867亿港元减少2.0%[1] - 2023年毛利较2022年的4.056亿港元减少3.0%至3.935亿港元,毛利率从59.1%下跌0.6个百分点至58.5%[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60万港元,2022年则录得溢利530万港元[4] - 2023年每股亏损为5.28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0.80港仙[4] - 2023年资产总额为7.13763亿港元,较2022年的7.59788亿港元有所减少[8] - 2023年负债总额为4.57887亿港元,较2022年的4.53143亿港元略有增加[9]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 1.40956亿港元,2022年为 - 1.071亿港元[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78151亿港元,较2022年的3.20853亿港元减少[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4261.6万港元,2022年为412.8万港元[15] - 2023年销售成本为279,248千港元,行政及营运开支为372,866千港元,财务费用为8,680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44,937千港元,除税后亏损为42,616千港元[22] - 2023年香港零售和批发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分别为503,819千港元和168,910千港元,总计672,729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517,417千港元和169,301千港元,总计686,718千港元[23] - 2023年资本开支为13,065千港元,2022年为28,712千港元;2023年折旧及摊销(不包括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6,170千港元,2022年为37,293千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713,763千港元,2022年为759,788千港元[24] - 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为634,871千港元,中国地区为24,406千港元,海外为13,452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647,272千港元、26,439千港元和13,007千港元[27] - 2023年货品销售收益为672,729千港元,2022年为686,718千港元[28] - 2023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中预收款为149,002,000港元,递延收益为2,131,000港元;2022年分别为164,584,000港元和3,459,000港元[28] - 2023年就结转的预收款及递延收益确认的收益为168,043千港元,2022年为178,786千港元[29] - 2023年其他收入总额为3,606千港元,2022年为4,657千港元[31] - 2023年销售成本、销售及分销成本、行政及营运开支及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总额为7.12713亿港元,2022年为6.86293亿港元[32] - 2023年财务费用净额为855.9万港元,2022年为454.2万港元[33]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232.1万港元,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66.8万港元[3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62.1万港元,2022年溢利为527.1万港元[35]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及摊薄亏损均为5.28港仙,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及摊薄盈利均为0.8港仙[35]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均为零,2022年分别为223万港元和183.7万港元[37]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5626万港元,2022年为5842.6万港元[38]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为51.6万港元,2022年为89.8万港元[38]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按港元计值为5471.1万港元,按人民币计值为154.9万港元[40] - 公司总收益下跌2.0%,从2022年的6.867亿港元降至2023年的6.727亿港元[43] - 毛利减少3.0%,从2022年的4.056亿港元降至2023年的3.935亿港元,毛利率从59.1%降至58.5% [4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46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530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850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约4470万港元,较2022年分别减少[46] - 2023年公司收益6.727亿港元,较2022年的6.867亿港元减少2.0%,香港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收益分别减少2.6%和0.2%[72] - 2023年销售成本2.792亿港元,较2022年的2.811亿港元减少0.7%,销售成本占收益百分比从40.9%升至41.5%[73] - 2023年毛利3.935亿港元,较2022年的4.056亿港元减少3.0%,毛利率从59.1%降至58.5%[74] - 2023年员工成本2.122亿港元,较2022年的1.991亿港元增加6.6%,员工成本对收益比率从29.0%升至31.5%[75] - 2023年香港零售店租金开支1.047亿港元,较2022年的9730万港元增加7.6%,租金开支对收益比率从18.8%升至20.8%[76]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670万港元,较2022年的3810万港元减少3.7%,折旧占收益百分比均为5.5%[7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46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530万港元,每股亏损从0.80港仙变为5.28港仙[78][79] - 2023年资本开支1310万港元,2022年为2870万港元[80]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8850万港元,2022年为1.039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从0.53升至0.69[8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合共每股普通股0.62港仙[89] 零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业务收益减少2.6%至5.038亿港元,2023年底在香港经营111间零售店[2] - 香港零售业务收益按年下跌2.6%,从2022年的5.174亿港元降至2023年的5.038亿港元,占总收益74.9% [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零售业务分部亏损53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2910万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有111间自营分店,包括10间HFT Life café概念店[49] 批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批发业务收益减少0.2%至1.689亿港元[2] - 批发业务收益为1.689亿港元(2022年:1.693亿港元),占总收益25.1%,分部溢利减少14.5%至1750万港元(2022年:2040万港元)[55] - 香港批发业务收益增长1.1%至1.445亿港元(2022年:1.429亿港元)[55] - 中国内地批发业务收益下跌7.7%至2440万港元(2022年:2640万港元)[58]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2023年公司推出多款针对孕妇及产后妇女的食疗套装和烘焙食品、特色咖啡等[50][51] - 公司通过展会、消费券优惠、节日推广和社交平台等方式提升知名度和销量[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自家CLUB”会员人数突破130万,较回顾年度增加约9.95万名会员[53] - 鸿福堂手机应用程式下载量按年增加17%,超40%会员于APP内完成交易[54] - 保鲜及鲜制饮品在13个省份逾13000间便利店、多家超市及百货店上架发售[59] - 2024年计划开设约两间香港零售分店,并关闭数间表现欠佳分店[63] - 2024年新开发产品包括自家喜庆系列及适合产后坐月系列,HFT Life将推出更多烘焙食品[64] - 2024年上半年将推出餐饮服务,并重点招募“自家CLUB”会员[65] - 来年将在更多胶樽装饮品包装上采用rPET物料[67] - 中国内地将为注重健康人士推出更多保健产品,并加强线上销售推广[68] 会计政策与法规影响 - 集团自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首次应用多项新准则及准则修订本,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6] - 多项对现有准则的修订及诠释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集团将在生效时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17] - 《2022年雇佣及退休计划法例(抵销安排)(修订)条例》废除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18] - 集团因《关于香港废除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的会计影响的教育指引》更改长期服务金会计政策[19] - 会计政策变动重列2022年业绩及结余,销售成本从28.0406亿港元变为28.1145亿港元[21] - 行政及营运开支从34.374亿港元变为34.5585亿港元[21] - 除税前溢利从317.6万港元变为54万港元[21] - 除税后亏损从192.7万港元变为412.8万港元[2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91] - 公司根据《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采纳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该守则[92]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3]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94]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核对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业绩公布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未作意见或核证结论[95] - 载有相关资料的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在指定网站刊登[96]
鸿福堂(0144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