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0年1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7月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及销售铅酸动力、锂离子电池等相关产品[20] - 公司位列“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第七位,连续十年蝉联“中国轻工业新能源电池行业十强企业”第一位[102] - 公司位列“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第七位 [115] - 公司连续十年蝉联“中国轻工业新能源电池行业十强企业”第一位 [115] - 公司连续第19年聘请甄子丹为品牌代言人 [114] - 公司本年度成功引进国家级专家5人,截至2022年底已聘请逾19位国内外知名专家 [117] - 公司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并在国外建立多家技术研发中心 [1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本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319.31亿元,较去年增长约8.3%(二零二一年:约人民币294.89亿元)[7] - 本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37.02亿元,较去年增加约11.3%(二零二一年:约人民币33.24亿元)[7]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4.17亿元(二零二一年:约人民币5.16亿元)[7]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8元(二零二一年:人民币0.47元)[7] - 本年度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818,077千元(二零二一年:人民币784,617千元)[5]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30,228千元(二零二一年:人民币249,532千元)[5]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1,930,55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9,488,819千元人民币[30] - 2022年公司毛利为3,701,51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324,497千元人民币[30] - 2022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818,07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784,617千元人民币[30] - 2022年公司年内利润为587,84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35,085千元人民币[30] - 2022年公司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80,27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39,204千元人民币[30]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417,18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16,269千元人民币[30]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09,60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20,388千元人民币[30] - 2022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38元人民币,2021年为0.47元人民币[30] - 2022年各类电池及可重用材料收入总计31,930,551千元,2021年为29,488,819千元[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达人民币4.17亿元[82] - 本年度公司收入约达人民币319.31亿元[102] - 公司本年度总收入约319.31亿元,同比上升约8.3% [106]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37.02亿元,同比增加约11.3% [106] - 公司本年度整体毛利率约11.6%,上一年约11.3% [106] - 公司本年度拥有人应占利润约4.17亿元,同比下跌19.2% [106] - 本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319.30551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8.3%,主要因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增加[138] - 本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37.01517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1.3%,毛利率约为11.6%(2021年:约11.3%)[140] - 本年度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4.23472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10.6%,主要因本年度收取的政府补助减少[121] - 本年度除税前利润约为人民币8.18077亿元,较2021年增幅约4.3%[125]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减至约人民币2.30228亿元,减幅约7.7%,实际税率约为28.1%(2021年:约31.8%)[14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本年度减少至人民币4.17181亿元(2021年:约人民币5.16269亿元)[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费用 - 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包括董事酬金)为人民币1,904,042千元(二零二一年:人民币1,565,955千元)[11] - 本年度折旧及摊销总额为人民币707,436千元(二零二一年:人民币704,384千元)[11] - 本年度确认存货成本为人民币28,224,126千元(二零二一年:人民币26,149,399千元)[11] - 本年度分销及销售开支约为人民币10.45058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24.5%,占收入百分比约为3.3%(2021年:约2.8%)[121]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5.73252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1.4%,主要因疫情爆发期间产生额外员工成本及其他行政开支[142] - 本年度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0.97402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8.1%,主要因铅酸电池及其他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开支增加[123] - 本年度融资成本增至约人民币3.70373亿元,增幅约15.1%,主要因本年度银行借贷利率增加[124] - 本年度公司研发开支约达人民币10.97亿元,占总收入约3.4%[95] - 本年度雇员总成本约为人民币1,904,042,000元[16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流动负债为11,495,088千元,2021年为12,099,870千元[19] - 2022年流动资产净额为1,552,276千元,2021年为1,501,470千元[19] - 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483,247千元,2021年为8,083,892千元[19] - 2022年股本为74,704千元,2021年为74,704千元[19] - 2022年储备为5,819,442千元,2021年为5,523,236千元[19] - 2022年总权益为6,810,306千元,2021年为6,380,685千元[19] - 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1,672,941千元,2021年为1,703,207千元[19] - 非流动资产总计6930971,较上期6582422增长5.29%[32] - 流动资产总计13047364,较上期13601340下降4.07%[32]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967101,较上期4773860增长4.05%[32] - 使用权资产为537214,较上期536178增长0.20%[32] - 存货为3981978,较上期3923961增长1.48%[32] - 应收贸易账款为2234847,较上期2205165增长1.34%[32]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款项为2365207,较上期1660973增长42.40%[3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157975,较上期2860613下降24.57%[32] - 2022年银行借贷377,436千元,租赁负债919千元,借贷成本总值378,355千元,资本化金额7,982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41,542千元、380千元、341,922千元、20,076千元[46]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客户合约减信贷亏损拨备)为2,234,847千元,2021年为2,205,165千元[76]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为2,456,170千元,2021年为2,711,383千元[80] - 2022年0 - 9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669,011千元,2021年为759,431千元[80] - 2022年91 - 18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561,516千元,2021年为1,096,460千元[80] - 2022年0 - 45日应收账款为1,108,55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171,570千元人民币[97] - 2022年46 - 90日应收账款为438,49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96,760千元人民币[9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为15.52亿元,2021年同期约为15.01亿元[147]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1.58亿元,2021年同期约为28.61亿元[147] - 2022年12月31日债务净额约为25.87亿元,2021年同期约为21.50亿元[147] - 2022年12月31日借贷中约40.44亿元按固定利率计息,约41.96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147]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14,2021年同期为1.12;负债比率约为12.9%,2021年同期约为10.7%[148]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或然负债[150] - 2022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为11.34亿元,2021年为11.29亿元[165] - 2022年收购无形资产已订约但未拨备为7920万元,2021年为7690万元[165] - 2022年及2021年向联营公司注资已订约但未拨备均为6400万元,向一家合营企业注资均为17.4万元[1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就本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66港元,分派总额约为0.729亿港元(二零二一年:约0.961亿港元)[7]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息9605.9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8177.7万元)于2022年7月以现金悉数结付[53] - 2022年宣布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087港元,金额为96,059千港元[96] - 2021年宣布派发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0.117港元,金额为129,183千港元[96] - 报告期末后,董事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末期股息72,872,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63,792,000元)[75] - 董事会决议向2023年6月14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66港元[174]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2日至6月14日暂停办理股东名册登记手续[174] - 建议末期股息预计于2023年7月14日或前后派发,须经2023年6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174] - 股东最迟须于2023年6月9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手续以获派末期股息[1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务相关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2019 - 2021年按15%优惠税率缴纳所得税[49] - 集团须按10%税率缴纳预扣税,2022年已支付集团内公司间股息预扣税约969万元,2021年为1552万元[50] - 2022年拨充资本之借贷成本按合格资产开支4.46%计算,2021年比率为5.34%[67] - 2022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87,981千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1,443千元,递延税项抵免(59,196)千元,总计230,228千元;2021年分别为291,104千元、2,919千元、(44,491)千元,总计249,532千元[70] - 公司估计将确认与租赁负债相关的递延税项资产111.6万元,与使用权资产相关的递延税项负债112万元[43] 财务准则相关 - 部分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将于2023年或2024年生效[24]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不会对集团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25] -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26] - 公司于2022年首次采纳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36][37][38][39] - 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预计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2]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正重新审视会计政策披露[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铅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上升15.3%至约人民币279.34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87.5%[91] - 本年度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上升21.4%至约人民币194.71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61%[91] - 本年度电动三轮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的销售收入上升3.4%至约达人民币84.6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26.5%[91] - 公司本年度锂离子电池产品销售收入约3.6
超威动力(00951)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