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威动力(00951) - 2023 - 年度业绩
00951超威动力(00951)2024-03-26 21:41

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情况 - 2023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破4亿台,超过汽车的3.1亿台[2] - 2023 - 2027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销量将以约3.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约达6000万台[2] - 2023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量增速预计保持在20%左右[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403.75亿元,较去年增长约26.4%[17] - 本年度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36.00亿元[17]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3.48亿元[17]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1元[17] - 董事会建议本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53港元,分派总额约为0.585亿港元[17] - 2023年全年收入为40,374,51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1,930,551千元人民币[32] - 2023年全年毛利为3,599,73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701,517千元人民币[32] - 2023年年内利润为530,51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87,849千元人民币[32] - 2023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31,82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80,276千元人民币[32] - 2023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31元人民币,2022年为0.38元人民币[32] - 2023年流动资产净额为2,301,29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552,276千元人民币[34] - 2023年总权益为7,196,80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810,306千元人民币[34] - 2023年递延税项负债为9,00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000千元人民币[34] - 2023年租赁负债为5,86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9,996千元人民币[34] - 2023年借贷为1,504,95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427,050千元人民币[34] - 2023年电动自行车电池收入为16459759千元,2022年为15718006千元[42] - 2023年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收入为8990878千元,2022年为7927782千元[42] - 2023年锂离子电池收入为217249千元,2022年为362426千元[42] - 2023年可重用材料收入为14706626千元,2022年为7922337千元[42] - 2023年总收入为40374512千元,2022年为31930551千元[42]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960199千元,2022年为1904042千元[46] - 2023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655590千元,2022年为707436千元[46] - 2023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36765467千元,2022年为28224126千元[46] - 2023年确认为开支的研发成本为1213781千元,2022年为1097402千元[46] - 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754824千元,2022年为818077千元[48] - 2023年按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188706千元,2022年为204519千元[48] - 2023年度所得税开支为224310千元,2022年为230228千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成立的其他附属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与2022年相同[47] - 公司未行使之购股权对2023年及2022年每股盈利并无摊薄影响[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借贷成本总值424,087千元,资本化金额7,762千元,实际借贷成本416,325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78,355千元、7,982千元、370,373千元,资本化年度比率从2022年的4.46%降至2023年的4.34%[58] - 2023年所得税开支224,310千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148,719千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拨备不足 -17千元,递延税项抵免75,608千元;2022年所得税开支230,228千元,对应数据分别为287,981千元、1,443千元、 -59,196千元[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就集团内公司间股息支付预扣税约9,625,000元,2022年为9,690,000元,目前集团按10%税率缴纳预扣税[64] - 报告期末,董事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58,519,000港元,需经股东大会批准[66]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347,528千元,2022年为417,181千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对应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均为1,104,127千股[69] - 2023年宣布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72,872千港元,每股0.066港元;2022年宣布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96,059千港元,每股0.087港元,2022年度股息已在2023年7月现金付清[70]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561,404千元,2022年为2,234,847千元[72] - 2023年0 - 45日应收贸易账款864,298千元,46 - 90日为204,244千元,91 - 180日为219,493千元,181 - 365日为109,709千元,逾1年为163,660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108,552千元、438,497千元、233,986千元、273,200千元、180,612千元[73] - 中国附属公司一般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2021 - 2023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优惠税率缴纳所得税[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为银行发行的已贴现及已背书票据对应收款银行或供应商应付账款分别价值29.4804亿元及15.63453亿元,2022年为8.40625亿元及5.01305亿元[78]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达3.48亿元,同比减少16.7% [80][8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向银行贴现账面价值为6.95155亿元的若干应收票据,向供应商背书账面价值为8051.5万元的若干应收票据[82]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0 - 30日为873249千元,2022年为1419577千元;31 - 90日为509025千元,2022年为494672千元等[85] - 本年度集团总收入上升约26.4%至约403.75亿元,2022年为319.31亿元[87] - 集团毛利减少约2.7%至约36.00亿元,2022年为37.02亿元[87] - 集团整体毛利率下跌至约8.9%,2022年约11.6% [87] - 每股基本盈利为0.31元[87] - 本年度锂离子电池产品销售收入约2.17亿元[92] - 集团一般于收货日期起30日内清偿应付贸易账款,2022年也是30日[84]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35.99731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2.7%,毛利率约为8.9%(2022年约11.6%)[97]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5.25315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24.0% [98] - 公司本年度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2.13781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0.6% [100] - 公司本年度除税前利润约为人民币7.54824亿元,较2022年减幅约7.7% [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23.01298亿元(2022年约15.52276亿元)[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35.40761亿元(2022年约21.57975亿元)[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债务净额约为人民币21.46701亿元(2022年约25.86765亿元)[103] - 公司借贷中约人民币55.73526亿元按固定利率计息,约人民币52.08025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103] - 公司本年度收入约达人民币403.75亿元[109] - 集团本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403.75亿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319.31亿元增长约26.4%,主要因可再生材料销售增加[121] - 集团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6.12亿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5.73亿元增加约6.8%,主要因顾问费及员工成本增加[123] - 集团融资成本由2022年的约人民币3.70亿元增至本年度的约人民币4.16亿元,增幅约12.4%,主要因银行借贷利息费用增加[124] - 集团本年度所得税开支减至约人民币2.24亿元(2022年:约人民币2.30亿元),减幅约2.6%,本年度实际税率约为29.7%(2022年:约28.1%),实际税率较高因未确认税项亏损及可扣税暂时性差额增加[1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023年减少至人民币347,528,000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417,181,000元[14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18,2022年12月31日为1.14;负债比率约为9.9%,2022年约为12.9%[142] - 2023年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06,751千元,2022年为113,352千元等[14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及香港共聘用16,721名员工,2022年12月31日为16,977名;本年度雇员总成本约为人民币1,960,199,000元[145] - 董事会决议向2024年6月17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53港元,预计2024年7月17日或前后派发[136] - 本年度分销及销售开支约为10.47567亿元,较2022年的约10.45058亿元轻微增加约0.2%,本年度占收入百分比约为2.6%(2022年:约3.3%)[166] - 本年度铅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约254.51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63.0%,其中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约164.60亿元,占比约40.8%,电动三轮车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销售收入约89.91亿元,占比约22.3%[156] - 本年度集团研发开支约达12.14亿元,占总收入约3.0%[165] - 非流动资产为6637978(当前)和6930971(对比)[176] - 流动资产为15154505(当前)和13047364(对比)[176] - 流动负债为12853207(当前)和11495088(对比)[176] - 存货为4473315(当前)和3981978(对比)[176]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540761(当前)和2157975(对比)[176] - 借贷为5208025(当前)和4195517(对比)[176] - 应付贸易账款为1582586(当前)和2456170(对比)[176] - 合约负债为1600107(当前)和1041577(对比)[176] 公司业务与运营情况 - 公司将生产设施部署于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3] - 公司主要从事铅酸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制造与销售[9] - 集团向客户销售铅酸动力锂电池等产品,收入于货品控制权转让时确认,一般提供45至90日信贷期[43] - 集团一般提供所有铅酸动力电池产品自销售起计15个月保证期[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聘请逾2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并与诺贝尔奖得主达成战略合作[95] - 集团继续被纳入“中国企业500强”及“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并登上多个重量级榜单[117][154] - 2024年集团将打造“零碳超威”示范样本,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市场推广、智慧管理等方面发力[120] - 集团业务主要在中国经营,买卖以人民币交易,董事认为集团营运现金流及流动资金不存在重大外汇汇率风险,目前并无任何外币对冲政策[127] - 集团将跟随国家政策导向,践行企业使命,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市场销售[157][163] - 集团连续第20年聘请甄子丹作为品牌代言人[170] 公司注册与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0年1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自2010年7月7日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