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科蓉医药(06833) - 2023 - 中期业绩
06833兴科蓉医药(06833)2023-08-30 19:3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轻微下降3.5%,从11.299亿元降至10.901亿元,药品销售收益减少5130万元,医美服务收益增加1150万元[1]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减少3970万元,从1.922亿元降至1.525亿元,毛利率由17.0%下降至14.0%[2] - 报告期内公司纯利减少4230万元,从6190万元降至1960万元[3][4] - 报告期内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00965元,去年同期为0.03049元[5] - 报告期内公司每股摊薄盈利为0.00965元,去年同期为0.03048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50533亿元,去年12月31日为4.06927亿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1.91322亿元,去年12月31日为10.17406亿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0.06778亿元,去年12月31日为7.90585亿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05295亿元,去年12月31日为6.03812亿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090126千元,除税前溢利为42769千元[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129926千元,除税前溢利为78568千元[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641855千元,总负债为1036560千元[2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424333千元,总负债为820521千元[2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4220千元,2022年同期为11493千元[29]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7360千元,2022年同期为11617千元[2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3174千元,2022年同期为16645千元[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9595千元,2022年同期为61923千元[36] - 2023年上半年药品销售收益为1076097千元,医美服务收益为14029千元;2022年上半年药品销售收益为1127374千元,医美服务收益为2552千元[2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一名主要客户的收益约为204155000元,占收益总额10%或以上;2022年上半年为337732000元[28] - 报告期内集团录得收益10.901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980万元,减幅3.5%[77] - 报告期内集团录得销售成本9.376亿元,与2022年同期基本相同[78]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1.52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922亿元减少3970万元,毛利率由17.0%降至14.0%[79]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4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30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减少820万元[80]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约471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070万元,主要因市场推广开支减少[81]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开支484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110万元[82]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开支90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00万元增加700万元[83]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成本74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20万元,主要因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减少450万元[84] - 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开支23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660万元[85] - 报告期内公司纯利19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230万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比率为28.6%,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6%有所下降[9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流入约4.25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8770万元大幅增加[95] - 报告期内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47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240万元[96] - 报告期内集团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1.885亿元,2022年同期为现金流入净额1.246亿元[9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6189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6996亿元[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为1656.4万元,2022年同期为902.5万元[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266名雇员,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计2440万元,2022年同期为1290万元[10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就报告期宣派任何中期股息[7] - 本中期公司已宣派及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98港仙,总额20000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8112000元),2022年为零[34] - 董事会决议不就报告期(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23] 资产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6229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71144千元,其他无形资产为24752千元,使用权资产为75429千元[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为69654000元的楼宇已抵押作银行借款担保[38]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即期部分为117413千元,非即期部分为2917千元[4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为297770千元,应收票据为4764千元[4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244771000元以信用证结算,2022年12月31日为319381000元[4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已扣除亏损拨备)为297,770千元,其中3个月内为236,032千元,3个月以上为61,738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350,162千元、349,742千元、420千元[4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714,739千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639,383千元,应付票据75,356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407,988千元、366,988千元、41,000千元[4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为43,26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927千元[4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即期部分为200,857千元,非即期部分为1,34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即期部分为180,806千元,非即期部分为922千元[47]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2,032,890,585,已发行股本为164千元[48] - 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为24,19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660千元[48] - 2023年6月30日或然代价按公平值重新计量为20,42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078千元[5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Risun Investments Limited款项为1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千元[53] - 2023年6月30日非即期银行借款账面值为1,340千元,公平值为1,344千元;2022年12月31日账面值为922千元,公平值为868千元[54]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账面值为20,421千元,公平值为19,078千元;2022年12月31日账面值和公平值均为19,078千元[5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目标净收入变动范围上升或下降10%,会导致公平值增加人民币791,824元及减少人民币1,266,609元[5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票据公平值为4,76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6千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用于获得银行及其他借款抵押的楼宇账面价值为6965.4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7099.9万元[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用于开立信用证和应付票据抵押的银行结余账面价值为2.4107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852亿元[102] 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有进口药品销售、医美药物研究及制造、医美服务三个可报告经营分部[17] - 报告期内药品销售收益为10.76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130万元,跌幅达4.6%[69] - 报告期内集团医美服务收入约为1400万元[69] - 报告期内药品销售收益占比98.7%,医美服务收益占比1.3%,2022年同期分别为99.8%和0.2%[77] - 报告期内人血白蛋白半年批签发量为3860万瓶,较去年同期增长25.8%,进口和国产白蛋白占比分别为55.7%和44.3%,进口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上涨19.9%[69] - 预计2023年下半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继续增长,全年将显著超越去年供应量[73] - 集团医美产品“少女针”预计今年稍后续完成所有临床前研究并进入临床研究阶段[74] - 集团将依托聚己内酯原材料开发“PCL+X”系列医美产品[75] 公司收购情况 - 收购德美公司70%股权代价不超6650万元,收购剩余30%股权代价不超2850万元[48] - 德美公司收购时可识别资产及负债公平值中,按公平值计量的可识别资产净值总额为17,909千元,收购商誉66,536千元,已转让购买代价84,445千元[50] - 收购德美公司已转让购买代价中现金支付68,000千元,应付或然代价16,445千元[50] 内部控制相关情况 - 2022年1月进行的交易涉及内部控制违规事件,总额达13百万美元(约100百万港元)[60] - 内部控制顾问已完成首份内部控制检讨报告草稿,第二期检讨报告将于2023年9月中备妥[65] - 2022年9月15日,公司接获核数师函件,告知可能存在内部控制违规事件,涉及2022年1月交易,总额1300万美元(约1亿港元)[124] - 2022年9月17日,董事会决议成立独立委员会调查该事件[125] - 2022年12月21日,独立委员会委任致同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法证会计师进行调查[125] - 2023年3月15日,独立委员会接获法证调查草拟本[125] - 2023年4月21日,独立委员会委聘大华国际咨询有限公司为内部控制顾问[125] - 2023年7月4日,独立委员会接获最终法证调查报[125] - 内部控制顾问已完成首份检讨报告草稿,第二期检讨报告将于2023年9月中备妥[126] - 公司得出内部控制检讨结果后将另行刊发公告通知投资者及股东[127] 公司人员及公告相关情况 - 2023年3月29日,黄祥彬辞任联席行政总裁,金敏成为公司行政总裁[120] - 中期简明财务资料于2023年8月30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68]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阅及监察集团财务申报系统、编制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程序等[128] - 审核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已审阅集团未经审核简明中期业绩及公告[128]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29] - 2023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129]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黄祥彬先生及雷世锋先生[129]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英杰先生、汪晴先生、刘文芳先生及白志中先生[129]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识别的主要风险包括未能维持与供应商关系、汇率波动、成本增加及竞争加剧致毛利减少、产品供应延误或中断等[110][111][112][113] 公司配售股份情况 - 2022年配售股份1.6亿股,配售价每股1.29港元,较2021年12月7日收市价折让约19.38%,所得款项净额约1.949亿港元[103]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0%(约7800万港元)用于开发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及其材料,约60%(约1.169亿港元)用于策略性收购/开发医美新项目/产品[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6180万港元,报告期内动用约1880万港元,剩余4300万港元[104]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由黄祥彬先生担保的计息银行贷款为200,000千元,2022年同期为180,000千元[53] - 截至2023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