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192,402千港元,2022年为152,215千港元[9][24] - 2023年毛利为52,788千港元,毛利率27.4%;2022年毛利为37,590千港元,毛利率24.7%[9][2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18,631千港元,2022年为12,770千港元[9][24] - 2023年年内溢利为18,631千港元,2022年亏损79,783千港元[9][24]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3.21港仙,2022年亏损12.75港仙[9] - 2023年和2022年资产总值分别为205,916千港元和160,749千港元[46] - 2023年和2022年汇兑差额净额分别为(219)千港元和88千港元,没收已抵押存款分别为0千港元和(414)千港元[59] - 2023年和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分别为5,735千港元和4,642千港元[60]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澳门所得补充税、中国企业所得税分别为5,785千港元、236千港元、2千港元,2022年香港利得税、过往年度即期税项调整分别为4,612千港元、30千港元,2023年递延税项抵免为(288)千港元[63] - 2023年和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分别为104,742千港元和84,67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分别为1,020千港元和490千港元,权益总额分别为105,762千港元和85,167千港元[66] - 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收益为192,402千港元,2022年为152,21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6.4%[80][81] - 2023年年内溢利为18,631千港元,2022年年内亏损为79,783千港元[81] - 2023年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为959千港元,2022年为441千港元[81] - 2023年折旧为783千港元,2022年为71千港元[81] - 2023年资产总额为205,916千港元,2022年为160,749千港元[81] - 2023年负债总额为100,154千港元,2022年为75,582千港元[81] - 2023年销售成本及行政开支总计163,881千港元,2022年为132,327千港元[8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20,046千港元,2022年为13,009千港元;2022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92,553千港元[110]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为3.21港仙,2022年为2.08港仙;2022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为14.83港仙;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21港仙,2022年为 - 12.75港仙[110] - 2023年及2022年法定普通股数目均为4,000,000,000股,股本为4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均为624,000,000股,股本为6,240千港元[118]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为19240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5220万港元增加26.4%,主要来自永久吊船业务[123][125] - 公司毛利由约3760万港元增加至约5280万港元,毛利率由24.7%提升至27.4%,因永久吊船业务订单和利润率增加[12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纯利由1280万港元增加至1860万港元,主要因毛利增加、无股份付款开支及行政开支部分抵消影响[128]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2年约100万港元大幅下跌至本年度约3000港元,因无政府资助[142]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2年约1770万港元增加约660万港元至本年度约2430万港元,因发展新能源业务[144] - 公司2023年借款总额约为5970万港元,2022年约为4560万港元,年利率5.50%至6.41%(2022年:5.50%)[150]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58.7%及56.3%[151] - 集团财务成本净额从2022年约24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280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从460万港元增至570万港元[167]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分别约为1580万港元及1590万港元[175]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分别为66名及58名[179] 未分配公司开支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未分配公司开支中折旧费用1,499,000港元,2022年为2,125,000港元[21] - 2023年未分配公司开支中摊销费用为零,2022年为72,000港元[21] - 2023年未分配公司开支中公司开支5,471,000港元,2022年为9,422,000港元[21] 负债相关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58,163千港元,2022年为37,039千港元[33]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41,991千港元,2022年为38,543千港元[33] 客户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和2022年客户A收益分别为62,947千港元和33,829千港元,客户B收益分别为42,536千港元和18,325千港元,客户C在2022年收益为30,219千港元[55] 地区收益及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和2022年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141,121千港元和145,165千港元,澳门地区收益分别为51,064千港元和5,640千港元,马来西亚地区2022年收益为1,393千港元[79] - 2023年和2022年香港地区分部负债分别为1,969千港元和2,675千港元,中国地区分别为855千港元和44千港元[76] 税率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税率2023年和2022年均为16.5%[61] - 附属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2年:25%)[85] - 2023年及2022年澳门附属公司按12%的标准税率缴纳所得补充税[104]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70] 已终止经营业务数据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2年建筑收益为81,143千港元,2023年为0[80][81]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2年除所得税后亏损为87,596千港元[88] 贸易应收及应付款项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4,705千港元,2022年为16,505千港元;应收保固金2023年为15,529千港元,2022年为12,801千港元[93][95]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固金扣除亏损拨备后为49,267千港元,2022年为28,847千港元[93]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0,977千港元,应付保固金为2,749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保固金为23,726千港元[118]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2023年为2097.7万港元,2022年为1171.2万港元[135] - 公司应付保固金2023年为274.9万港元,2022年为414.2万港元[136] 合约相关数据 - 2023年与永久吊船建造合约有关的合约资产总额为83,394千港元,合约负债总额为3,731千港元[95] - 2022年固定价格长期永久吊船业务建造合约产生的未履行履约责任为237,066千港元[99] - 公司合约资产亏损拨备增加约66万港元(2022年:30.3万港元)[131] 贷款融资相关情况 - 公司与关先生的贷款融资额度增至最高4300万港元,还款日期延至2025年1月15日,年利率5.5厘[130] - 2022年8月集团与主要股东订立贷款协议,融资额度最高达100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增至2000万港元,还款日期延至2025年6月30日[169] 履约保证相关数据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履约保证分别为13,123千港元及16,911千港元,2023年履约保证保险合约为2,203千港元[154]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分别就22项及28项建筑合约提供履约保证担保[176] 客户索赔情况 - 2018年集团接获客户索赔约340万港元,2021年经修订索赔约290万港元,最终结果现阶段无法确定[178] 股息及股份过户相关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83]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7日至2024年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87] - 所有股份过户文件连同有关股票须不迟于2024年5月24日下午4时30分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187] 公司组织架构相关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8]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七名成员组成[190] - 公司执行董事有关锦添先生、叶永圣先生、张广迎先生及梁五妹女士[19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刘智鹏议员、钱伟强先生及巫丽兰教授[190] 业绩及年报刊登情况 - 公司2023年年度业绩及2023年年报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190] 集团未动用信贷融资额度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动用信贷融资额度分别为2910万港元及3910万港元[170] 公司业务策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永久吊船工程一站式设计及建造,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开发等业务,将关注市场调整策略实现永久吊船业务可持续发展[121][122]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