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满贯集团(03390) - 2023 - 年度业绩
03390满贯集团(03390)2024-03-27 16:3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财政年度收入为11.986亿港元,较2022年的11.862亿港元增加1.1%[2] - 2023年财政年度毛利为3.211亿港元,较2022年的2.615亿港元增加22.8%[2] - 毛利率由2022年财政年度的22.0%上升4.8个百分点至2023年财政年度的26.8%[2] - 2023年财政年度净溢利为2.973亿港元,较2022年的4360万港元大幅增加581.4%[2] - 2023年财政年度股息总额为每股普通股7港仙,2022年财政年度股息总额为3港仙[2] - 2023年经营溢利为3.3655亿港元,2022年为6488万港元[3] - 2023年年内溢利为2.97323亿港元,2022年为4363.1万港元[3] - 2023年总非流动资产为3.22393亿港元,2022年为1.82465亿港元[5] - 2023年总流动负债为4.33115亿港元,2022年为7.14777亿港元[7] - 2023年总权益为5.43546亿港元,2022年为2.9316亿港元[7]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1198649千港元,2022年为1186185千港元,同比增长1.05%[17] - 2023年非流动资添置为72222千港元,2022年为16555千港元,同比增长336.25%[16] - 2023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202875千港元,2022年为 - 5609千港元[18] - 2023年政府补助为748千港元,2022年为1405千港元,同比下降46.76%[20] - 2023年售出存货成本为877547千港元,2022年为924647千港元,同比下降5.09%[22]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提拨备,与2022年相同[23] - 2023年年内税项开支总额为20373千港元,2022年为6736千港元,同比增长202.45%[24]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317696千港元,2022年为50367千港元,同比增长530.76%[25] - 2023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97319千港元,2022年为43750千港元,同比增长579.59%[2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8港仙,2022年为6港仙,同比增长533.33%[26]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97,319千港元,2022年为43,750千港元;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为38港仙,2022年为6港仙[28] - 2023年公司收入约1,198.6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186.2百万港元上升1.1%[38] - 2023年公司净溢利大幅上升至297.3百万港元,2022年为43.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81.4%[38] - 2023年公司总收入增加1.1%,达1198.6百万港元,2022年为1186.2百万港元[47][48] - 2023年香港收入上升94.0%至623.7百万港元,2022年为321.6百万港元;澳门收入增加19.1%至112.7百万港元,2022年为94.5百万港元;中国内地收入减少44.9%至413.9百万港元,2022年为750.9百万港元;其他市场收入增加152.3%至48.3百万港元,2022年为19.2百万港元[47][48][49] - 2023年公司毛利较2022年增加22.8%至321.1百万港元,毛利率增加4.8个百分点至26.8%[50] - 2023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较2022年减少10.6%至108.5百万港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16.0%至84.5百万港元;财务成本增加106.8%至23.4百万港元[50]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209.0百万港元,2022年为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2.4百万港元[51]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97.3百万港元,2022年为43.8百万港元[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9.1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4.6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3.8%,2022年12月31日为47.6%[53]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包括有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约100.0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9.4百万港元;无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约39.0百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股东贷款约50百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54]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一年内到期为131,083千港元,2022年为242,012千港元;第二年到期为469千港元,2022年为24,088千港元;第三年至第五年到期为1,506千港元,2022年为4,049千港元;五年以上到期为5,970千港元,2022年为8,219千港元[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334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5330万港元[57]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僱員總數為130名(2022年12月31日:179名),本財政年度員工成本總額約為6590萬港元(2022年財政年度:5370萬港元)[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分销、电商、零售店可报告分部收入分别为706378千港元、406397千港元、116873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82300千港元、738673千港元、0千港元[14] - 2023年分销、电商、零售店可报告分部业绩分别为94919千港元、48380千港元、7611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2152千港元、40743千港元、 - 3190千港元[14] - 2023年分销、电商、零售店分部资产分别为478349千港元、102203千港元、137275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67263千港元、472530千港元、33710千港元[15] - 2023年分销、电商、零售店分部负债分别为 - 197481千港元、0千港元、 - 42623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 - 164920千港元、 - 208081千港元、0千港元[15] - 本财政年度香港分销销售额623.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4.0%,澳门分销销售额升幅达19.1%,东南亚分销销售额同比增幅达152.3%[39] - 2023年财政年度电商业务分部业绩为48.4百万港元,2022年为40.7百万港元[40] - 2023年财政年度新加坡分销销售额达41.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8.9百万港元上升121.3%[45]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供应超200个本地及海外品牌,提供超1,500项产品,开发多个自有品牌[35] - 公司主要运营分销、电商及零售店三个业务分部,还提供全渠道品牌营销管理服务[38] - 公司旗下代理海外品牌包括康萃乐、Kaminowa、Biolane等,获Nu - Prep东革绿宝港澳独家代理权[43] - 公司拥有BG Pro博健专研、和汉匠心、金门强效等自有品牌,推出众多新产品[44] - 公司主席收购香港品牌宝和堂,将与公司合作推出及销售更多新产品[44] - 公司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地建立采购中心[45] - 2022年财政年度公司获得马来西亚天津同仁堂制药厂有限公司独家分销权[45] 公司股权交易与投资 - 2023年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186727千港元,重新计量联营公司权益收益为1414千港元,出售合营企业收益为10000千港元[14] - 2023年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为6450千港元,2022年亏损为4165千港元[14] - 2023年公司投资保险合约价值变动为148千港元,2022年为 - 1323千港元[1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完成出售Combo Win Asia Limited 51%持股,作价130百万港元,目前持有49%股权[40] - 2023年5月公司斥9.12百万港元收购康宁行有限公司额外12%股权,现共拥有61%股权[41] - 2023年4月28日,公司附属公司以912万港元收购康宁行12%股权,完成后持股61%[59] - 2023年7月7日,公司附属公司以1.3亿港元出售CWA 51%权益,完成后持股49%[60] - 出售事项及提供财务资助适用百分比超25%低于75%,由持有公司约56.01%股份的公司批准[60] - 2023及2024财年,CWA拥有人应占除税后综合溢利总额不少于7400万港元,综合营业额总额不少于16.4亿港元[61] - 2023财年,CWA综合营业额约7.677亿港元,拥有人应占除税后综合溢利约3950万港元[62] - 2023财年,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7780万港元(含CWA四季度)[62] - 2023年6月30日,提供财务资助最高金额为3.895亿港元,12月31日为3.817亿港元[6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健倍苗苗5500万股普通股,占股权6.35%,投资成本5130万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对健倍苗苗投资公平值为5780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比率5.8%[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公平值收益為650萬港元[6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健倍苗苗宣派及批准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宣派及批准中期股息每股3.45港仙[65] - 控股股東Tycoon Empire Investment Limited以2億股股份向華潤醫藥零售抵押,作為經修訂IPO前股東協議履約擔保[67] 股息分配与股东大会相关 - 2023年已付及建议股息均为28,000千港元,每股普通股3.5港仙;2022年已付股息无,建议股息为24,000千港元,每股普通股3港仙[28] - 公司将於2024年5月31日舉行股東週年大會[69]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5港仙已於2023年10月30日派付,董事建議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5港仙(2022年:3港仙),預計2024年7月12日或前後派付[70] - 為符合收取建議末期股息資格,股份過戶文件連同股票須於2024年6月12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交指定地點[71] - 為釐定出席股東週年大會投票權利,2024年5月27日至5月31日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文件須於2024年5月24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交指定地點[72] - 為釐定收取建議末期股息權利,2024年6月13日至6月14日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文件須於2024年6月12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交指定地點[72] 公司合规与治理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过往金额无影响,预计对当前或未来无重大影响[10] - 若干新订会计准则及诠释于2023年12月31日未强制生效,公司未提早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11] - 本财政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3] - 公司采纳不比标准守则宽松的证券交易守则,全体董事本财政年度遵守该守则[73]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嘉俊一人兼任[74]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内控及财报事宜、审核本财政年度经审核综合财报[75] - 集团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75] - 罗兵咸永道确认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报数字相符,其工作不构成核证聘用[76] - 本年度业绩公告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年度报告将在上述网站刊发并寄给股东[77]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1名执行董事王嘉俊、4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经修订IPO前股东协议 - 經修訂IPO前股東協議目標溢利為2.74億港元,涵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五個財政年度,公司該期間經審核淨溢利總額超過目標溢利[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