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水业集团(01129)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3.86亿港元,同比下降33.07%[1] - 同期毛利1.11亿港元,同比下降38.67%[1] - 期内亏损3777.3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621.4万港元,同比下降707.87%[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636.4万港元,同比下降133.05%[1] - 每股亏损1.96港仙,同比下降55.56%[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3.8576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76399亿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供水服务收益为586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208.3万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污水处理服务收益为43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318.3万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电力销售收益为1.5660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21676亿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提供供水、污水处理及建造服务”分部收益为2.1466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35522亿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开发及销售可再生能源”分部收益为1.7110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40877亿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744.2万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2536.9万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总借贷成本2.82亿港元,较2022年的4.1亿港元有所下降[20]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03亿港元,较2022年的1.92亿港元减少[20] - 2023年上半年雇员成本总额9623.8万港元,较2022年的1.07亿港元降低[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96港仙,2022年为1.26港仙[24] - 2023年上半年亏损净额约3777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纯利621万港元减少707.87%[6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636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为2419万港元[61] - 集团收益由2022年上半年的5.764亿港元减少1.9063亿港元至2023年上半年的3.8577亿港元[65] - 集团毛利由2022年上半年的1.816亿港元减少7022万港元至2023年上半年的1.1138亿港元[67]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8.87%,较2022年上半年的31.51%下降2.64%[6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342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155万港元[6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行政开支因出售临沂凤凰减少386万港元至1.232亿港元[6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50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60万港元[72] - 2023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处理的金融资产收益净额为4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亏损12万港元上升52万港元[7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预期信贷亏损拨备729万港元,包括应收贷款及利息437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106万港元及按金及预付款项186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539万港元[7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分占资阳市绿洲新中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亏损46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21万港元[7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分占合营公司溢利36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40万港元,主要来自宜春市明月山方科污水处理有限公司[7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出售新中水碳能录得收益302万港元,买卖协议于2018年6月订立,2023年6月完成出售[7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税项为1033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916万港元,减少883万港元[7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为3.857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764亿港元减少1.9063亿港元;毛利为1.113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816亿港元减少7022万港元[110] - 供水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5867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15.21%,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1341万港元;毛利为2349万港元,占集团总毛利21.09%,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764万港元[110] - 污水处理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434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11.25%,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22万港元;毛利为1670万港元,占集团总毛利14.99%,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328万港元[110][111][113] - 建筑服务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1259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29.18%,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1.0767亿港元;毛利为4194万港元,占集团总毛利37.66%,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2823万港元[110] - 开发及销售可再生能源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7111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44.36%,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6977万港元;毛利为2935万港元,占集团总毛利26.35%,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5281万港元[110]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32.64亿港元,较去年底下降5.76%[1] - 总负债14.71亿港元,较去年底下降5.7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14.17万港元,较去年底下降50.44%[1] - 资产净值17.93亿港元,较去年底下降5.76%[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权益0.45港元,较去年底下降8.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资产32.6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64亿港元减少[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负债14.7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61亿港元减少[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透过损益/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处理之金融资产为13,84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958千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71,25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7,941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53,5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9,194千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中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股份数目为200,000,000千股,金额为2,000,000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股份数目为2,873,610千股,金额为28,736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购置特许经营权无形资产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03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64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经扣除亏损拨备)90日内为107,536千港元,91至180日为34,012千港元,181至365日为90,326千港元,1年以上为519,410千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90日内为39,432千港元,91至180日为71,329千港元,181至365日为40,706千港元,1年以上为65,741千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处理之上市金融资产为2,648千港元,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处理之非上市基金投资为11,198千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914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445万港元,减少9303万港元[8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2603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985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27倍,2022年12月31日为1.31倍[8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为17927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0242万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0.62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66港元[8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综合资产总值减少19943万港元至32640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6351万港元[8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2.070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666万港元,主要因人民币兑港元贬值[8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548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226万港元,主要因宜春建筑项目竣工[9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证券投资公平值为1385万港元,占资产总值的0.42%[9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约为9.712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331万港元[9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增加2394万港元至7.5128亿港元,主要因政府上网电价补贴增加及水费及污水处理费支付放缓[95] - 可再生能源业务贸易应收款项净额6.4105亿港元,占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的85.33%,其中应收政府上网电价补贴6.1807亿港元,来自地方电网公司的电力销售应收款项2298万港元[96] - 供水及污水处理及相关建设服务贸易应收款项结余净额8251万港元,占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的10.98%,较2022年增加873万港元[98] - 销售已竣工物业贸易应收款项结余净额1964万港元,占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的2.61%,较2022年减少1450万港元[9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减少190万港元至5596万港元,减值拨备确认为106万港元[10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扣除亏损拨备)减少425万港元至4513万港元,确认的减值亏损为437万港元[10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按金及预付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1.1888亿港元,确认的减值亏损为186万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为14.7131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原因是偿还债务及结付应付承建款项[10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45.08%,计算方式为总负债除以总资产[10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4.662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538亿港元有所下降[10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4.53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919亿港元减少5569万港元[109] - 2023年6月30日,未赎回债券金额为1681万港元,来自关联公司贷款为1.03亿港元,两者合计1.1981亿港元,占其他贷款的56.83%[106][107][10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或然负债19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6万港元减少[14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融资租赁合同债务等共3.44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1258亿港元增加[1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若干银行存款1597万港元已抵押,取得银行融资16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零[151]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供水、污水处理、建造服务、可再生能源开发销售及物业投资发展业务[9] - 2023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贡献收益1.7111亿港元,建造服务业务分部产生收益1.1259亿港元[6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每日供水总量约为26万吨,较2022年上半年的31万吨减少5万吨;向江西供水总量达3260万吨,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7.49%[110][11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处理废水共3792万吨,较2022年上半年的3589万吨增加5.66%[111] - 公司持有5个污水处理项目股权,总日处理能力240,000吨[114] - 供水及污水处理基建建造服务收益1.1259亿港元,毛利4194万港元,分别占集团总额29.18%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