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230,86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7,205千元人民币增长303.6%[1] - 2022年毛利为89,23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7,267千元人民币增长88.8%[1] - 2022年毛利率为38.7%,较2021年的82.6%下降43.9%[1] - 2022年年内溢利为57,50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7,317千元人民币增长21.5%[1] - 2022年纯利率为24.9%,较2021年的82.7%下降57.8%[1]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72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59元人民币增长22.0%[1] - 董事会提议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2元人民币(含税),2021年为每股0.32元人民币[1] - 2022年收益和期内溢利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303.6%及21.5%[45] - 公司总收益从2021年的约5720万元增加约303.6%至2022年的约2.309亿元,主要因科创园租金收入增加、无疫情租金退款及确认约4.7万平方米物业销售额约1.712亿元[66] - 毛利从2021年的约4730万元增加约88.8%至2022年的约8920万元,但毛利率从约82.6%降至约38.7%[68] - 投资物业估值收益从2021年的约1990万元减少至2022年的约170万元[69] - 其他净收入从2021年的约850万元减少约770万元至2022年的约80万元[70]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约1050万元增加约12.7%至2022年的约1180万元[71]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的约1650万元增加约30.3%至2022年的约2150万元,实际税率从约25.8%增至约27.2%[72] - 年内溢利从2021年的约4730万元增加约21.5%至2022年的约5750万元,但纯利率从约82.7%降至约24.9%[73] - 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7870万元和7280万元[75] - 2022年12月31日无银行贷款(2021年为150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从2021年的约2.0%降至2022年的零[78][80] - 2022年员工数量从28名增至37名,员工成本从260万元增加约33.9%至350万元[88] - 2022年公司经审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约人民币8800万元[100]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为1,047,50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14,60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25,31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1,172千元人民币[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获333,000千元人民币银行融资,未动用金额为333,000千元人民币[13] - 2022年投资物业总额为1,047,500千元,2021年为1,014,600千元[34] - 2022年已完成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859,100,000元,2021年为866,000,000元[35] - 2022年1月4日偿还短期有抵押银行贷款15,000,000元[36] - 2022年未偿还资本承担为2,122千元,2021年为102,406千元[37] 收益来源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174,174千元,2021年为2,419千元;来自其他来源的收益2022年为56,686千元,2021年为54,786千元[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三名物业开发客户收益占公司收益超10%,分别约为12.30%、10.60%及10.00%,2021年无[22] 成本费用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分配至销售物业一年內的交易价格为8,479千元,物业管理服务为1,852千元[24] - 2022年其他净收入为754千元,2021年为8,480千元[24] - 2022年除税前溢利扣除融资成本8千元,2021年为736千元;2021年借贷成本以每年5.1%的比率资本化[25] - 2022年员工成本为3,486千元,2021年为2,604千元[26] - 2022年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中所得税为21,471千元,2021年为16,481千元[28]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2元,金额为16,000千元;2021年为0.32元,金额为25,600千元[30] - 2022年支付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5,600千元,2021年无[31]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年內溢利57,509,000元计算,2021年按47,317,000元计算,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均为80,000,000股[32] - 2022年和2021年已发行普通股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0,000,000股[33]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1年的约990万元增加约1.317亿元至2022年的约1.416亿元,主要因物业销售成本增加约1.271亿元等[67] 交易中心业务数据变化 - 交易中心建筑面积约74,204.7平方米,2022年12月31日价值为859.1百万元,2021年为866.0百万元[46][47] - 2022年12月31日交易中心有631名租户,2021年12月31日为595名[48] - 2022年交易中心一楼、二楼、三楼、地库每平方米平均每月实际租金分别为372.2元、193.4元、72.3元、17.1元,2021年分别为383.6元、158.4元、39.6元、17.1元[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交易中心可出租面积为25,230.9平方米,已出租可出租面积百分比为97.51%;2021年分别为25,474.8平方米和98.18%[51] 科创园业务数据变化 - 2022年10月集团新投资的科创园正式投入服务[43] - 集团主要业务为经营工量刃具行业交易中心和科创园的物业租赁业务[43] - 2018年12月,集团以6350万元中标建设科创园的土地[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为科创园(包括土地收购)投资约3.3亿元[5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已出售科创园建筑面积约46,714.19平方米的若干个单位,收入约1.712亿元,余下约8,681.49平方米及约60,481.19平方米分别可供出售及出租[57] - 2022年12月31日,科创园公平值约1.884亿元,权益由集团全资拥有[57] - 2022年12月31日,科创园共引进企业18家,厂房、宿舍、地库每平方米平均每月实际租金分别为12.2元、28.2元、19.7元,可出租面积为8,108.5平方米,已出租可出租面积百分比为13.4%[58]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规划建设科创园二期,两到三年开园实现租金及园区综合服务收入[60] - 公司计划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收购垂直电商打造电商平台,构建供应链金融收益体系[62]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30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6190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5210万元[90] - 上市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4230万元,余下约人民币970万元[9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设立及建设科创园成本及开支提供资金预算3644.1万元,已全额使用;拨付三楼进一步发展预算1041.2万元,实际使用70万元,余额971.2万元预计2023年12月使用;一般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预算520.5万元,已全额使用[91] 担保及股息相关事项 - 2023年2月20日,集团为客户向银行提供按揭贷款担保人民币2151万元[98] - 公司董事会建议2022年度以股权登记日在册股数为基数,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元,预计2023年6月9日派付[101][102] - 对境外非居民企业H股股东,公司按10%的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103] - 对H股个人股东,一般按10%税率代扣代缴股息的个人所得税,税务法规及相关税收协议另有规定的除外[104] 公司会议及手续安排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5月9日举行[105]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2日至2023年5月9日暂停办理H股过户登记手续,H股过户文件及股票最迟须于2023年4月2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过户登记处[106]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16日至23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H股过户文件须在2023年5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过户登记处[107] - 2023年5月23日名列H股股东名册的H股股东有权收取末期股息[107] 财务审核相关 - 毕马威已就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告所载财务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进行比较,数额一致[108]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2022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登[109]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共同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讨论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事宜,包括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110]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温岭工量刃具(01379)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