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江环保(00895) - 2023 - 中期业绩
00895东江环保(00895)2023-08-25 20:58

财务盈亏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约2.54亿元[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亏损为254,086千元人民币[1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57029千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17572千元[40]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54086千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6715千元[4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0.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33%;权益持有人亏损约1.9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约2041万元[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约为人民币2.54亿元;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9.1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流动负债净值约人民币4.32亿元[126] 资产状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超出流动负债约9.18亿元[3][1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现金及定期存款(不含受限及抵押存款)约15.57亿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2,703,090千元人民币[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65662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711454千元略有减少[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046462千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3026923千元[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为4,779,428千元人民币[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4.97%,2022年12月31日(经重列)为59.28%[8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3,128,308,000元,2022年12月31日(经重列)约为人民币3,458,429,000元[8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约为人民币4,636,292,000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3,865,324,000元[81] - 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57276千元,较报告期初的617856千元有大幅增加[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定期存款约为人民币15.57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6.18亿元,流动资金变化因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26]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8.3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03亿元[135] - 2023年6月30日,土地使用权为人民币3.4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24亿元[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放贷业务的应收贷款为833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210千元减少[9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129,479千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1,067,318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220,737千元和1,161,642千元[11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94,36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962千元[112]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资产为151,466千元,扣除非流动部分后为57,998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44,817千元和50,105千元[112] - 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其他贷款以账面价值约104,934,000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111,837,000元[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1,152,985千元,较2022年末的1,388,053千元减少[1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期票据为499,964千元,较2022年末的741,342千元减少;超短期融资债券为506,489千元,较2022年末的502,875千元增加[18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资产账面总值约为16.0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4.72亿元[192] 负债状况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3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86亿元减少[3] - 2023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的即期部分为17.0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88亿元增加[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为5.0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4亿元减少[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的计息借款为29.2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77亿元增加[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为1.8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99亿元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1年内到期为1,707,603千元,分类为流动负债部分后为2,928,689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726,479千元和2,577,062千元[117] - 报告期内,公司已悉数偿还总票面价值为230,000,000元的中期票据[118] - 报告期内,公司已悉数偿还发行规模为500,000,000元的2022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1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付控股股东款项约为人民币3.44亿元,期内已悉数归还[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5.3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86亿元[133] - 法院于2021年11月判决东恒环境应赔偿相关损失及利息并承担法律费用,集团不同意判决并上诉,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录入贸易应付款项13,003,000元[173] 收益与成本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为2,006,434千元人民币[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成本为1,913,620千元人民币[14] - 2023年报告期内,集团折旧及摊销为315,783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报告期内,集团利息开支为37,945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报告期内,集团利息收入为8,505千元人民币[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00648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033460千元有所下降[40]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15665千元,远低于2022年同期的411430千元[4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收运危废量同比下滑,但较2022年下半年已好转,无害化处置价格、包年客户客单价整体下滑,资源化业务收运折率提升,主营危废业务毛利走低[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总收益较2022年同期下降1.33%至约20.6484亿元[93] - 工业资源化产品营业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1.65%至约5.15553亿元;工业废物处置业务营业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34.84%至约4.3551亿元;稀贵金属回收利用营业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24.80%至约8.43855亿元[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毛利率为5.76%,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4.47个百分点[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同一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6.7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99.8万元[1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190,971,000元,占营业总收益9.5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财务成本约87,945,000元,占营业总收益4.38%,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计息借款增加[187]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报告分部包括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废物处理处置等[24] - 集团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加工及销售资源化利用产品等[70] - 工业废物资源化业务及工业废物处理处置业务营收分别约5.16亿元及4.3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约31.65%及约34.84%;稀贵金属回收利用业务营收约8.44亿元,同比增长约124.80%[87] 会计政策 - 2023年公司首次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21] 现金流量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2218千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162052千元[5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6055千元,2022年同期为305170千元[5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17669千元,2022年同期为271739千元[51] 重列调整 - 2023年1月1日递延税项资产重列调整后为58,302千元人民币[74] - 2023年1月1日递延税项负债重列调整后为62,554千元人民币[74] - 2023年1月1日累计溢利重列调整后为2,439,388千元人民币[74] - 2023年1月1日非控股权益重列调整后为720,833千元人民币[74] 公司战略与成果 - 公司采取差异化战略扩大市场布局,提升服务品质,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报告期内危废收运量开始回升,接近2022年同期水准[89] - 公司推进“瘦身健体”“资产盘活”等专项工作,报告期内压降生产制造费用约3800万元,人工成本同比下降约3000万元[90] - 公司推进高价值铜产品延伸开发,实现成分资源化,推动高盐/飞灰减量工艺创新,推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结题验收,获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8家企业获“专精特新”企业并新增授权专利50项[92] 债券发行与融资 - 2023年1月19日,公司完成2023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亿元,年利率为3.29%,到期日为2023年7月18日[139] - 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约12亿元,吸引15家投资者、18亿元资金参与认购,认购倍数达1.47倍,发行价为5.31元/股,为发行底价的112.74%[152] - 公司已申请注册发行不超15亿元的中期票据及不超15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197] 联营公司投资 - 公司联营公司广业新能源于2023年1月成立,公司拥有13%权益,本期投资支出40%约为1,141,000元,项目在建[161] - 公司联营公司广业生物于2023年1月成立,公司拥有13%权益,本期投资支出40%约为1,400,000元,项目暂未建设[188] - 公司拥有联营公司广业环境13%权益,本期投资支出40%约为137.7万元[189] 资本承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支出承诺约为276,308,000元[163] - 2023年6月30日大额发包合同207,44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7,014千元[193] - 2023年6月30日购建长期资产承诺43,66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717千元[193] - 2023年6月30日对外投资承诺25,20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121千元[193] - 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诺合计276,30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3,852千元[193] 其他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纠纷潜在损失拨备为人民币91.5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21][122][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有负债[1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2,350千元,2022年同期为2,711千元[10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放于广晟财务的存款余额约为211,979,000元,贷款余额为118,530,000元;2022年12月31日存款余额为467,990,000元,贷款余额为84,230,000元[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得税抵免约为人民币294.3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15%;2022年同期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1085.7万元,占比61.79%[125] - 截至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