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总收益为-185,610千元,2021年为-16,348千元[3] - 2022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7,511千元,2021年为277千元[3] - 2022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为-387千元,2021年为955千元[3]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年内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3.95分,2021年为1.37分[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9,786千元,2021年为12,545千元[4]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406,509千元,2021年为388,009千元[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310,817千元,2021年为304,322千元[5] - 2022年可呈報分部收益(外部客戶)總計324,598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119,442千元人民幣[9][11] - 2022年除所得稅前溢利虧損8,078千元人民幣,2021年虧損4,800千元人民幣[9][11] - 2022年可呈報分部資產總計566,717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487,452千元人民幣[10][12] - 2022年可呈報分部負債總計275,374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219,648千元人民幣[10][12] - 2022年其他金融資產的公平價值收益2,150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2,365千元人民幣[9][11][13] - 2022年融資成本22,937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6,166千元人民幣[9][11][13] - 2022年預期信用損失模式項下之減值虧損(扣除撥回)為5,520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0千元人民幣[13] - 2022年員工成本總額45,813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36,892千元人民幣[14] - 2022年所得稅開支8,807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324千元人民幣[14] - 2022年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9,222千元人民幣,2021年為11,900千元人民幣[14] - 2022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2021年为2.5港仙,金额分别为8475千元和8333千元[15]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5813000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00000000股计算,2021年对应数据为5488000元和400000000股[15] - 2022年应收贷款为96千元,2021年为992千元[16]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37955千元,减值亏损拨备后为132435千元,2021年为501千元[16] - 2022年一年内到期偿还之银行借款为52734千元,超过一年到期偿还之银行借款为28989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为68784千元和32322千元[17] - 2022年从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之其他借款为147119千元,2021年为90099千元[17] - 2022年公司收入较2021年倍增,突破逾3亿元[31] - 公司收益增加约2.052亿人民币或约171.8%,从先前年度约1.194亿人民币增至约3.246亿人民币[34] - 本年度医疗设备及耗材业务销售成本增至约1.856亿人民币(2021年:约0.0163亿人民币)[35] - 员工成本由先前年度0.347亿人民币增至本年度约0.42亿人民币[36] - 本年度确认额外减值亏损约0.092亿人民币(2021年:约0.048亿人民币)[37] - 融资成本由先前年度约0.08亿人民币增至本年度约0.131亿人民币[39] - 本年度及先前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约0.158亿人民币及0.055亿人民币[41]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约0.137亿人民币(2021年:0.335亿人民币)[42]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约42.4%(2021年:38.6%)[4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收购附属公司的资本承担为1350万元人民币(2021年:零)[4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的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账面价值合共约为1.435亿元人民币(2021年:9380万元人民币)[47] - 2022年,集团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的重大投资赎回金额为3741.8万元人民币,已变现收益为209.6万元人民币[5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281名雇员(2021年:241名),本年度产生的总员工成本约为4580万元人民币(2021年:3690万元人民币)[54] - 2022年,集团产生的雇员退休福利开支约为600万元人民币(2021年:440万元人民币)[5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月子服务收入为236,539千元,2021年为16,758千元[3] - 2022年医疗器械设备及耗材贸易收入为324,598千元,2021年为119,442千元[3] - 2022年集团融资租赁服务收入为37300千元,向30个省市自治区约4300个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服务[19] - 2022年集团母婴月子产业服务收入为50800千元,分部亏损为1700千元[22] - 公司医疗设备及耗材贸易业务首个完整财务年度实现收入236.5百万元,为收入结构带来突破性增长[30] - 医疗设备及耗材贸易收入由先前年度约0.168亿人民币增至本年度约2.365亿人民币[34] 公司业务收购及股权相关情况 - 2020年收购德胜美美51%股本权益,对价款为3400千元,卖方承诺2022年和2023年税后溢利分别不低于1800千元和2200千元[23][24] - 德胜美美自交割日至2022年12月31日税后溢利约为0.9百万元,未达成溢利保证,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行使选择权要求卖方购回51%股权[25] - 公司于2020年12月4日以3.24百万元对价购买武汉嘉恩贝54%股权,协议所有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不构成GEM上市规则须予披露交易[25] - 嘉恩贝卖方承诺自交割日至2021年、2022年、2023年每年税后溢利不低于1.0百万元,若未达成公司可要求卖方购回54%股权或补偿差额,回购对价按对价款加10%利息计算[26] - 嘉恩贝2021年实际除税后溢利约1.0百万元,达成溢利保证;2022年实际除税后溢利约0.3百万元,未达成溢利保证[27] - 公司决定不行使购回嘉恩贝股权及补偿选择权,与卖方订立补充协议,嘉恩贝须在2023年及2024年每年取得不少于1.0百万元税后溢利[28] - 公司确认收购德胜美美产生的商誉减值亏损0.7百万元[29] - 2022年12月29日,集团以4000万元人民币购买美康茂全部股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股权转让尚未完成[49] 公司运营及政策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提供医疗器械设备融资租赁服务、母婴月子产业服务及医疗器械设备及耗材贸易业务[7] - 公司融资租赁服务以风险管理为中心,调低内部回报率提升资产质量、降低风险[31] - 公司通过深圳市瑞恒医疗供应链有限公司整合供应链资源,提供智慧供应链服务[31] - 本年度,集团无因汇率波动受重大影响,无对冲交易或远期合约安排[45] - 本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除购买美康茂股权)[49] - 本年度,集团无其他重要投资(除已披露的重大投资)[51] - 本年度,集团无重大劳资纠纷[54] - 公司无固定股息政策,每年重新评估,派息取决于经营业绩等多因素[62] 公司公告及会议相关情况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股现金股息2.5港仙,预计约2023年7月13日或之前派发,待股东批准[64] - 为确定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2023年5月30日至6月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5] - 为符合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3年5月29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登记处[66] - 为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资格,2023年6月12日至6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7] - 获派末期股息记录日期为2023年6月13日,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3年6月9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登记处[68]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审阅会计原则、政策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9] - 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70]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出,年报将适时寄发并刊出[72] - 本公告将在披露易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最少七天[72]
紫元元(08223) - 2022 - 年度业绩